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247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包括养殖箱以及位于养殖箱内的升降分隔装置,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将养殖箱分隔成上方的养殖室和下方的清理室,所述养殖箱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装有排水阀,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养殖室,出水口设置在清理室,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包括与养殖箱侧壁适配的升降框,所述升降框内平铺有多个并排的翻转板,所述升降框的边缘轴接有横向的清扫轴,所述清扫轴上固接有清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将长吻鮠捞出的情况下,对长吻鮠的养殖箱进行清理换水,且清理过程中不易惊扰长吻鮠,清理效果好,可以有效提升长吻鮠的养殖环境,降低长吻鮠被细菌侵入概率,提高成活率。高成活率。高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尤其涉及到长吻鮠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吻鮠也称为鮰鱼或江团,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人工养殖长吻鮠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在对长吻鮠的养殖情况进行的研究通常在养殖箱内进行,为了防止细菌类的干扰,要求养殖箱保持相对无菌的环境,为了保持养殖箱内的环境,需要经常对养殖箱内进行换水及清洁,现有手段在换水清洁时需要将长吻鮠从养殖箱内取出,才能实现换水清洁操作,长吻鮠的捕捉困难且容易伤害长吻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包括矩形的养殖箱以及位于养殖箱内的升降分隔装置,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将养殖箱分隔成上方的养殖室和下方的清理室,所述清理室密闭设置,所述养殖箱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装有排水阀,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养殖室,出水口设置在清理室,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包括与养殖箱侧壁适配的升降框,所述升降框为矩形框体且框体内平铺有多个并排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中部与升降框铰接,所述升降框的边缘轴接有横向的清扫轴,所述清扫轴上固接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清扫片,所述清扫轴一侧的清扫片与养殖箱内壁贴合,清扫轴另一侧的清扫片与升降框外壁贴合,所述升降分隔装置还包括驱动翻转板翻转的翻转驱动以及驱动清扫轴旋转的清扫驱动。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驱动包括固接在翻转板端部的齿轮以及横向滑接在升降框上的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还包括驱动任意一个齿轮旋转的翻转电机。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电机上装有主动带轮,任意一个齿轮上装有与主动带轮连接的被动带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扫驱动包括连接在清扫轴端部的清扫电机,所述升降框的四角各设有一个清扫电机。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框的四角均固接有覆盖清扫电机的弹性密封板,所述弹性密封板与养殖箱的四角贴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翻转板之间贴合密闭,所述翻转板的边缘为弧形且与翻转板的铰接轴同心。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框的外壁设有与清扫片贴合的弧形
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扫轴上固接有8~15个清扫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固接在升降框下方且喷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朝向翻转板的喷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出口连通至清理室。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将长吻鮠捞出的情况下,对长吻鮠的养殖箱进行清理换水,且清理过程中不易惊扰长吻鮠,清理效果好,可以有效提升长吻鮠的养殖环境,降低长吻鮠被细菌侵入概率,提高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

A面剖视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C处放大图;
[0019]图中:1、升降框,2、翻转板,3、清扫轴,4、清扫片,5、清扫电机,6、水泵,7、喷水管,8、喷头,9、翻转转轴,10、齿条,11、被动带轮,12、翻转电机,13、主动带轮,14、弹性密封板,15、齿轮,16、进水管,17、排水管,18、养殖箱,19、排水阀,20、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包括矩形的养殖箱18以及位于养殖箱18内的升降分隔装置,所述养殖箱18上端开口设置,且侧壁竖直设置,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将养殖箱18分隔成上方的养殖室和下方的清理室,升降分隔装置可在养殖箱18内升降,且升降分隔装置的外圈与养殖箱18内壁贴合,因此实现了所述清理室密闭设置。
[0022]所述养殖箱18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6和排水管17,所述排水管17上装有排水阀19,排水管17设置在养殖箱18侧壁的下端,用于排出清理室内的污水。
[0023]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包括与养殖箱18侧壁适配的升降框1,升降框1的四条边框分别对应养殖箱18的四个侧壁,所述升降框1为矩形框体且框体内平铺有多个并排的翻转板2,翻转板2平铺后将升降框1的内部进行封闭,使上下两侧的水不流通。
[0024]如图4所示,最边缘的翻转板2与升降框1内部贴合,相邻翻转板2之间贴合密闭,所述翻转板2的边缘为弧形且与翻转板2的铰接轴同心,从而使翻转板2有轻微的转动时,翻转板2之间依然可以保持很好的密封性能。
[0025]如图1所示,所述翻转板2为水平设置的长条板,所述翻转板2的中部与升降框1铰接,翻转板2的中部固接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翻转转轴9,所述翻转转轴9轴接在升降框1上,从而实现翻转板2的铰接。
[0026]所述升降分隔装置还包括驱动翻转板2翻转的翻转驱动,如图3所示,所述翻转驱动包括固接在翻转板2端部的齿轮15以及横向滑接在升降框1上的齿条10,所述齿轮15固接在翻转转轴9的端部,所有翻转板2上的齿轮15沿一条直线并排设置。
[0027]所述齿条10位于齿轮15的下方,所述齿轮15与齿条10啮合,从而通过齿条的移动实现所有齿轮15的旋转,从而实现翻转板2的翻转,还包括驱动任意一个齿轮15旋转的翻转电机12。
[0028]所述翻转电机12上装有主动带轮13,任意一个齿轮15上装有与主动带轮13连接的被动带轮11,本实施例中被动带轮11安装在端部的一个齿轮15上,翻转电机12位于升降框1的上方。
[0029]所述升降框1的边缘轴接有横向的清扫轴3,清扫轴3设置有四个,分别与升降框1的四条边框平行且位于四条边框的外侧。
[0030]如图4所示,所述清扫轴3上固接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清扫片4,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扫轴3上固接有8~15个清扫片4,清扫片4为尼龙、橡胶、硅胶等弹性材质,清扫片4的长度与清扫轴3的长度相同。
[0031]所述清扫轴3一侧的清扫片4与养殖箱18内壁贴合,清扫轴3另一侧的清扫片4与升降框1外壁贴合,从而实现升降框1边缘与养殖箱18内壁之间的密封,所述升降框1的外壁设有与清扫片4贴合的弧形面,从而提高清扫片4与升降框1的密闭程度。
[0032]所述升降分隔装置还包括驱动清扫轴3旋转的清扫驱动,所述清扫轴3外侧的清扫片4向下转动,从而将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养殖箱(18)以及位于养殖箱(18)内的升降分隔装置,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将养殖箱(18)分隔成上方的养殖室和下方的清理室,所述清理室密闭设置,所述养殖箱(18)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6)和排水管(17),所述排水管(17)上装有排水阀(19),还包括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水口设置在养殖室,出水口设置在清理室,所述升降分隔装置包括与养殖箱(18)侧壁适配的升降框(1),所述升降框(1)为矩形框体且框体内平铺有多个并排的翻转板(2),所述翻转板(2)的中部与升降框(1)铰接,所述升降框(1)的边缘轴接有横向的清扫轴(3),所述清扫轴(3)上固接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清扫片(4),所述清扫轴(3)一侧的清扫片(4)与养殖箱(18)内壁贴合,清扫轴(3)另一侧的清扫片(4)与升降框(1)外壁贴合,所述升降分隔装置还包括驱动翻转板(2)翻转的翻转驱动以及驱动清扫轴(3)旋转的清扫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包括固接在翻转板(2)端部的齿轮(15)以及横向滑接在升降框(1)上的齿条(10),所述齿轮(15)与齿条(10)啮合,还包括驱动任意一个齿轮(15)旋转的翻转电机(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菌环境下养殖长吻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绍武李谣张国松王涛张凯暨杰宁先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