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03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8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在减小显示基板的边框宽度的基础上,降低显示基板的成本。显示基板包括多层导电层,多层导电层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连接线和多条扇出线。连接线跨过至少一条数据线,且与所跨过的数据线绝缘。第一扇出线与连接线电连接,第二扇出线与第二数据线靠近扇出区的一端电连接。第一扇出线包括转接线。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转接线位于第二扇出区。转接线与多条第二扇出线位于不同的导电层,且跨过至少一条第二扇出线,以使多条扇出线远离显示区的一端沿第一方向的排列顺序,与多条数据线沿第一方向的排列顺序相同。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以用于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4月2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2/089120的PCT国际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英文简称:OLED)显示装置,因其具有自发光、快速响应、高对比度、宽视角和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等特点,受到广泛应用。
[0004]OLED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子像素,各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通过像素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从而实现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在减小显示基板的边框宽度的基础上,降低显示基板的成本。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扇出区。扇出区与显示区的一侧边缘邻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和多层导电层。多层导电层位于衬底的同一侧。多层导电层层叠设置。多层导电层中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连接线和多条扇出线。多条数据线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多条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叉。多条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数据线。多条第一数据线位于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的两个边缘区域,多条第二数据线位于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区域。一条连接线的第一端位于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的边缘区域,且与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连接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显示区的中心区域中靠近扇出区的位置。连接线跨过至少一条数据线,且与所跨过的数据线绝缘。至少一条连接线的第二端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二数据线之间。多条扇出线位于扇出区。多条扇出线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和多条第二扇出线。第一扇出线与连接线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扇出线与第二数据线靠近扇出区的一端电连接。其中,显示基板还具有弯折区。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第一扇出区相对于第二扇出区更靠近显示区,弯折区位于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之间。第一扇出线包括转接线,转接线位于第二扇出区。转接线与多条第二扇出线位于不同的导电层,且跨过至少一条第二扇出线,以使多条扇出线远离显示区的一端沿第一方向的排列顺序,与多条数据线沿第一方向的排列顺序相同。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连接线与多条第一数据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多条第二扇出线与多条第二数据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第一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类第一数据线。多条第二扇出线包括多条第一类第二扇出线和多条第二类第二扇出线。多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与多条连接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多条第一类第二扇出线与多条第二数据
线,一一对应的电连接。多条第二类第二扇出线与多条第二类第一数据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成多列,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成多行。其中,一列子像素与一条数据线电连接。相邻的两条第二类第一数据线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两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中,任一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与一列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第一子像素包括发红光的子像素和发蓝光的子像素。第二类第一数据线与一列发绿光的子像素电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扇出线包括还第一子扇出线、多个转接头和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一子扇出线与连接线的第二端电连接。多个转接头包括位于第一扇出区靠近弯折区的区域中的第一转接头,以及位于第二扇出区靠近弯折区的区域中的第二转接头。其中,第一转接头与第一子扇出线远离连接线的端部电连接。转接线与第二转接头电连接。第一信号传输线穿过弯折区,且连接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中心线位于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的中心,且平行于衬底。第二扇出线位于第一扇出区的部位定义为第三子扇出线。第三子扇出线与第一子扇出线沿第一方向排列。对于第三子扇出线与第一子扇出线中相邻的两条扇出线,远离中心线的扇出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向靠近中心线的扇出线弯曲。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扇出区包括第一子扇出区和第二子扇出区,第一子扇出区相对于第二子扇出区更靠近弯折区。转接线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子扇出区。显示基板还包括隔离部。隔离部位于第一子扇出区,且隔离部位于转接线和多条第二扇出线之间。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扇出线还包括第二信号传输线,第二信号传输线连接于第二转接头与转接线之间。其中,第二信号传输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隔离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一子扇出区靠近弯折区的一侧边缘之间。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传输线,自靠近显示区的一端,至远离显示区的另一端,逐渐靠近显示基板的中心线。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传输线的数量为多条。相邻的两条第二信号传输线中,远离中心线的第二信号传输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向靠近中心线的第二信号传输线弯曲。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线远离第一子扇出线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子扇出区。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扇出线还包括第二子扇出线。第二子扇出线与转接线位于不同的导电层。隔离部位于转接线和第二子扇出线之间。转接线远离第一子扇出线的一端位于隔离部的周围,且与第二子扇出线电连接。第二子扇出线远离转接线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子扇出区。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线与第二子扇出线相连的位置为第一连接点。转接线中靠近第一连接点且超出隔离部的部位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扇出线中靠近第一连接点且超出隔离部的部位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重合。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转接线中靠近第一连接点且超出隔离部的部位,位于隔离部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位于隔离部沿第一方向的同一侧的多条转接线中靠近第一连接点且超出隔离部的部位定义为第一延伸部分。多个第一延伸部分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且在第二方向上,多个第一延伸部分的长度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或者,多个第一延伸部分的长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呈开口朝向弯折区的U型或者近似U型。转接线的一端与第一子扇出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子扇出线电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层导电层包括至少一层栅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和第二源漏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和第二源漏金属层均位于至少一层栅金属层远离衬底的一侧,且第一源漏金属层相对于第二源漏金属层更靠近衬底。第一子扇出线、第二子扇出线和多条第二扇出线位于至少一层栅金属层,隔离部位于第一源漏金属层,转接线位于第二源漏金属层。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部包括至少一条电源信号线。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扇出区包括第一子扇出区和第二子扇出区。第一子扇出区相对于第二子扇出区更靠近弯折区。转接线位于第二子扇出区。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线包括第一子转接线和第二子转接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和扇出区,所述扇出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边缘邻接;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多层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多层导电层层叠设置;所述多层导电层中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数据线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多条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叉;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数据线,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边缘区域,所述多条第二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心区域;多条连接线,一条连接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缘区域,且与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显示区的中心区域中靠近所述扇出区的位置;所述连接线跨过至少一条数据线,且与所跨过的数据线绝缘;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二数据线之间;多条扇出线,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多条扇出线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和多条第二扇出线;第一扇出线与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扇出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靠近所述扇出区的一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具有弯折区,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扇出区相对于所述第二扇出区更靠近所述显示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和所述第二扇出区之间;所述第一扇出线包括转接线,所述转接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所述转接线与所述多条第二扇出线位于不同的导电层,且跨过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扇出线,以使所述多条扇出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排列顺序,与所述多条数据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排列顺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连接线与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多条第二扇出线与所述多条第二数据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类第一数据线;所述多条第二扇出线包括多条第一类第二扇出线和多条第二类第二扇出线;所述多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与所述多条连接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多条第一类第二扇出线与所述多条第二数据线,一一对应的电连接;所述多条第二类第二扇出线与所述多条第二类第一数据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成多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成多行;其中,一列子像素与一条数据线电连接;相邻的两条第二类第一数据线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所述两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中,任一条第一类第一数据线与一列第一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发红光的子像素和发蓝光的子像素;所述第二类第一数据线与一列发绿光的子像素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出线还包括:
第一子扇出线,与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电连接;多个转接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靠近所述弯折区的区域中的第一转接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靠近所述弯折区的区域中的第二转接头;其中,第一转接头与第一子扇出线远离所述连接线的端部电连接;所述转接线与所述第二转接头电连接;第一信号传输线,穿过所述弯折区,且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和所述第二转接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显示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心,且平行于所述衬底;所述第二扇出线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的部位定义为第三子扇出线;所述第三子扇出线与所述第一子扇出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对于第三子扇出线与所述第一子扇出线中相邻的两条扇出线,远离中心线的扇出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向靠近中心线的扇出线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扇出区包括第一子扇出区和第二子扇出区,所述第一子扇出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子扇出区更靠近所述弯折区;所述转接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扇出区;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一子扇出区,且所述隔离部位于所述转接线和所述多条第二扇出线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出线还包括:第二信号传输线,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头与所述转接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离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子扇出区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边缘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自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显示区的另一端,逐渐靠近显示基板的中心线。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的数量为多条,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中,远离中心线的第二信号传输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向靠近中心线的第二信号传输线弯曲。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远离所述第一子扇出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子扇出区。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出线还包括第二子扇出线,所述第二子扇出线与所述转接线位于不同的导电层;所述隔离部位于所述转接线和所述第二子扇出线之间;所述转接线远离所述第一子扇出线的一端位于所述隔离部的周围,且与所述第二子扇出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扇出线远离所述转接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子扇出区。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与所述第二子扇出线相连的位置为第一连接点;所述转接线中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点且超出所述隔离部的部位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扇出线中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点且超出所述隔离部的部位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重合。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转接线中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点且超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奇于子阳蒋志亮王蓉胡明邱海军董向丹颜俊何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