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254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包括输送泵、换热器、预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换热器上设有接口一、接口二、接口三和接口四;预蒸发器上设有蒸汽入口一、蒸汽出口一、油液入口一和油液出口一,输送泵与油液入口一连通;第二蒸发器上设有蒸汽入口二、蒸汽出口二、油液入口二和油液出口二,油液出口一、接口一、接口二、油液入口二、油液出口二和接口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接口四与排油管路的一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排出时高温油液与送入时低温油液进行换热,既提高了低温油液的温度以满足后续加工需求,又可降低排出时高温油液的温度,保证进入毛油罐内的油液温度适宜,实现热能的循环使用,节约能耗,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浸出法制油是现代化工工艺中的萃取、蒸馏、蒸发等在食用油工业中的应用,其优点是劳动强度低,制油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实现高效连续大型化工业生产。浸出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利用非极性食品级有机溶剂将油料中所含的油脂萃取出来。萃取出的油脂中同时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也称为混合油。为了得到纯正安全食用的油脂及有效回收利用有机溶剂往往需要经过混合油处理、油脂精炼等一系列精加工工艺。混合油处理往往包括混合油的过滤净化、预蒸发、二次蒸发、汽提蒸馏、冷却等多个工序。混合油处理过程中常需要投入大量的热源以实现植物油的逐级提纯。
[0003]浸出汽提塔出来的植物油温度往往在120℃左右,为了避免热油氧化劣变往往需要用水通过换热器把植物油冷却到50℃以下才能入毛油罐,传统工艺增大了冷却系统负荷,浪费了热能源,能耗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包括输送泵、换热器、预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接口一和接口二以及相互连通的接口三和接口四;
[0007]所述预蒸发器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入口一和蒸汽出口一以及相互连通的油液入口一和油液出口一,所述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液入口一连通;
[0008]所述第二蒸发器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入口二和蒸汽出口二以及相互连通的油液入口二和油液出口二,所述油液出口一、所述接口一、所述接口二、所述油液入口二、所述油液出口二以及所述接口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接口四与排油管路的一端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生产过程中,首先,输送泵将低温油液从油液入口一送入预蒸发器内,与此同时高温蒸汽从蒸汽入口一送入预蒸发器内,并与低温油液换热后变成低温蒸汽由蒸汽出口一排出,低温油液换热后变成中温油液进入换热器内;然后,中温油液进入第二蒸发器内,与此同时高温蒸汽由蒸汽入口二进入第二蒸发器内与中温油液换热后形成低温蒸汽,低温蒸汽由蒸汽出口二排出,中温油液与高温蒸汽换热后变成高温油液;最后,高温油液到达换热器与后续输送泵送入的低温油液进行换热变成低温油液,低温油液由排油管路排出,利用二次蒸发后的高温油液与一次蒸发的低温油液进行换热,既可以加热一次蒸发后的低温油液使其二次蒸发,又可降低高温油液的温度达到条件后排出,保证
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设计合理,实现了二次热源的高效利用,无需额外设置热源,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0010]本专利技术利用排出时高温油液与送入时低温油液进行换热,既提高了低温油液的温度以满足后续加工需求,又可降低排出时高温油液的温度,保证进入毛油罐内的油液温度适宜,实现热能的循环使用,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进一步,还包括闪发器一,所述闪发器一的底部通过管路一与所述接口一连通,其上部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液出口一连通;所述闪发器一的顶部设有溶剂出口一。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闪发器一进一步对预蒸发的油液进行加热分离,使得油液中的部分溶剂变成气体后从溶剂出口一排出,提高油液的质量。
[0014]进一步,所述管路一通过检测管路一与所述排油管路连通,所述检测管路一上设有检测口一,所述检测口一处固定安装有检测阀一;所述检测管路一上还固定安装有阀门一,且所述闪发器一和所述接口一之间连通的管路对应所述检测管路一和所述接口一之间的部位固定安装有阀门二。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开启检测阀一对预蒸发的油液进行取样检测,油液的检测可通过油液质量检测仪进行检测;当检测的油液符合排放标准时,此时可关闭阀门二并开启阀门一,预蒸发后的油液直接通过排油管路排出;当检测的油液不符合排放标准时,此时可关闭阀门一并开启阀门二,预蒸发后的油液进入第二蒸发器做进一步处理,保证油液的质量。
[0016]进一步,所述闪发器一和所述接口一之间连通的管路与所述接口二和所述油液入口二之间连通的管路通过旁通管路一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一上固定安装有旁通阀一。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当换热器发生故障时,此时可开启旁通阀一,保证油液能够顺利进入第二蒸发器进行后续处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无需停机维修,从而保证了生产效率。
[0018]进一步,所述接口二和所述油液入口二之间连通的管路与所述接口三和所述油液出口二之间连通的管路通过检测管路二连通,所述检测管路二上设有检测口二,所述检测口二处固定安装有检测阀二;所述检测管路二上还固定安装有阀门三,且所述油液出口二和所述接口三连通的管路对应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检测管路二之间的部位固定安装有阀门四。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开启检测阀二对第二次蒸发的油液进行取样检测,油液的检测可通过油液质量检测仪进行检测;当检测的油液符合排放标准时,此时可关闭阀门三并开启阀门四,预蒸发后的油液直接通过排油管路排出;当检测的油液不符合排放标准时,此时可关闭阀门四并开启阀门三,第二次蒸发后的油液冲入进入第二蒸发器做进一步处理,保证油液的质量。
[0020]进一步,还包括闪发器二,所述闪发器二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接口三连通,其上部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液出口二连通;所述闪发器二的顶部设有溶剂出口二。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闪发器二进一步对第二次蒸发的油液进行加热分离,使得油液中的部分溶剂变成气体后从溶剂出口二排出,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9]实施例1
[0040]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包括输送泵1、换热器2、预蒸发器3和第二蒸发器4,换热器2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接口一和接口二以及相互连通的接口三和接口四;
[0041]预蒸发器3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入口一5和蒸汽出口一6以及相互连通的油液入口一和油液出口一,输送泵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油液入口一连通;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泵(1)、换热器(2)、预蒸发器(3)和第二蒸发器(4),所述换热器(2)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接口一和接口二以及相互连通的接口三和接口四;所述预蒸发器(3)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入口一(5)和蒸汽出口一(6)以及相互连通的油液入口一和油液出口一,所述输送泵(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液入口一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4)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入口二(7)和蒸汽出口二(8)以及相互连通的油液入口二和油液出口二,所述油液出口一、所述接口一、所述接口二、所述油液入口二、所述油液出口二以及所述接口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接口四与排油管路(9)的一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闪发器一(10),所述闪发器一(10)的底部通过管路一与所述接口一连通,其上部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液出口一连通;所述闪发器一(10)的顶部设有溶剂出口一(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一通过检测管路一(12)与所述排油管路(9)连通,所述检测管路一(12)上设有检测口一,所述检测口一处固定安装有检测阀一(13);所述检测管路一(12)上还固定安装有阀门一(14),且所述闪发器一(10)和所述接口一之间连通的管路对应所述检测管路一(12)和所述接口一之间的部位固定安装有阀门二(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油厂浸出车间二次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一(10)和所述接口一之间连通的管路与所述接口二和所述油液入口二之间连通的管路通过旁通管路一(16)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一(16)上固定安装有旁通阀一(17)。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中甲李宝光于剑锋杨根来周峰朱建军刘明龚丕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昌粮油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