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及其喷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43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为圆环形,第一遮挡板的外径大于轮毂的最大外径;第二遮挡板为薄壁圆台形,第二遮挡板同轴心地安装在第一遮挡板的下侧,第二遮挡板与轮毂的造型面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轮毂喷涂护具的喷涂方法。通过将喷涂护具套装在轮毂的正面,即可实现喷涂护具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极大地提升了喷涂效率,减少了作业人员的疲劳度;通过按压导杆使楔形块下行,可将缓冲件向侧面推动与轮毂抵接,提高喷涂护具安装为牢固性;通过设置第二遮挡板使喷涂护具与产品更加贴合,有效防止雾状油漆散射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及其喷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及其喷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轮毂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不仅是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车身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合金轮毂以重量轻、散热好、外观多样、色彩炫丽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为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常将轮毂的正面喷涂不同颜色的油漆从而更加吸睛夺目,不同的油漆喷涂时需要护具遮挡,避免油漆混淆,达到界限清晰、色彩分明的效果。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的喷涂护具由挡板1、双头螺杆2、支撑板3和锁紧螺母4组成。装配时先通过两个锁紧螺母4将双头螺杆2的下端与支撑板3连接,然后将双头螺杆2的上端从轮毂5的背面穿过中心孔,再从正面装配挡板1并通过锁紧螺母4锁紧,以达到遮挡轮毂5中部位置的目的。存在着施工工艺步骤繁琐,装配时需来回翻转轮毂,降低了生产效率;且现有的喷涂护具与轮毂之间的间隙大,被遮挡区域容易因为油漆雾状散射造成混色,降低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及其喷涂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为圆环形,第一遮挡板的外径大于轮毂的最大外径;第二遮挡板为薄壁圆台形,第二遮挡板同轴心地安装在第一遮挡板的下侧,第二遮挡板与轮毂的造型面配合。
[0006]进一步地,第一遮挡板的外径与轮毂最大外径的差值大于等于5mm。
[0007]进一步地,第二遮挡板与轮毂的造型面之间留有0.5mm的间隙。
[0008]进一步地,第一遮挡板上设置有两个把手,两个把手对称固定在第一遮挡板的上侧。
[0009]进一步地,把手上开设有导孔,导孔内滑动设置有导杆,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持块,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第二遮挡板上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与第二遮挡板的外壁连通,楔形块滑动设置在连通孔内,连通孔的外端口处设置有缓冲件。
[0010]进一步地,缓冲件包括连接带和缓冲垫,连接带固定在连接孔靠近第一遮挡板的侧壁上,缓冲垫固定在连接带的下端。
[0011]一种利用上述任一一种轮毂喷涂护具的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对轮毂的边缘喷涂第一油漆,将轮毂送入烤炉烘干;
[0013]S2、在轮毂的正面套上喷涂护具,对轮毂的中间区域喷涂第二油漆,拆除护具后将轮毂送入烤炉烘干;其中,第一油漆、第二油漆为不同颜色的油漆。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5]1、通过将喷涂护具套装在轮毂的正面,即可实现喷涂护具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极大地提升了喷涂效率,减少了作业人员的疲劳度;
[0016]2、通过按压导杆使楔形块下行,可将缓冲件向侧面推动与轮毂抵接,提高喷涂护具安装为牢固性;
[0017]3、通过设置第二遮挡板使喷涂护具与产品更加贴合,有效防止雾状油漆散射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
[0018]4、通过将遮挡中间的挡板替换为遮挡边缘的挡圈,节约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图1为现有的轮毂喷涂护具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2缓冲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0028]附图中标识:1、挡板;2、双头螺杆;3、支撑板;4、锁紧螺母;5、轮毂;6、第一遮挡板;61、把手;62、导杆;63、手持块;64、楔形块;7、第二遮挡板;71、连通孔;72、缓冲件;721、连接带;72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2所示的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包括第一遮挡板6和第二遮挡板7。第一遮挡板6为圆环形薄板,第二遮挡板7为薄壁圆台形薄板,第二遮挡板7固定在第一遮挡板6的下侧,第二遮挡板7的较大的圆边与第一遮挡板6的内圈重合,使第一遮挡板6、第二遮挡板7为一个整体。
[0032]如图3所示,在使用时,喷涂护具的第一遮挡板6以轮毂5的轮缘平面为支撑放置在轮毂5上,第二遮挡板7与轮毂5的造型面配合,从而实现对轮毂5边缘部分的遮挡。优选的,第一遮挡板6的外径超出轮毂5最大外径5mm以上,以保证对轮毂边缘的遮挡效果;第二遮挡
板7的下端为圆弧形,第二遮挡板7与轮毂5造型面之间留有0.5mm的间隙,以避免造成轮毂5的划伤。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4

6所示的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包括第一遮挡板6和第二遮挡板7。第一遮挡板6为圆环形薄板,第二遮挡板7为薄壁圆台形薄板,第二遮挡板7固定在第一遮挡板6的下侧,第二遮挡板7的较大的圆边与第一遮挡板6的内圈重合,使第一遮挡板6、第二遮挡板7为一个整体。
[0035]第一遮挡板6的上侧固定有两个L形的把手61,两个把手61分别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在第一遮挡板6相对的两侧。把手61的一端向第一遮挡板6圆心放向延伸,把手61的伸出端开设有竖直的导孔,导孔内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有导杆62,导杆6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导杆62的上端螺接固定有球形的手持块63,导杆63的下端螺接固定有楔形块64,通过手持块63可实现楔形块64的上行或下行。
[0036]第二遮挡板7上开设有两个竖直的矩形连通孔71,连通孔71与第二遮挡板7的外壁连通,连通孔71的位置与楔形块64的位置匹配,楔形块可沿连通孔71的孔壁上下移动。
[0037]如图5、图6所示,连通孔71的外端口处贴附有缓冲件72,缓冲件72包括连接带721和缓冲垫722,连接带721为向内弯折的弹性钢片,弹性钢片的外侧包裹有橡胶层,以避免造成轮毂的划伤,缓冲垫722为固定在连接带721下端外侧的橡胶凸起,连接带721粘贴在连接孔71外侧的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为圆环形,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轮毂的最大外径;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为薄壁圆台形,所述第二遮挡板同轴心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遮挡板的下侧,所述第二遮挡板与所述轮毂的造型面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外径与所述轮毂最大外径的差值大于等于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板与所述轮毂的造型面之间留有0.5mm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上设置有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遮挡板的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喷涂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内滑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达美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