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31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属于光伏板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内,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内齿轮,支撑板和内齿轮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防止内齿轮上下移动,内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支撑框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的前端均开凿有滑孔,最终可以实现控制光伏板水平方向旋转的同时纵向旋转,便于光伏板跟随太阳的方向移动,便于光伏板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便于光伏板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便于光伏板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板俗称太阳能板,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至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20181135996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光伏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架,上端设有光伏板;连接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翻转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杆,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翻转所述支架;清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方,用于清洁翻转后的所述支架上端的光伏板;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洁机构的下端,用于带动所述清洁机构沿预设方向移动;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清洁机构和所述行走机构;以及升降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的下端,用于驱动所述行走机构升降。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支撑装置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20201057889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支撑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头和用于与光伏板工件连接的连接头,在安装头和连接头之间依次同轴设置有丝杆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及电磁刹车,所述丝杆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丝杆和与丝杆螺纹配合的顶管,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电磁刹车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连接;通过上述支撑装置的设置,使得光伏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被锁紧,避免光伏板因外力作用晃动而导致回转机构损坏,保证部件的完好性,同时支撑装置的安装头或连接头任意一端与光伏板连接时,支撑装置均可以随着光伏板的转动而转动,且可以随着光伏板的角度变化而伸缩,在避免光伏板的回转机构损坏的同时,可以保证光伏板的正常运行。
[0005]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固定支撑装置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202011431142.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板屋顶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屋顶、支撑机构、光伏发电板本体、螺栓和四个固定机构,所述光伏发电板本体背侧面设置有接线盒本体,所述接线盒本体的背侧面固定安装有防虫机构,所述光伏发电板本体背侧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柱,四根所述第一安装柱内侧面均设置有卡槽,四根所述第一安装柱分别通过四个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的一侧面,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灰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屋顶的顶部。
[0006]综合上述专利文件可知光伏板多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是阳光照射角度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调节光伏板的角度会影响光伏板接收太阳光的效果,人工调节光伏板角度十分麻烦。
[0007]现有光伏板支撑装置在光伏板下方设置电机控制倾斜的光伏板水平方向旋转,但
是不能纵向控制光伏板旋转,中午太阳位于正上方如果光伏板平行与地面会便于阳光充分照射光伏板,如果光伏板一直平行于地面在上午或傍晚又不利于阳光充分照射光伏板,针对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它可以实现控制光伏板水平方向旋转的同时纵向旋转,便于光伏板跟随太阳的方向移动,便于光伏板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
[0010]2.技术方案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2]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内齿轮,所述支撑板和内齿轮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防止内齿轮上下移动,所述内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两个所述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的前端均开凿有滑孔,两个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孔内,两个所述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的上侧均设置有光伏板主体,两个所述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和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驱动齿轮旋转带动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旋转,所述驱动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驱动齿轮带动内齿轮反向旋转,工作中,伺服电机是驱动齿轮旋转的动力来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伺服电机为现有技术,不对其作过多赘述,驱动齿轮是通过旋转带动传动齿轮和螺纹管旋转的,内齿轮是和传动齿轮啮合的,通过传动齿轮带动内齿轮旋转,从而实现驱动齿轮和内齿轮反向旋转,限位机构的设置有益于防止内齿轮从支撑板上分离,便于防止内齿轮上下移动造成内齿轮和传动齿轮分离,支撑杆的设置便于支撑框和内齿轮的连接,便于内齿轮的旋转带动支撑框的旋转,滑杆的设置便于限制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的位置,滑杆可以在滑孔内旋转,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和支撑框的位置相匹配,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在纵向旋转过程中不会和支撑框发生撞击。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动环和滑槽,所述滑槽开凿于内齿轮的下端,所述限位滑动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上端,所述限位滑动环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工作中,限位滑动环是限制内齿轮上下前后移动的,限位滑动环在滑槽内滑动防止内齿轮意外移动造成传动齿轮和内齿轮脱离,便于传动齿轮带动内齿轮旋转,从而便于内齿轮带动光伏板主体旋转,便于光伏板主体水平方向旋转方向和驱动齿轮相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管、螺杆、连接板、两个固定杆和两个方孔,所述螺纹管固定连接于驱动齿轮的上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管内,两个所述方孔分别开凿于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的上端,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方孔的前后内壁之间,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螺杆的上端,两个所述固定杆均转动连接于连接板内,工作中,螺纹管是被驱动齿轮旋转带动旋转的,螺纹管是和螺杆相互配合的,螺杆的旋转方向是和支撑框相同的,支撑框的旋转方向是和内齿轮相同的,从而便于螺
杆和螺纹管的旋转方向相反,便于螺杆和螺纹管螺纹配合带动螺杆上下移动,通过螺杆便于打动连接板上下移动,连接板的上下移动便于带动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在纵向上旋转,从而实现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水平方向旋转的同时可以纵向旋转,便于光伏板主体充分接收早上、中午和下午不同位置的阳光,固定杆是连接连接板和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的,连接板可以在方孔内旋转,方孔是便于固定固定杆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转轴、两个转杆和两个传动齿轮,两个所述转轴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上端,两个所述转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转轴内,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转杆的上端,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内,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0),所述支撑板(3)的上侧设置有内齿轮(8),所述支撑板(3)和内齿轮(8)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防止内齿轮(8)上下移动,所述内齿轮(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5),两个所述支撑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6),所述支撑框(16)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17),所述支撑板(3)的上侧设置有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19),两个所述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19)的前端均开凿有滑孔(20),两个所述滑杆(17)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孔(20)内,两个所述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19)的上侧均设置有光伏板主体(23),两个所述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19)和驱动齿轮(10)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驱动齿轮(10)旋转带动两个光伏设备支撑安装板(19)旋转,所述驱动齿轮(10)和内齿轮(8)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驱动齿轮(10)带动内齿轮(8)反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动环(7)和滑槽(24),所述滑槽(24)开凿于内齿轮(8)的下端,所述限位滑动环(7)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的上端,所述限位滑动环(7)滑动连接于滑槽(2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设备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管(11)、螺杆(12)、连接板(13)、两个固定杆(14)和两个方孔(21),所述螺纹管(11)固定连接于驱动齿轮(10)的上端,所述螺杆(12)螺纹连接于螺纹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寺戴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晟精密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