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64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3
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包括法兰盘、制动卡钳螺栓孔和球销安装孔,所述球销安装孔包括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转向臂球销安装孔、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和下后控制臂球销安装孔,法兰盘和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之间的鹅颈处设置有鹅颈处减重窝,法兰盘和转向臂球销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转向臂减重窝,法兰盘和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之间设置有下控制臂减重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了转向节重量降低的同时,转向节仍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铸造性能。铸造性能。铸造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节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

技术介绍

[0002]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以及近年来电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铝合金底盘零部件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铝合金转向节应用最为广泛。由于铝合金转向节重量轻、制造精度高、耐腐蚀性强,越来越多的主机厂选择铝合金转向节以降低整车重量,以实现提升整车续航里程和整车操纵性能的目的。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前转向节,主要分为麦弗逊式悬架和双叉臂式悬架。对比而言,双叉臂式悬架优势明显,双叉臂式悬架的横向刚性强,抗侧倾能力好,路感强,抓地力好,操控力强的同时,舒适性也优于麦弗逊式悬架,因此对于许多车企,目前都倾向于双叉臂式悬架。
[0004]然而,对于双叉臂式转向节,由于整体结构偏大,因此减重一直存在困难。如果减重时设计的结构不合理,则工艺难以实现,刚性难以满足。甚至导致铝合金转向节无法通过相关试验。
[0005]因此,本领域一直希望通过针对鹅颈处、下控制臂和转向臂附近来设计合适的减重窝,在确保铝合金转向节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转向节的重量,从而在减重和结构性能之间得到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在确保铝合金转向节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转向节的重量,从而在减重和结构性能之间得到平衡。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包括法兰盘、制动卡钳螺栓孔和球销安装孔,所述球销安装孔包括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转向臂球销安装孔、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和下后控制臂球销安装孔,法兰盘和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之间的鹅颈处设置有鹅颈处减重窝,法兰盘和转向臂球销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转向臂减重窝,法兰盘和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之间设置有下控制臂减重窝。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鹅颈处减重窝为三角形。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臂减重窝为三角形。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控制臂减重窝为梯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包括法兰盘安装孔、ABS安装孔和排水槽,所述控制臂减重窝设置于法兰盘下部的法兰盘安装孔与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和下后控制臂球销安装孔的中心。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具有以下优势:
[0014]本技术通过在鹅颈处、下控制臂和转向臂附近同时具有减重窝且鹅颈处减震窝挖空设计属于一种新型专利技术设计,通过转向节仿真分析手段,获得产品的应力分布参数,在不影响结构强度、刚度及疲劳性能的基础上,减少非承载区域的重量,减重后的转向节仍然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满足刚性、强度和疲劳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1

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2

鹅颈处减重窝、13

法兰盘、14

转向臂减震窝、15

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6

下后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7

下控制臂减重窝、18

制动卡钳螺栓孔、19

法兰盘安装孔、20

排水槽、21

转向臂球销安装孔、22

ABS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参考图1至图2并结合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
[0023]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包括法兰盘13、螺栓安装孔、球销安装孔和转向节其他铸造区;所述的法拉盘13包括法兰盘安装孔19、ABS安装孔22和排水槽20,从正面看,法兰盘安装孔19为一个半径49mm的圆形孔洞,ABS安装孔22位于法兰盘的右上方,大约45
°
方向,排水槽20位于法兰盘13的正下方;螺栓安装孔包括法兰盘螺栓安装孔和制动卡钳螺栓安装孔,从正面看,法兰盘螺栓安装孔以等腰梯型方式分布在法兰盘周围,梯形上边56mm,下边74mm,腰95mm,制动卡钳螺栓安装孔分布在法兰盘左侧;所述的球销安装孔包括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1、转向臂球销安装孔21、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5和下后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6,从正面看,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1处于法兰盘正上方偏左位置,转向臂球销安装孔21处于法兰盘正右方偏下位置,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5处于法兰盘正下方偏右位置,下后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6处于法兰盘正下方偏左位置;所述的其他铸造区包括
鹅颈处减重窝12、下控制臂减重窝17和转向臂减重窝14。
[0024]鹅颈处减重窝12处于法兰盘13和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1之间,减震窝在拔模方向上贯穿整个转向节,减震窝最低端距离法兰盘安装孔垂直距离80

85mm,所述的鹅颈处减重窝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腰长为110

120mm,底边长为25

35mm,三个角均圆滑过渡。
[0025]所述的转向臂减重窝14处于法兰盘13和转向臂球销安装孔21之间,减震窝距离转向臂安装孔垂直距离30

40mm,所述的转向臂减重窝为三角形,深度为23

28mm,三角形的边长为18

30mm,三个角均圆滑过渡。
[0026]下控制臂减重窝17处于法兰盘下方两个螺栓安装孔和下控制臂球销安装孔之间中心位置,减震窝在拔模方向上贯穿整个转向节,所述的下控制臂减重窝为梯形,梯形的上边长为30

40m,下边长为60

70mm,腰长为14

30mm。
[0027]对于双叉臂转向节,以前多见于在下控制臂或转向臂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13)、制动卡钳螺栓孔(18)和球销安装孔,所述球销安装孔包括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1)、转向臂球销安装孔(21)、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5)和下后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6),法兰盘(13)和上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1)之间的鹅颈处设置有鹅颈处减重窝(12),法兰盘(13)和转向臂球销安装孔(21)之间设置有转向臂减重窝(14),法兰盘(13)和下前控制臂球销安装孔(15)之间设置有下控制臂减重窝(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双叉臂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晓贺孔德才董秀松樊利国姚世博耿宏伟封乾隆慈翔张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