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508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1
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是由橡胶树皮、捕获水槽、伸缩橡胶圈、挡水板、支撑架和圆形磁铁组成的,捕获水槽与橡胶树皮通过圆形磁铁磁吸到一起,捕获水槽上用胶粘的方式安装固定有伸缩橡胶圈,将支撑架用螺栓安装固定在捕获水槽与橡胶树皮的下方,通过捕获水槽和橡胶树皮的间隙,卡入树木的主干底部,将水倒入捕获水槽中。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可节省养殖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捕获效率高,同时该装置加装了水槽,金蝉掉落水槽中,溺亡后,不会变为成虫,仍然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不会损失金蝉本身的价值。失金蝉本身的价值。失金蝉本身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具体地说是采用了守株待兔式的溺亡金蝉捕获装置,属于农业养殖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金蝉,别名蚱蝉、黑蝉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金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特别是金蝉的皮,是一种中药。幼虫俗称知了龟,安徽北方,山东,河南等地有食用金蝉的习俗。但由于环境破坏,树木的砍伐,金蝉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金蝉的自然产量逐年锐减,市场价格也连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由于金蝉的生存区域越来越小,其数量也在减少,为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地区普遍采用人工养殖的方式捕获金蝉。而人工养殖金蝉相较野生金蝉其生存位置有明显不同,野生金蝉其生存环境在树的四周无规则分布,人工养殖金蝉其生长位置处在两排树木的中间位置。
[0003]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到8月初,是金蝉幼虫大量破土羽化的时期。当幼虫掘土出洞后,就会爬出地面爬到树干上蜕壳,第二天早晨羽化为成蝉,传统上的捕获方法为人工在晚上用手电筒照明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者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成蝉。传统的捕获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金蝉幼虫在脱壳变为成虫后,失去了药用价值,本身价值大打折扣。
[0004]因此目前很有必要开发一套可以自动捕获金蝉幼虫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传统的捕获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是由橡胶树皮、捕获水槽、伸缩橡胶圈、挡水板、支撑架和圆形磁铁组成的,捕获水槽与橡胶树皮通过圆形磁铁磁吸到一起,捕获水槽上用胶粘的方式安装固定有伸缩橡胶圈,将支撑架用螺栓安装固定在捕获水槽与橡胶树皮的下方,通过捕获水槽和橡胶树皮的间隙,卡入树木的主干底部,将水倒入捕获水槽中。
[0007]所述的捕获水槽是用软废旧轮胎橡胶制作的,内壁光滑且喷涂了防水的漆料,整体结构是开口的环形,开环位置加装了挡水板,捕获水槽内环上部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有伸缩橡胶圈。外环上方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圆形磁铁。捕获水槽外环上开有螺栓孔。
[0008]所述的橡胶树皮是用材质较为坚硬的废旧轮胎橡胶制作,外圈表面较为粗糙,模拟树木表皮,整体结构是圆锥座形状,开口环下端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圆形磁铁。开口环下端开有螺栓孔。
[0009]所述的支撑架是由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支撑杆关节和水槽拘束环组成的,通过注塑的方式制作,上支撑杆顶端开有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过外环上的螺栓孔与开口环下端的螺栓孔安装固定。支撑杆关节上开有通孔,支撑杆关节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下支撑杆。水槽拘
束环平直一端插入上支撑杆与支撑杆关节同心通孔中,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水槽拘束环。
[0010]该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利用金蝉幼虫爬树的生物特性,制作了模拟树木外表皮的橡胶外壳,该装置采用废旧轮胎作为原材料,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材质普遍容易寻找,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可节省养殖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捕获效率高,同时该装置加装了水槽,金蝉掉落水槽中,溺亡后,不会变为成虫,仍然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并且人工养殖金蝉其饲养位置处在两排树木的中间位置,不会存在有金蝉幼虫从该装置底部爬出,即使出现小概率事件,因为底部环境较为密闭,也不会出现金蝉幼虫变为成虫跑掉的情况,不会损失金蝉本身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总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捕获水槽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橡胶树皮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橡胶树皮,101、开口环,2、捕获水槽,201、外环,3、伸缩橡胶圈,4、挡水板,5、支撑架,501、上支撑杆,503、下支撑杆,502、支撑杆关节,504、水槽拘束环,6、圆形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是由橡胶树皮1、捕获水槽2、伸缩橡胶圈3、挡水板4、支撑架5和圆形磁铁6组成的,捕获水槽2与橡胶树皮1通过圆形磁铁6磁吸到一起,捕获水槽2上用胶粘的方式安装固定有伸缩橡胶圈3,将支撑架5用螺栓安装固定在捕获水槽2与橡胶树皮1的下方,通过捕获水槽2和橡胶树皮1的间隙,卡入树木的主干底部,将水倒入捕获水槽2中。
[0017]所述的橡胶树皮1是用材质较为坚硬的废旧轮胎橡胶制作,外圈表面较为粗糙,模拟树木表皮,整体结构是圆锥座形状,开口环101下端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圆形磁铁6。开口环101下端开有螺栓孔。
[0018]所述的捕获水槽2是用软废旧轮胎橡胶制作的,内壁光滑且喷涂了防水的漆料,整体结构是开口的环形,开环位置加装了挡水板4,捕获水槽2内环上部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有伸缩橡胶圈3。外环201上方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圆形磁铁6。外环201上开有螺栓孔。
[0019]所述的支撑架5是由上支撑杆501、下支撑杆502、支撑杆关节503和水槽拘束环504组成的,通过注塑的方式制作,上支撑杆501顶端开有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过外环201上的螺栓孔与开口环101下端的螺栓孔安装固定。支撑杆关节502上开有通孔,支撑杆关节5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下支撑杆501。水槽拘束环504平直一端插入上支撑杆501与支撑杆关节503同心通孔中,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水槽拘束环504。
[0020]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捕获水槽2和橡胶树皮1的间隙,卡入树木的主干底部,将水倒入捕获水槽2中,金蝉幼虫从橡胶树皮1粗糙外表皮爬上,爬至顶端,经过较为狭窄的开口环101,便会滑入内壁光滑的捕获水槽2中,幼虫滑入后,因为内壁光滑且其中有水,金蝉幼虫便会溺亡,进而完成金蝉捕获,养殖环境下,金蝉的生活位置大致固定,基本不会出现金蝉幼虫从该装置底部爬出的可能性,即使发生小概率事件,因为底部环境较为密闭,也不会
出现金蝉幼虫变为成虫跑掉的情况。
[0021]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蝉幼虫捕获装置,是由橡胶树皮、捕获水槽、伸缩橡胶圈、挡水板、支撑架和圆形磁铁组成的,捕获水槽与橡胶树皮通过圆形磁铁磁吸到一起,捕获水槽上用胶粘的方式安装固定有伸缩橡胶圈,将支撑架用第一螺栓安装固定在捕获水槽与橡胶树皮的下方,所述捕获水槽是用软废旧轮胎橡胶制作的,内壁光滑且喷涂了防水的漆料,整体结构是开口的环形,开环位置加装了挡水板,捕获水槽内环上部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有伸缩橡胶圈,外环上方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圆形磁铁,捕获水槽外环上开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的橡胶树皮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英刘增辉王儒奡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