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299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存仓、螺旋卸料机、输送泵和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储存仓底部设有用于输出湿污泥的螺旋卸料机,螺旋卸料机的出料端通过下料管道与输送泵进料端的连接,输送泵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污泥干化机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用于实现湿污泥干化;所述下料管道内部固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湿污泥中的杂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过滤除杂效果显著、运行效率高等优点,有效避免了湿污泥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进入输送泵中而损坏或堵塞输送泵,显著提高了输送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湿污泥干化处理的成效。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湿污泥干化处理的成效。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湿污泥干化处理的成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与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协同处置是一项市政环保工程项目,它是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主要燃料,将含水率80%左右的湿污泥干化至含水率65%左右,经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均匀掺入生活垃圾焚烧炉中进行协同焚烧。通过采用成熟、先进、可靠的垃圾焚烧设备及技术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有效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0003]在湿污泥的处理过程中,湿污泥首先由各市政污水厂的污泥车转运至污泥储存仓,再通过输送泵送入污泥干化机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因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混入了各种杂物,如金属件、砖头、混凝土块、石头等,此部分杂物通过输送泵时,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输送泵堵塞,甚至会损坏输送泵的相关零部件。当输送泵堵塞,需要解体进行清理、甚至更换备件时,检修周期可长达8小时,严重影响了湿污泥处理效率,同时也对后续的协同焚烧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过滤除杂效果显著、运行效率高的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存仓、螺旋卸料机、输送泵和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储存仓底部设有用于输出湿污泥的螺旋卸料机,螺旋卸料机的出料端通过下料管道与输送泵进料端的连接,输送泵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污泥干化机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用于实现湿污泥干化;所述下料管道内部固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湿污泥中的杂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管道外侧还设有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用于吸附湿污泥中的金属杂质。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管道上还设有检修孔,且检修孔与下料管道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过滤网与下料管道出料端之间的距离;所述检修孔用于排出下料管道内被过滤网拦截的杂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管道上还设有插板阀,且插板阀靠近下料管道的进料端,所述插板阀用于控制下料管道与螺旋卸料机之间的通断。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储存仓底部还设有滑架,且滑架位于螺旋卸料机的出料端下方;所述滑架沿污泥储存仓底部往复移动,用于实现污泥储存仓中的湿污泥搅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卸料机为双轴螺旋卸料机。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的制备材料为不锈钢或合金钢,过滤网的孔径为50mm
×
50mm。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泵为柱塞泵。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干化机为薄层干化机。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组件为电磁铁,且电磁组件与下料管道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过滤网与下料管道出料端之间的距离。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本技术的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通过在污泥储存仓底部设置了螺旋卸料机和滑架,实现湿污泥稳定均匀输出至输送泵的同时,也实现了湿污泥在储存仓内部保持扰动状态,避免了湿污泥在储存仓内部板结,提高了湿污泥的输出效率;通过在下料管道内部设置过滤网,将湿污泥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拦截,有效避免了杂质进入输送泵内部而造成输送泵堵塞或损坏;与此同时,还在下料管道侧部设置了电磁组件,利用电磁组件吸附湿污泥中的金属杂质,进一步地提高了湿污泥的除杂效果,有效确保了输送泵运行的安全性,实现了污泥储存仓中的湿污泥持续稳定的输送至污泥干化机中进行干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湿污泥的处理成效,也就提高了干化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从处理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在下料管道上设置检修孔,当下料管道内截留的固体杂质过多而导致输送泵的额定处理能力下降、输送泵出口压力异常时,通过检修孔即可将下料管道内的固体杂质快速清除,既方便又高效,对输送泵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很好地满足了湿污泥进行高效干化处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1、污泥储存仓;2、螺旋卸料机;3、滑架;4、插板阀;5、检修孔;6、过滤网;7、电磁组件;8、下料管道;9、输送泵;10、输送管道;11、污泥干化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存仓1、螺旋卸料机2、输送泵9和污泥干化机11。污泥储存仓1用于储存含水率为80左右的湿污泥,污泥储存仓1底部设有用于输出湿污泥的螺旋卸料机2,螺旋卸料机2的出料端通过下料管道8与输送泵9进料端的连接,输送泵9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10与污泥干化机11连接,污泥干化机11用于实现湿污泥干化,最终获得含水率为65%左右的干化污泥;下料管道8内部焊接设有过滤网6,过滤网6用于过滤湿污泥中的杂质。可以理解,为了提高湿污泥的输送效率,本实施例中,下料管道8的管径设置为400mm,污泥储存仓1、下料管道8和输送泵9之间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设置,湿污泥在重力和螺旋卸料机2挤压的双重作用力下输出污泥储存仓1;为提高使用稳定性,下料管道8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
[0023]本实施例中,在螺旋卸料机2的挤压和重力作用下,污泥储存仓1中的湿污泥源源不断地输出,利用下料管道8中过滤网6的拦截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湿污泥中夹杂的固体杂质进入输送泵9中,实现了湿污泥持续稳定的输送至污泥干化机11中,大大提高了湿污泥的干化处理成效。
[002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过滤网6的制备材料为不锈钢,过滤网6的孔径为50mm
×
50mm。具体地,过滤网6采用φ12mm的不锈钢柱制成,能够有效过滤50mm以上的固体杂质,提高了湿污泥的洁净度。可以理解,过滤网6也可以采用硬度更大的合金钢进行制备,过滤网6的孔径可以根据实际的过滤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本实施例中,下料管道8外侧还设有电磁组件7,电磁组件7用于吸附湿污泥中的金属杂质。进一步地,电磁组件7为电磁铁,吸力为30kg。电磁组件7与下料管道8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过滤网6与下料管道8出料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电磁组件7设置在过滤网6的上方,对未过滤的湿污泥进行吸附,以除去其中夹杂的金属杂质。
[0025]本实施例中,下料管道8上还设有检修孔5,且检修孔5与下料管道8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过滤网6与下料管道8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即检修孔5位于过滤网6上方。检修孔5用于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存仓(1)、螺旋卸料机(2)、输送泵(9)和污泥干化机(11);所述污泥储存仓(1)底部设有用于输出湿污泥的螺旋卸料机(2),螺旋卸料机(2)的出料端通过下料管道(8)与输送泵(9)进料端的连接,输送泵(9)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10)与污泥干化机(11)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11)用于实现湿污泥干化;所述下料管道(8)内部固设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用于过滤湿污泥中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道(8)外侧还设有电磁组件(7),所述电磁组件(7)用于吸附湿污泥中的金属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道(8)上还设有检修孔(5),且检修孔(5)与下料管道(8)出料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过滤网(6)与下料管道(8)出料端之间的距离;所述检修孔(5)用于排出下料管道(8)内被过滤网(6)拦截的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过滤除杂功能的湿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道(8)上还设有插板阀(4),且插板阀(4)靠近下料管道(8)的进料端,所述插板阀(4)用于控制下料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梁锦标梁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浦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