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创口的定位器和外翻器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5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定位、外翻和闭合血管上的创口的设备,它可以包括一个具有一限定一纵向轴线和一近端及一远端的细长件的封闭器械。细长件具有一个至少沿其一段长度延伸以便传递真空并终止于细长件远端附近的一个真空口的真空腔。细长件远端的尺寸被设计成能定位于血管上的创口附近,由此响应于通过真空腔传递的真空至少部分地将构成血管创口的血管边缘部分吸向真空口。将至少一个手术夹钳装在细长件的远端附近并且使它适于形成其至少部分地形成的状态。相对于真空口地定位这个夹钳,以便在使夹钳移至其形成状态时接合被吸向真空口的血管边缘部分,由此至少部分地封闭血管创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披露了一种定位、外翻和闭合血管创口的方法。(*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帮助定位包括穿刺在内的组织创口并便于处理、诊断或复查这些区域的系统。更确切地说,在闭合创口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涉及帮助定位、隔离创口并外翻创口边缘以便于闭合创口的器械。在许多医疗方法中,需要定位组织上的创口,从而可以对创口进行某种形式的处理、诊断或复查。例如,为了使用经腔气囊血管成型术,必须形成一个创口以便插入气囊,随后必须定位这个创口以便闭合它。经腔气囊血管成型术被用于处理末梢脉管疾病以便增加或恢复血液流过明显变狭窄的肢体动脉;它也被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堵塞。实际上,冠状血管成型术已经成为用于狭窄且闭塞的冠状动脉的换血管术的分流手术的一个主要的可行替换方式。与分流手术不同的是,血管成型术不要求全麻、打开胸腔、使用人工心肺机或输血。血管成型术不仅对病人的侵害小,而且给病人带来的创伤少,由于住院和恢复时间短,它也比较便宜。经腔气囊血管成型术是通过首先将一根空心针刺破皮肤地扎入病人的股动脉中来进行的。使一个导线穿过空心针并进入动脉,随后导线沿着病人的脉管系统伸向要处理的堵塞的血管或心脏瓣膜的部位。利用X射线成像来帮助将导线移过动脉系统并进入刚好超过要处理的狭窄部位的位置。随后,将一个气囊导管穿到导线上并使其前进,直到瘪掉的气囊位于狭窄部位上为止。此后,对气裳反复充气,以便扩张缩窄的血管。在完成上述过程后,从病人的血管中抽出导管和导线。被用于检查改变了血管外形的疾病的血管造影术是按照相似的方式进行的。首先将一根空心针刺穿皮肤地扎入股动脉中,接着,将一根导线穿过空心针并引入患病的血管中。然后将一个导管穿到导线上并穿入要检查的血管中,利用X射线成像把导管引导到理想的位置上。接着,喷射对比剂并快速拍摄一系列的X射线照片,从而可以研究沿患病血管的血液流动。一旦完成,就从病人体中取出导管和导线。在血管成型术和血管造影术中所用的导管和导线被取出以后,必须封闭股动脉上的穿刺伤口并且必须止住经动脉上的穿刺部位流出的血液。目前,试图靠长达几个小时地对动脉施加冰袋和/或压力来止血。但是,当病人移动时,伤口仍然极有可能重新进裂并又开始流血。尽管人们已经在努力地利用卡板、夹钳、缝线来封闭穿刺伤口,但它们都不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不能确切地定位和显现股动脉上的穿刺伤口。病人脉管上的其它伤口也很难定位和接近。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有助于定位病人脉管上的这种伤口如在经腔气囊血管成型术和血管造影术之后形成的股动脉穿刺伤口的器械和方法将是相当有意义的。能够帮助定位并隔离穿刺伤口且通过外翻伤口边缘然后利用卡板、夹钳、缝线、塞栓或胶带帮助闭合伤口的器械将消除目前与这种伤口有关的长时间流血。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有助于定位组织创口如血管上的创口。这样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允许对创口或周围组织实施其它医疗程序。这些程序不局限于此地包括治疗(如放射疗法、敷药等)、闭合创口或修整创口(如扩张创口)程序。另外,该设备能够通过设备的抽吸作用而使其本身或其它器具保持在创口附近或创口上,该抽吸最好是连续进行的,但也可以是间歇进行的。便于闭合血管上的创口的设备包括具有一通过其近端和远端构成一条纵向轴线的细长件的封闭器械。该细长件具有一至少在其一部分长度上延伸以便形成真空并终止于在细长件远端附近的一个真空口的真空腔。将细长件远端的尺寸设定成使其定位于血管上的一个创口附近,由此限定血管创口的血管边缘部分会响应通过真空腔形成的真空地被至少向下吸向真空口。至少一个手术夹钳(但最好是两个)被安装在细长件的远端附近并且适于形成细长件的一个至少部分地形成的状态。相对真空口地定位这个夹钳,以便在这个夹钳运动到其形成状态时接合被吸向真空口的血管边缘部分,从而使其大致接近血管边缘部分以至少部分地封闭血管创口。该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安装在细长件上并可以与所述夹钳接合的夹钳形成件。夹钳形成件可以相对于细长件运动以便将夹钳移动到其形成状态。最好,第一、第二夹钳形成件以沿径向对置的关系安装在细长件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便于闭合血管创口的设备包括一个细长件,它具有一个至少沿其长度的一部分延伸以便形成真空并终止于一个轴向真空口的真空腔;一个可与细长件相连并与真空腔连通的真空源,由此通过真空腔和真空口传输的真空力使限定血管创口边界的血管边缘部分至少部分地被吸入真空口,从而血管边缘部分呈一种大致外翻的状态;一对可松开地安装在靠近真空口的细长件远端上的手术夹钳,它们被定位成在手术夹钳移至其各自的形成状态时接合被吸入真空口中的血管边缘部分,由此靠近血管边缘部分地至少部分地封闭血管创口。该设备还包括一个被装在细长件上的手动式夹钳形成机构。该夹钳形成机构可以移动,以便将手术夹钳移动到其各自的形成状态。本专利技术还披露了一种用于定位血管上的创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靠近血管创口的血管施加真空,以致施加真空的所述设备通过抽吸血液和体液的混合物而首先定位血管创口周围的区域,接着通过移向只抽吸血液的位置而隔离血管创口的准确位置。一旦实现了血管创口的定位和隔离,就可以对创口或其周围组织进行其它的医疗程序。这些医疗程序可以是治疗(用药或放射疗法)或闭合或修整(如扩张血管创口)。另外,一旦已经隔离了血管创口,则继续施加真空将使构成血管创口的血管边缘部分外翻。一旦出现血管边缘部分外翻,就可以采取闭合技术来封闭创口。由于利用了真空,所以将脏物和血块从穿刺部位清除掉了,由此允许更好地治愈伤口。另外,使再次进入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形成了更小的疤痕。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人体局部的侧视图,它示出了通常在血管成型术或血管造影术中被接近并穿刺的股动脉的部位。图2是本专利技术伤口闭合器械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伤口闭合器械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人体局部的横截面图,它示出了通过空心针进入的股动脉以及一根具有一与之相连的充气气囊的导线,所述导线穿过空心针被插入股动脉中。图5是要与本专利技术伤口闭合器械连用的手术夹钳施放器远端的侧视图。图6是人体局部的局部剖开的横截面图,它表示具有一根定位于其中的导线的股动脉,另外,图6还是位于导线上的本专利技术牵开器的透视图,其远端在股动脉的穿刺位置上。图7是其盖被取掉且手术夹钳施放器的翼被插入其沟槽内的牵开器的侧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线8-8的夹钳施放器和牵开器的横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股动脉闭合器械的一个替换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0是图9中所示股动脉闭合器械的替换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略微分开的图9、10所示牵开器的两半的侧视图,它们具有一个穿过其中的扩张器。图12是具有一个扩张器和穿过其中的导线的牵开器远端的横截面图。图13是股动脉定位和闭合组件的部件的侧视图。图14是略微分开的牵开器的两半的侧视图,它们具有一个带施放器引导件和一根穿过其中的导线的手术夹钳施放器。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手术夹钳施放器引导件的俯视图。图16是手术夹钳施放器的侧视图,它具有一根穿过其中的导线。图17是在其远端具有一个可取掉的双囊气囊的扩张器的放大的透视图。图18是其双囊气囊充气时图17所示扩张器的放大的透视图。图19是牵开器被插入双囊气囊之间时图18所示扩张器的放大的透视图。图20是取掉扩张器时图19所示牵开器和扩张器的放大的透视图,它示出了由牵开器和气囊外囊形成的通道。图21是本专利技术牵开器的另一个替换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定位组织上的创口的设备,它包括:一个其中具有一个腔并具有一个与之相连以便通过所述腔传递真空的真空源的细长件,所述细长件具有一个靠近该细长件远端的真空口,所述真空口定位于该创口上并且通过所述真空口和所述腔地抽吸体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詠华沃尔夫M基尔施
申请(专利权)人:洛马林达大学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