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93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包括轮毂本体和造型模块;轮毂本体包括安装盘、轮辋和辐条,辐条之间留有散热窗;螺栓孔的内壁开设有卡槽;轮辋上设置有伸入散热窗的安装台,安装台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辐条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造型模块的正面设置有装饰纹路,造型模块的背面分别设置有卡扣、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变换造型模块实现轮毂造型的改变,使得辐条的结构设计将更加合理,均匀了辐条的壁厚,大大提升轮毂的强度;也减轻了轮毂的自身重量,节约了原料,降低了汽车的能耗和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轮毂生产企业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轮毂是固定轮胎及连接轮胎与车轴的中间部件,是汽车零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装饰、映衬车身的作用又担负着承载车重、传递动力、支撑轮胎等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轮毂外观。传统的铝合金轮毂重量轻、散热效果好、美观、耐腐蚀性效果好,但由于受限于强度及制造可行性的牵制,经常需要牺牲轮毂的美观性来换取轮毂的强度和制造的可行性;并且现有的铝合金轮毂的开发周期、生产周期长,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包括轮毂本体和造型模块;轮毂本体包括安装盘,同轴心的安装在安装盘外侧的轮辋,及安装在安装盘与轮辋之间的若干辐条,相邻的两个辐条与安装盘、轮辋围成散热窗;安装盘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的内壁开设有卡槽;轮辋上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至少部分地伸入散热窗中,安装台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辐条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造型模块的正面设置有装饰纹路,造型模块的背面分别设置有卡扣、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卡扣与螺栓孔内的卡槽配合,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连接孔配合,第二螺纹孔与第二连接孔配合。
[0005]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均设置有台阶。
[0006]进一步地,安装盘、轮辋、辐条、安装台均为铝合金,安装盘、轮辋、辐条、安装台一体成型。
[0007]进一步地,造型模块为铝合金或塑料。
[0008]进一步地,安装盘的背面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与螺栓孔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地,辐条的背面开设有减重口。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1]1、通过变换造型模块实现轮毂造型的改变,一方面使得辐条的结构设计将更加合理,均匀了辐条的壁厚,大大提升轮毂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轮毂的自身重量,节约了原料,降低了汽车的能耗和企业的生产成本;
[0012]2、通过变换造型模块能够大大缩短轮毂的开发与生产周期,实现轮毂生产企业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削减能源成本,从而实现节约开支的效果;
[0013]3、通过变换轮毂造型模块,可以对单个造型模块喷涂不同颜色实现轮毂的套色工艺,解决了轮毂生产中的套色生产工艺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轮毂本体正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轮毂本体背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轮毂本体剖视图;
[0019]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造型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识:1、轮毂本体;11、安装盘;111、中心孔;112、螺栓孔;1121、卡槽;113、水槽;12、辐条;121、第二连接孔;122、减重口;13、轮辋;14、散热窗;15、安装台;151、第一连接孔;2、造型模块;21、风口;22、卡扣;23、第一螺纹孔;24、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和造型模块2,五个造型模块2可拆卸地安装在轮毂本体1的外侧面。
[0025]具体来说,如图2

5所示,轮毂本体1包括安装盘11、辐条12和轮辋13,轮辋13同轴心的安装在安装盘11的外侧,五根辐条12分别连接在安装盘11与轮辋13之间,五根辐条12两两之间的夹角相等。辐条12的数量依据轮毂本体1的大小、载重量等确定,此处的五根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起限定作用。相邻的两个辐条12与安装盘11的外壁、轮辋13的内壁围成类三角形的散热窗14,类三角形的结构起到增强轮毂本体1结构强度的作用。
[0026]如图2

5所示,安装盘11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111,中心孔11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五个螺栓孔112,五个螺栓孔112的圆心均位于中心孔111的同心圆上,螺栓孔112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121。安装盘11的背面开设有排水槽113,排水槽113与螺栓孔112间隔设置,排水槽113与螺栓孔112之间壁厚为9mm,排水槽113为径向相通的异形孔,以便于雨水的排出以及热量的散出。
[0027]辐条12靠近轮辋13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1内设置有台阶;辐条12的背面还开设有减重口122,在降低轮毂本体1的重量的同时保证轮毂本体1的结构强度。
[0028]轮辋13的内侧固定有安装台15,安装台15向内伸入散热窗14中,安装台15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51,第一连接孔151内设置有台阶。优选的,安装盘11、辐条12、轮辋13、安装台15均为铝合金材质,安装盘11、辐条12、轮辋13、安装台15由铝合金通过浇铸或机加工一体成型制得。
[0029]如图6所示,造型模块2为塑料材质,造型模块2的中间设置有风口21,造型模块2的外侧边缘与散热窗14的形状匹配。造型模块2的正面设置有装饰纹路,造型模块2的背面分别设置有卡扣22、第一螺纹孔23和第二螺纹孔24,卡扣22与螺栓孔112内的卡槽1121配合,第一螺纹孔23与第一连接孔151配合,第二螺纹孔24与第二连接孔121配合。
[0030]在使用时,首先将卡扣22插入螺栓孔112的卡槽1121内,使造型模块2初步固定在轮毂本体1上,然后从轮毂本体1的背面通过螺栓从第一螺纹孔23、第二螺纹孔24处将造型模块2压贴在第一连接孔151、第二连接孔121的台阶处,实现造型模块2的固定。当轮毂连接至车辆时,连接螺栓的侧面将卡扣压贴在卡槽内,避免卡扣脱落,保证连接的牢固性。通过设置卡扣22可实现造型模块2的初步定位及固定,方便从后续对造型模块2进行锁紧;凸出的安装台15可提高造型模块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导致造型模块2的损坏。
[0031]实施例2
[0032]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换造型的轻量化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安装盘,同轴心的安装在所述安装盘外侧的轮辋,及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与所述轮辋之间的若干辐条,相邻的两个所述辐条与所述安装盘、所述轮辋围成散热窗;所述安装盘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轮辋上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散热窗中,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辐条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造型模块,所述造型模块的正面设置有装饰纹路,所述造型模块的背面分别设置有卡扣、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卡扣与所述螺栓孔内的卡槽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达美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