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97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形成有通气腔,在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温湿气发生器,在温湿气发生器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加湿组件和干燥组件,温湿气发生器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气管,出气管和通气腔连通,在底座上间隔设置有检测槽,在检测槽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气腔连通的进气孔,在底座上布置有多个加速度检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实现对温度、湿度和加速度的同步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人类获取信息的工具,传感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传感器输出的多是模拟量信号,本身不具备信号处理和组网功能,需连接到特定测量仪表才能完成信号的处理和传输功能。智能传感器能在内部实现对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并且可以通过标准的接口与外界实现数据交换,以及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软件控制改变传感器的工作,从而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型传感器的设计理念、生产方式和应用模式,被认为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对传感器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许多场合,传感器系统的数据和能量的传输无法直接用导线连接,甚至用电池供电也无法解决,要求传感器以无线方式通信,同时能够捕获周围环境能量。例如在测量密封环境的参数,如生物体内部、食品药品包装内部和建筑结构内部等,密闭环境中传感器系统一旦放入,后续很难取出。比如放入混凝土建筑物内部的传感器,希望它能在建筑物寿命年巧内都能有效,显然这是一般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也无法解决。又如放入生物体内的传感器,如通过电池供电,必须定期通过外科手术取出并更换电池,这显然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旨在研究低功耗、信息能量同时传输、具有周围环境能量(无线射频能量和机械振动能量)捕获能力和AI深度学习推理能力的温度、湿度、振动多传感融合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例如,利用无线智能传感器对对农业领域中温室大棚的监测。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利用数字化温湿度监控系统调控农业大棚中的相关参数,实现作物生长过程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近几年来,我国温室大棚产业发展迅速,面积居世界各国首位。据统计,目前我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分别达到330千公顷(496万亩)和670公顷(1007万亩)。但是,我国温室大棚的自动控制技术远远跟不上温室数量的增长,而且因为无法对温室环境(温湿度等)进行精确监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使作物产量受到了影响,降低了收入。温室大棚的另外一个破坏因素就是大风,尤其在沿海和内陆平原地区,风力对大棚的寿命及安全性影响巨大,尤其台风天气,往往毁坏大棚导致农作物受损。研究表明在大棚的顶梁安装振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在风中摇晃抖动的情况,通过天气预报数据和大棚受力结构分析,对大棚提前加固和维护,预防风力带来的破坏,可以减少农民的损失。而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传感器的检测通常是单个传感器分步进行,而本专利技术的无线智能传感器集成MEMS温度传感器、MEMS湿度传感器和MEMS振动传感器,传统的传感器检测工装无法满足本专利技术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实现对温度、湿度和加速度的同步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形成有通气腔,在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温湿气发生器,在温湿气发生器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加湿组件和干燥组件,温湿气发生器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气管,出气管和通气腔连通,在底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待检测智能传感器的检测槽,在检测槽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气腔连通的进气孔,在底座上布置有多个加速度检测组件,每个加速度检测组件包括一组布置于检测槽两侧的衡柱、设置于衡柱顶部的支撑台,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杆,传动杆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摩擦辊,支撑台上形成有凹槽,摩擦辊作用于支撑台的凹槽之上,在传动杆上设置有驱动摩擦辊转动的转动电机,在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连接杆整体移动的驱动件。
[0007]作为改进,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通气电磁阀。
[0008]再改进,所述连接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钩住支撑台的摆钩。
[0009]再改进,所述底座上并列布置有两排检测槽,每个加速度检测组件中的两个衡柱上分别连接有待检测智能传感器。
[0010]再改进,所述检测槽上设置有用于对待检测智能传感器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0011]再改进,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用于对支撑台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和用于对支撑台进行冷却的冷却元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待检测的智能传感器依次安装于各个检测槽内,智能传感器中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端面向检测槽的进气孔,智能传感器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衡柱之上,之后,温湿气发生器内的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加湿组件和干燥组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将从进水管中进入的水转变成具有不同温度和湿度的温湿气体,温湿气体从温湿气发生器的出气管进入通气腔内,最终使得通气腔内的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实时发生变化,用于智能传感器的温度和湿度的连续性检测,另外,驱动件的作用下,传动杆上的摩擦辊作用于支撑台之上,使得支撑台发生变形,并作用于衡柱之上,实现加速度检测,从而实现了对智能传感器的温度、湿度和加速度的同步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上检测槽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摆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撑台向中间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撑台向两端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首先,针对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无线智能传感器中集成的多种MEMS传感器进行简要的介绍。具体地,MEMS传感器包括有MEMS温度传感器、MEMS湿度传感器和MEMS振动传感器。其中,MEMS温度传感器为MEMS微加工工艺制备的薄膜结构铂电阻传感器。由于铂的电阻率较高,灵敏度较好,因此经常作为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材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金属铂
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特性制成温度传感器,在实际测量中,一般将电阻值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等模拟信号的变化,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交由微处理器转换成实际的温度值。金属导体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0020]R=ρSL
ꢀꢀꢀ
(1

1)
[0021]ρ=ρ0(1+αΔT)
ꢀꢀꢀ
(1

2)
[0022]其中,ρ为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ρ0为初始电阻率,α为电阻率温度系数,ΔT为温度的变化值。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后续测量电阻值,再通过转换得到待测外界环境的温度值。
[0023]MEMS湿度传感器采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其基本结构是由两侧金属电极构成电容极板,中间采用湿度敏感材料作为电介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形成有通气腔(11),在底座(1)的外部设置有温湿气发生器(2),在温湿气发生器(2)内设置有加热组件(23)、冷却组件(24)、加湿组件(25)和干燥组件(26),温湿气发生器(2)上设置有进水管(21)和出气管(22),出气管(22)和通气腔(11)连通,在底座(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待检测智能传感器的检测槽(12),在检测槽(12)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气腔(11)连通的进气孔(14),在底座(1)上布置有多个加速度检测组件,每个加速度检测组件包括一组布置于检测槽两侧的衡柱(8)、设置于衡柱(8)顶部的支撑台(7),在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杆(4),在连接杆(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杆(5),传动杆(5)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摩擦辊(6),支撑台(7)上形成有凹槽,摩擦辊(6)作用于支撑台(7)的凹槽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洲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县中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经营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