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485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系统包括:用于焚烧垃圾和干化污泥的焚烧炉、用于回收利用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的余热锅炉、用于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并对余热利用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烟气净化系统、用于实现湿污泥干化的污泥干化单元;余热锅炉的高温烟气出口分别与烟气净化系统和旋流混合器连通,旋流混合器还连通污泥干化单元的蒸汽输出口,用于实现高温烟气与蒸汽进行混合干燥,旋流混合器与混合风机连通,混合风机连通至焚烧炉,用于实现干燥后的混合气体进入焚烧炉内焚烧;污泥干化单元与焚烧炉连接,用于实现干化污泥输送至焚烧炉内焚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调节灵活性高、投资成本低且无废水产生等优点。且无废水产生等优点。且无废水产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泥干化及协同焚烧处置技术,因为其处理减容减量大,处理清洁彻底,已成为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热点技术。然而,现应用的污泥与焚烧炉协同焚烧处理系统,一般是将污泥干化后,经过车辆运送至各类热电厂内,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干化污泥输送进入焚烧炉系统进行焚烧处理。
[0003]污泥干化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干化工艺均会产生污泥干化废水,如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消化污泥通过板框压滤会产生压滤液。污泥热干化工艺中,污泥中的水分会蒸发出来,蒸发出来的废汽再通过冷却水冷凝后收集。如1t含水量80%的市政污泥干化至40%,其中约产生0.667t污泥干化冷凝废水。
[0004]污泥热干化后的冷凝废水中COD较低,总氮含量较高。因此,该废水生化处理难度大,需要额外添加营养剂,处理成本较高,且即使添加营养剂处理后,仍然会产生冷凝液总质量约20%以上的浓缩液。因此,污泥干化冷凝液的全量处理成本高昂,增加了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成本。
[0005]表1.浓缩液水质指标与污泥热干化冷凝废水水质指标对比表
[0006]项目PHCOD(mg/L)NH3‑
N(mg/L)浓缩液9.26783346污泥干化冷凝液9.579737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泥干化过程中废水处理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调节灵活性高、投资成本低且无废水产生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焚烧垃圾和干化污泥的焚烧炉、用于回收利用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的余热锅炉、用于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并对余热利用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烟气净化系统、用于实现湿污泥干化的污泥干化单元;其中,余热锅炉的高温烟气出口一路与烟气净化系统连通,另一路与旋流混合器的输入口连通,旋流混合器的输入口还连通污泥干化单元的蒸汽输出口,旋流混合器用于实现余热锅炉中经余热利用后的烟气与污泥干化单元中污泥干化所产生的水蒸汽进行混合干燥,所述旋流混合器的输出口与混合风机的输入口连通,混合风机的输出口连通至焚烧炉,用于实现旋流混合器中输出的混合气体进入焚烧炉内焚烧;所述污泥干化单元与焚烧炉连接,用于实现干化后的污泥输送至焚烧炉内焚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干化单元包括湿污泥仓、污泥干化机和污泥缓存仓;所述湿污泥仓与污泥干化机之间设有输送泵,以实现湿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机进行干燥处理;所述旋流混合器的输入口连通污泥干化机的蒸汽输出口,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污泥输出口与污泥缓存仓连接,用于实现干化污泥缓存;所述污泥缓存仓与连通至焚烧炉,用于实现干化后的污泥输送至焚烧炉内焚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压力为

300pa~

150pa,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出口压力为

500
±
10pa;所述余热锅炉与旋流混合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挡板阀,所述挡板阀用于调节抽吸烟气的压力。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锅炉与旋流混合器的连接管道上还设有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抽吸风机,用于实现余热锅炉中的高温烟气输送至旋流混合器内,并监测进入旋流混合器内的烟气流量和烟气温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泵与污泥干化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流量。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干化机与旋流混合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抽吸风机,用于输送污泥干化机内的蒸汽至旋流混合器内,并监测进入旋流混合器的蒸汽温度;所述旋流混合器与混合风机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进入混合风机的混合气体温度。
[0015]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方法,采用上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湿污泥仓内的湿污泥经输送泵输送至污泥干化机,并在污泥干化机中干化至预设含水率;得到的干化污泥输送至焚烧炉中与垃圾进行掺烧;
[0017]污泥干化机中的湿热废蒸汽和余热锅炉中的高温烟气被抽吸至旋流混合器内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经混合风机输送至焚烧炉内850℃以上的高温区进行焚烧处理。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干化机中的湿热废蒸汽流量Q

采用下式计算得到:
[0019][0020]Q

=(G
湿

G

)*1.244,kNm3/h
ꢀꢀꢀꢀꢀ
(2)
[0021]其中,湿污泥处理量为G
湿
,湿污泥含水率为ω
湿
,干化污泥含水率为ω

,干化污泥为G

;1.244为水蒸发成为水蒸汽时的体积转换系数。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于混合前后的湿热废蒸汽、高温烟气,有如下等式:
[0023]Q

*H

+Q

*H

=Q

*H


+Q

*H


ꢀꢀꢀ
(3)
[0024]其中:
[0025]Q

—废蒸汽流量,kNm3/h,
[0026]H

‑‑
废蒸汽焓值,kJ/Nm3,
[0027]Q

—高温烟气流量,kNm3/h,
[0028]H

—高温烟气焓值,kJ/Nm3,
[0029]H


—目标温度下高温烟气焓值,kJ/Nm3,
[0030]H


—目标温度下废蒸汽焓值,kJ/Nm3。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经混合风机输出的混合气体流量Q

混合
由下式计算得到:
[0032][0033]其中,
[0034]Q

混合
—混合气体流量,km3/h,
[0035]P

混合
—混合风机出口压力,kPa,
[0036]P
atm
—标况压力,kPa,
[0037]k
‑‑
冗余系数,可采用1.2。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9]1、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焚烧垃圾和干化污泥的焚烧炉(1)、用于回收利用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的余热锅炉(2)、用于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并对余热利用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烟气净化系统(3)、用于实现湿污泥干化的污泥干化单元;其中,余热锅炉(2)的高温烟气出口一路与烟气净化系统(3)连通,另一路与旋流混合器(8)的输入口连通,旋流混合器(8)的输入口还连通污泥干化单元的蒸汽输出口,旋流混合器(8)用于实现余热锅炉(2)中经余热利用后的烟气与污泥干化单元中污泥干化所产生的蒸汽进行混合干燥,所述旋流混合器(8)的输出口与混合风机(9)的输入口连通,混合风机(9)的输出口连通至焚烧炉(1),用于实现旋流混合器(8)中输出的混合气体进入焚烧炉(1)内焚烧;所述污泥干化单元与焚烧炉(1)连接,用于实现干化后的污泥输送至焚烧炉(1)内焚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单元包括湿污泥仓(4)、污泥干化机(6)和污泥缓存仓(7);所述湿污泥仓(4)与污泥干化机(6)之间设有输送泵(5),以实现湿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机(6)进行干燥处理;所述旋流混合器(8)的输入口连通污泥干化机(6)的蒸汽输出口,所述污泥干化机(6)的污泥输出口与污泥缓存仓(7)连接,用于实现干化污泥缓存;所述污泥缓存仓(7)与连通至焚烧炉(1),用于实现干化后的污泥输送至焚烧炉(1)内焚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2)的烟气出口压力为

300pa~

150pa,所述污泥干化机(6)的出口压力为

500
±
10pa;所述余热锅炉(2)与旋流混合器(8)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挡板阀(10),所述挡板阀(10)用于调节抽吸烟气的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2)与旋流混合器(8)的连接管道上还设有流量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和抽吸风机(13),用于实现余热锅炉(2)中的高温烟气输送至旋流混合器(8)内,并监测进入旋流混合器(8)内的烟气流量和烟气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5)与污泥干化机(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传感器(11),用于监测进入污泥干化机(6)的湿污泥流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6)与旋流混合器(8)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2)和抽吸风机(13),用于输送污泥干化机(6)内的蒸汽至旋流混合器(8)内,并监测进入旋流混合器(8)的蒸汽温度;所述旋流混合器(8)与混合风机(9)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2),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李小鹏刘松雄廖荣智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浦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