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提取方法及得到的油脂技术

技术编号:35061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脂提取方法及得到的油脂。该油脂提取方法包括了如下步骤: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2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油脂提取方法通过在萃取步骤后加入特定量的水进行沉降,可以不需要进行脱胶步骤即可以得到杂质含量非常低的油脂,同时得到的油脂的其他指标如过氧化值、茴香胺以及磷脂含量均在所需范围内。茴香胺以及磷脂含量均在所需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提取方法及得到的油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提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脂提取方法及得到的油脂。

技术介绍

[0002]双鞭甲藻由于脂肪酸组成较单一,DHA含量高达35

50%,同时裂殖壶菌同样具有较高的DHA含量,两种微生物均是发酵法生产DHA最理想的来源之一。现有技术中已有不少通过无溶剂提取的方法得到双鞭甲藻和裂殖壶菌中的DHA油脂,均是采用了酶法或物理方法进行破壁得到细胞裂解液,再通过破乳、分离等手段实现DHA油脂的获取,但无溶剂法中对于细胞壁较厚的藻类,所采用的破壁手段较为复杂,同时破乳分离步骤需要利用升温、反复离心等手段,使得提取油脂的工艺变得复杂。而溶剂法提取油脂在工艺便捷、成本控制、菌渣处理简单等方面的优势依然无法忽视,所以溶剂法提取依然是重要的技术储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可针对各种球状产油微生物,例如藻类、酵母,这类产油微生物在溶剂提取的过程中与丝状真菌最大的不同在于,丝状真菌在有溶剂提取工艺中十分容易沉降、过滤,而球状微生物由于其中含油,密度较低,细胞颗粒较小,难以通过相同方法去除。在一些小试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可以通过离心机将菌渣从带有溶剂的混合物中分离,但不同的菌体需要摸索不同的离心工艺,并且处理量上升至工业级后需要采用防爆离心设备,而显而易见的,工业级的防爆离心设备需要高额的成本投入,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了一种工艺简便的,适宜于工业化的油脂提取方法,该油脂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2倍。
[0004]使用该油脂提取方法得到油脂可以很好的兼顾过氧化值、茴香胺、含杂量以及磷脂含量。在该提取方法中,核心专利技术点为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成为悬浮液后,再加入干菌体质量0.5~2倍的水混合。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水的量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核心点,加入的量少难沉降,较难分离,加入量过多,沉降时间长以及在后期菌渣脱水较困难。加入的水量优选为干菌体质量的0.5~1倍。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将干菌体物理破壁至细胞破碎率达到95%以上。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有的物理方法进行破壁,例如使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CN202010421634.X中的各种方法,例如超微粉碎法,可将破壁率提升至99%。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入水后的混合时间优选为30min~2h。本专利技术的“沉降”步骤中:加入水混合后的沉降时间优选不低于0.5h。沉降温度优选为45~50℃。沉降压力优选为0.1~0.2Mpa。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重复进行加水沉降步骤,可以重复1

3次,优选重复1次加水沉降的步骤,例如处理对象为裂殖壶菌或双鞭甲藻时,沉降重复一次即可实现本
专利技术目的,达到较好的指标。即该油脂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干菌体质量0.5~2倍的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再向上清液中加入固型杂质(上清液中)质量0.5~2倍的水混合,再次沉降取上清液。其中,加入特定量的水后充分混合均匀即可,混合时间优选为30min~2h。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是包括多次加水沉降,沉降步骤后的其他步骤中的上清液,若无特殊说明,均指的是最后一次沉降后得到的上清液。当需要重复进行加水沉降时,沉降步骤中,加入水混合后的沉降时间优选不低于0.5h,沉降温度优选为45~50℃,沉降压力优选为0.1~0.2Mpa。其中,在一个完整提取步骤中,每次加水沉降的温度和压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兼顾酸价、含杂量和溶剂残留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过氧化值和磷脂含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脂提取方法还包括浓缩步骤,即将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以使浓缩液中毛油含量为2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浓缩步骤可以放在所有沉降步骤后,也可以放在多次沉降步骤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油脂提取方法包括两次加水沉降步骤,浓缩步骤在两次沉降步骤之间。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脂提取方法优选包括:
[0011](1)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2倍;
[0012](2)将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以使浓缩液中毛油含量为20%~30%;
[0013](3)向步骤(2)中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所述浓缩液中固型杂质质量0.5~2倍的水,混合,沉降后取上清液。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萃取溶剂包括但不限于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正己烷等。萃取溶剂的量优选为干菌体质量的8~10倍。在本专利技术中,萃取剂可以一次性加入,也可以分批次加入。若是分批次加入,也只用在第一次加入萃取剂时加入水沉降,后面批次的萃取不用再加水。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油脂提取方法还包括脱溶步骤。其中,脱溶步骤可以选用本领域中常用的脱溶步骤,优选包括如下步骤:在40~50℃下脱溶至溶剂含量≤10%后,保持压力≤

0.08Mpa,a)温度控制在100~110℃内,先通入蒸汽,保温1~3h后,再通氮气,保温1~3h;重复步骤a),重复次数为0~2次。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蒸汽和氮气的通气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蒸汽的通气量优选为0.02~0.1m3/h,氮气的通气量为0.02~0.1m3/h。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重复次数为0次或是1次或是2次,例如可以重复0次(即操作1次),1次(即操作2次)或是2次(即操作3次)。每次的保温时间可视情况缩短,例如保温时间为1h,交替次数为三次(即重复2次)。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脱溶结束后,将温度降温到30℃以下。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方法更适合于双鞭甲藻或裂殖壶菌中油脂的提取。本专利技术的干菌体优选为双鞭甲藻或裂殖壶菌。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方法不用额外的脱胶和脱臭步骤,即可得到含杂量非常低的油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油脂提取方法由上述萃取、加水沉降、浓缩、加水沉降(若是有多次加水沉降,也含有多次加水沉降)和脱溶步骤组成。该油脂提取方法不
需要额外的脱胶步骤和脱臭步骤。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比,酸价的单位为KOH计mg/g,过氧化值的单位为meq/kg。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由上述油脂提取方法得到的油脂。
[0023]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采用溶剂法提取得到的微生物毛油,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含量高于40%,磷脂含量不高于160ppm,酸价不高于2(KOH计mg/g),溶剂残留不高于100ppm,过氧化值不高于1meq/kg,茴香胺值不高于5,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干菌体物理破壁后,加入萃取溶剂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水混合,沉降取上清液;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2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量为干菌体质量的0.5~1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油脂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所述上清液中固型杂质量的0.5~2倍的水,混合后沉降,取上清液。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脂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以使浓缩液中毛油含量为20%~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脂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水,混合0.5~2h,沉降,取上层清液,脱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脂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时间不低于0.5h,沉降温度为45~50℃,沉降压力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宇汪志明陆姝欢杨刚马凡提
申请(专利权)人: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