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68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槽、反应槽单元、絮凝槽和沉淀槽,反应槽单元包括至少二个相并联的反应槽,进水槽的出水口分别与各级反应槽相连,沉淀槽的出泥口连接有连通管路,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第一分支管路用于将沉淀槽内的污泥排出,第二分支管路用于将污泥回流至首级反应槽。本装置通过设置多级反应槽,改进碱液和钙盐的投加方式,提高对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电子、光伏、钢铁等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含氢氟酸的废水,需将废水中氟离子处理去除达标后才能排放至自然水体。通常采用pH中和结合钙盐沉淀工艺对含氢氟酸废水进行处理,其原理是在废水中加碱进行pH中和,同时投加钙盐与氟离子形成氟化钙沉淀,实现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目的。常见的氢氟酸废水处理装置能将氟离子浓度去除至10mg/L左右。
[0005]随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氟离子的排放要求日益增高,常见钙盐沉淀除氟工艺不能满足更高的氟离子处理要求,往往采用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工艺进行深度除氟处理,或投加特种除氟药剂强化沉淀除氟效果。但上述深度除氟技术均存在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多级反应槽、改进碱液/钙盐投加方式、设置污泥回流等手段,在不增加投资与运行费用基础上,提高钙盐沉淀除氟效果。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槽1、反应槽单元、絮凝槽8和沉淀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单元包括至少二个相并联的反应槽,进水槽1的出水口分别与各级反应槽相连,所述沉淀槽10的出泥口连接有连通管路,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用于将沉淀槽内的污泥排出,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用于将污泥回流至首级反应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槽单元的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废水提升泵2。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槽单元内的各级反应槽、絮凝槽8、沉淀槽10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反应槽单元内的首级反应槽内设有碱液控制阀,用于控制投加的碱液量。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反应槽单元内的末级反应槽内设有pH检测装置7,pH检测装置7与碱液控制阀联锁。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污泥排泥泵13。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4。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级反应槽,将废水分流至各级反应槽中,在首级反应槽中投加全部的碱液和钙盐,形成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碱性CaF2不溶物后,其作为晶核流入下一级反应槽中,促进下一级反应槽中的F

被Ca
2+
捕集去
除,提高装置对F

的去除效果。通过设置pH检测装置与碱液控制阀,并实现联锁功能,实现碱液投料的自动控制。本装置在不增加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基础上,提高了处理效果,实现将废水中氟离子浓度去除至5mg/L以下。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中,1

进水槽,2

废水提升泵,3

侧流反应槽,4

第一搅拌装置,5

主流反应槽,6

第二搅拌装置,7

pH检测装置,8

絮凝槽,9

第三搅拌装置,10

沉淀槽,11

溢流槽,12

刮泥机,13

污泥排泥泵,14

污泥回流泵,A

含氢氟酸废水,B

碱液/钙盐,C

混凝剂,D

絮凝剂,E

污泥。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进水槽1、反应槽单元、絮凝槽8和沉淀槽10,所述反应槽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侧流反应槽3和主流反应槽5。进水槽1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废水提升泵2的进水口相连,废水提升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分为两路,一路连接至侧流反应槽3的进水口,另一路连接至主流反应槽5的进水口。侧流反应槽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4,侧流反应槽3上设有碱液控制阀,用于控制投加的碱液量。侧流反应槽3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主流反应槽5的进水口,主流反应槽5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6,主流反应槽5上设有pH检测装置7,pH检测装置7与碱液控制阀形成联锁,通过控制碱液控制阀的开关,调节主流反应槽5内pH值在一定范围内。主流反应槽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絮凝槽8,絮凝槽8的顶部安装有第三搅拌装置9,絮凝槽8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沉淀槽10。沉淀槽10的底部设有刮泥机12,用于将氟化钙污泥收集至底部的泥斗内。沉淀槽10上部的四周内壁设有溢流槽11,用于收集位于沉淀槽10上部的上清液并通过管道排出。所述沉淀槽10的出泥口连接有连通管路,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污泥排泥泵13,用于将沉淀槽内的氟化钙污泥排出。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4,用于将氟化钙污泥回流至侧流反应槽3,并控制回流量与废水处理量在一定比例内。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4]含氢氟酸废水A首先流入进水槽1,通过废水提升泵2的控制,将废水同时输送至侧流反应槽3和主流反应槽5,使流入侧流反应槽3的废水流量占废水总流量的15

20%,流入主流反应槽5的废水流量占废水总流量的80

85%。向侧流反应槽3内投加处理全部废水所需的碱液/钙盐B,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钙盐为CaCl2。此时,侧流反应槽3内pH至升至11

13,且Ca
2+
呈过量状态,过量Ca
2+
与废水中的F

在强碱性条件下形成CaF2不溶物析出,且该不溶物与过量的Ca
2+
和OH

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强吸附能力的晶核。形成的晶核和富余的碱液/钙盐一起随废水流入主流反应槽5后,富余的Ca
2+
与主流反应槽5内废水中的F

继续发生反应,形成CaF2不溶物析出。不仅如此,在侧流反应槽3中形成的碱性CaF2不溶物作为晶核,与主流反应槽5中析出的CaF2不溶物发生吸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槽(1)、反应槽单元、絮凝槽(8)和沉淀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单元包括至少二个相并联的反应槽,进水槽(1)的出水口分别与各级反应槽相连,所述沉淀槽(10)的出泥口连接有连通管路,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用于将沉淀槽内的污泥排出,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用于将污泥回流至首级反应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单元的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废水提升泵(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单元内的各级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凡贾希博安猛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振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