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90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包括有工作台、移动机构、吸片头、雾化喷头、滴液管和移样枪,在移动机构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Z轴滑座和第二Z轴滑座,两者分别连接有电机以实现可独立移动,吸片头、雾化喷头和滴液管一起安装在第一Z轴滑座上,移样枪独立安装在第二Z轴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轴控制扫码相机、吸片头、雾化喷头及滴液管分别进行扫码、吸片摆片、超声波雾化和滴固定液,通过另一轴控制移样枪进行取样和滴样,不仅可简化设备结构,提高结构紧凑性,而且能够使雾化湿片、滴固定液和滴样品的操作衔接得更紧密,从而可以加快样品的分散速度和提高均匀度,并提高载玻片制备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微量样品
,具体涉及一种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细胞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是现代医学遗传学研究和临床检验的重要手段,通过滴片的方式,将细胞染色体均匀、清晰地展现在载玻片上,使人们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和识别出染色体核型的差异,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的制备是实现该技术的基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的制备一般在可控的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比如温度一般为10

50度,湿度一般为10%

90%,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先摆好载玻片,再往载玻片上滴固定液,然后将样品滴在固定液上,待样品分散均匀即完成制备。为了提高样品的分散速度和均匀度,人们会在滴固定液前对玻片进行超声波雾化湿片。但目前的设备一般采用分散的结构,即吸片头、雾化喷头、滴液管、移样枪分别独立控制、独立操作,这样不仅导致设备结构更复杂、不紧凑,而且制备流程的衔接不够紧密,效率较低,样品分散也还是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制备效率更高、样品分散速度更快、均匀度更高的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包括有工作台、移动机构、吸片头、雾化喷头、滴液管和移样枪(或称移样管等),移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载玻片通过玻片架摆放在工作台上,吸片头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滴液管连接有储液器(储存甲醇和醋酸混合液等固定液),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机构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Z轴滑座和第二Z轴滑座,两者分别连接有电机以实现可独立移动,吸片头、雾化喷头和滴液管一起安装在第一Z轴滑座上以形成可做同步移动的结构,移样枪独立安装在第二Z轴滑座上以形成可做独立移动的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X轴机构和Y轴机构,一对Y轴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X轴机构跨设在Y轴机构上形成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结构;在X轴机构上设置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滑座,在X轴滑座上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Z轴滑座和第二Z轴滑座分别架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
[0006]进一步地,在X轴滑座上通过电机箱安装有两个电机,第一Z轴滑座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其中一电机,第二Z轴滑座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另一电机,以使第一Z轴滑座和第二Z轴滑座可分别沿Z轴方向移动。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扫码相机,扫码相机安装在X轴滑座的侧面并靠近吸片头,通过扫码相机读取每一载玻片上的二维码。
[0008]进一步地,在工作台上设置有玻片箱,玻片箱靠近用于放置玻片架的位置并位于X
轴滑座下方。操作开始后先通过吸片头从玻片箱吸取载玻片一片一片摆放在玻片架上。
[0009]进一步地,在工作台上设置有样品架和吸管架,样品架和吸管架并列设置于玻片架的旁边,可减少移样的行程并节省时间,通过样品架放置样品管,通过吸管架放置吸管。
[0010]进一步地,每一支样品管上均设置有二维码,每一载玻片亦设置有二维码,载玻片上的二维码与样品管上的二维码一一对应。通过扫码相机对每一载玻片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后,系统会自动与样品架上的样品管对应起来,后续会控制移样枪自动寻找到对应的样品管进行取样,从而提高精确度和效率。
[0011]进一步地,在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收集已用吸管的收集盒,收集盒靠近吸管架并位于第二Z轴滑座的下方,这样可以使移样枪丢弃已用过的吸管后能更快速地夹取下一个吸管,可减少行程并节省时间。
[0012]进一步地,滴液管的底端与雾化喷头的底端基本齐平,吸片头的底端低于雾化喷头的底端,以使吸片头在吸取载玻片和放下载玻片时雾化喷头及滴液管不会碰触载玻片。
[0013]本技术通过一轴控制扫码相机、吸片头、雾化喷头及滴液管分别进行扫码、吸片摆片、超声波雾化和滴固定液,通过另一轴控制移样枪进行取样和滴样,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设备的结构,提高结构紧凑性,而且能够使雾化湿片、滴固定液和滴样品的操作衔接得更紧密,从而可以加快样品的分散速度和提高均匀度,并提高载玻片制备的效率。同时通过吸片头自动摆片代替人工摆片,可大幅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前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8]图中,1为工作台,2为Y轴机构,3为X轴机构,4为X轴滑座,5为第一Z轴滑座,6为扫码相机,7为吸片头,8为雾化喷头,9为滴液管,10为第一导轨,11为第一同步带,12为第二导轨,13为第二同步带,14为第二Z轴滑座,15为移样枪,16为电机箱,17为储液器,18为玻片架,19为载玻片,20为玻片箱,21为样品架,22为样品管,23为吸管架,24为吸管,25为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图4,所述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包括有工作台1、移动机构、吸片头7、雾化喷头8、滴液管9和移样枪15,移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1上,载玻片19通过玻片架18摆放在工作台1上,吸片头7连接有抽真空装置以实现真空吸片,雾化喷头8连接有供水机构以实现超声波雾化,滴液管9连接有储液器17;在移动机构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Z轴滑座5和第二Z轴滑座14,两者分别连接有电机以实现可独立移动,吸片头7、雾化喷头8和滴液管9一起安装在第一Z轴滑座5上以形成可做同步移动的结构,移样枪15独立安装在第二Z轴滑座14上以形成可做独立移动的结构。
[0020]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X轴机构3和Y轴机构2,一对Y轴机构2安装在工作台1上,X轴机构3跨设在Y轴机构2上形成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结构;在X轴机构3上设置有可沿X轴方向
移动的X轴滑座4,在X轴滑座4上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导轨10和第二导轨12,第一Z轴滑座5和第二Z轴滑14座分别架设在第一导轨10和第二导轨12上。
[0021]在X轴滑座4上通过电机箱16安装有两个电机,第一Z轴滑座4通过第一同步带11连接其中一电机,第二Z轴滑座14通过第二同步带13连接另一电机,以使第一Z轴滑座5和第二Z轴滑座14可分别沿Z轴方向移动。
[0022]还包括有扫码相机6,扫码相机6安装在X轴滑座4的侧面并靠近吸片头7,通过扫码相机6读取每一载玻片19上的二维码。
[0023]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玻片箱20,玻片箱20靠近用于放置玻片架18的位置并位于X轴滑座4下方。操作开始后先通过吸片头7从玻片箱20吸取载玻片19并一片一片摆放在玻片架18上,每一玻片架18可放置64片载玻片19。
[0024]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样品架21和吸管架23,样品架21和吸管架23并列设置于玻片架18的旁边,这样可减少移样的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包括有工作台、移动机构、吸片头、雾化喷头、滴液管和移样枪,移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载玻片通过玻片架摆放在工作台上,吸片头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滴液管连接有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机构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Z轴滑座和第二Z轴滑座,两者分别连接有电机以实现可独立移动,吸片头、雾化喷头和滴液管一起安装在第一Z轴滑座上以形成可做同步移动的结构,移样枪独立安装在第二Z轴滑座上以形成可做独立移动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X轴机构和Y轴机构,一对Y轴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X轴机构跨设在Y轴机构上形成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结构;在X轴机构上设置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滑座,在X轴滑座上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Z轴滑座和第二Z轴滑座分别架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载玻片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在X轴滑座上通过电机箱安装有两个电机,第一Z轴滑座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其中一电机,第二Z轴滑座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另一电机,以使第一Z轴滑座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达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