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007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由串联的鱼池、生化池和种植模块,所述鱼池与所述生化池之间设置滤食生物池;所述滤食生物池内部设置养殖笼,所述养殖笼内养殖淡水贝类,滤食生物池的水流上进下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能够在大量喂食的情况下通过多级水体处理保持水质清洁稳定。级水体处理保持水质清洁稳定。级水体处理保持水质清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鱼菜一体养殖技术已经使用多年,其基本原理是投喂鱼类后,鱼类产生的排泄物使水体富营养化,之后随着循环水流进入生化池内进行氨氮降解,之后再进入无土栽培的蔬菜养殖区域,通过蔬菜生产对水体中营养盐进行吸收,以达到净化水体的循环作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循环系统其鱼类的排泄量与生化池的处理量以及养殖蔬菜的吸收量成平衡关系,当鱼类喂食过量时水体中残饵和排泄物增多,则对应的氨氮含量上升,并且残饵未经过生物消化,直接在水体中分解也会污染水质,因此为了达到养殖的平衡,需要控制鱼类的投喂量,变相的限制了鱼类的生长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包括在水循环管路上依次串联的鱼池、生化池和种植模块,所述鱼池与所述生化池之间设置滤食生物池;所述滤食生物池内部设置多个养殖笼,多个所述养殖笼内养殖淡水贝类,水流从所述滤食生物池的一侧上部流入并从其另一对向侧下部流出。
[0005]其中,所述种植模块包括接水池、多个竖管以及布水器;所述竖管下部位于所述接水池内,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竖管上方,所述布水器将来自所述生化池的水流从每一个所述竖管的顶部导入所述竖管内;所述竖管侧壁上设置多个种植管,所述种植管倾斜设置并贯穿所述竖管侧壁,所述种植管的外端高于内端。
[0006]其中,所述竖管内侧上部设置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为倒置盘形结构,所述导流件的边缘与所述竖管的内缘之间留有缝隙。
[0007]其中,所述种植模块还包括水质稳定模块;所述水质稳定模块包括一桶形容器,所述容器与所述接水池连通并形成水循环,所述容器内设置含有碳酸钙的滤材;所述容器侧壁下部设置第一进水管,所述容器侧壁上部设第一出水管,所述容器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接水池连通形成水循环。
[0008]其中,所述容器内侧下部设置过滤板,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过滤板下方,所述滤材位于所述过滤板上方。
[0009]其中,所述滤材和所述过滤板之间设置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能够在大量喂食的情况下通过多级水体处理保持水质清洁稳定。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水质稳定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水质稳定模块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鱼池,2、滤食生物池,21、养殖笼,3、种植模块,31、布水器,32、竖管,321、种植管,322、导流件,33、接水池,4、水质稳定模块,41、容器,411、过滤板,412、分流板,413、滤材,42、第一进水管,43、第一出水管,44、三通阀,45、回流管,46、接口,47、第一水泵,48、第二进水管,481、第二水泵,49、第二出水管,491、缓冲罐,5、生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5]如图1、图2所示,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包括在水循环管路上依次串联的鱼池1、生化池5和种植模块3,鱼池1用于鱼类养殖,生化池5内部设置培菌滤材用于降解生物的有毒代谢物,种植模块3则使用经过生化池5处理后的富含营养的水进行蔬菜养殖,以上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点在于,鱼池1与生化池5之间设置滤食生物池2;滤食生物池2内部设置多个通过支架均布的养殖笼21,养殖笼21内养殖淡水贝类,例如褶纹冠蚌等淡水虑食性贝类,水流从滤食生物池2的一侧上部流入并从其另一对向侧下部流出,当鱼池1内部投喂过多的饵料后,饵料进入生化池2内部,经过上述贝类的滤食,能够降低水体中的残饵量,并且能够将摄取的饵料转化为生化池5更容易处理的排泄物,如此可以避免过量喂食导致水质恶化使整体系统崩溃的情况出现,也即鱼类能够以饱饲的方式饲养。
[0017]上述种植模块3包括接水池33、多个竖管32以及布水器31;竖管32下部位于接水池33内,布水器31位于竖管32上方,布水器31底部设置出水口,来自生化池5的水流流入竖管32内,流经竖管32的内侧壁后再汇入接水池33;竖管32侧壁上设置多个种植管321,种植管321贯穿竖管32的侧壁,种植管321倾斜设置,种植管321的外端高于内端,并且竖管32内侧上部设置导流件322,导流件322为倒置圆盘形结构,导流件322的边缘与竖管32的内缘之间留有缝隙,经过导流件322的引导大部分水流均会沿竖管32内侧壁下滑,而蔬菜其根茎部由棉或其他物质包裹后插入种植管321,其根部位于竖管32内侧,以此吸收水分以及养分。
[0018]由于本系统中鱼池1中喂食量相较于常规喂食量要大,虽然增加的滤食生物池2能够降低水体中残饵的数量,但是贝类依旧会产生代谢产物,这样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为生化池5的处理能力不足以应付过多的代谢产物导致水质变差,第二为贝类以及鱼类的排泄物过多导致水体跌酸,pH值波动,因此在种植模块33还设置了一个水质稳定模块4;如图2所示,水质稳定模块4包括一桶状容器41,容器41与接水池33连通并形成水循环,容器41内设置含有碳酸钙的滤材,具体的为碳酸钙球或采用珊瑚骨均可;容器41侧壁下部设置第一进水管42,容器41侧壁上部设第一出水管43,容器41通
过第一进水管42、第一出水管43与接水池33连通形成水循环,其提供水流的第一水泵47则设置在合适管路上即可。
[0019]并且容器1内侧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分流板412和过滤板411,滤材413位于分流板412的上方,分流板412上均匀设置多个用于分布水流的通孔,过滤板411可为滤网过滤或者滤棉过滤,水流经过过滤板411过滤后再经过分流板412分流后实现更均匀的与滤材413接触。
[0020]在整体系统运作的过程中,水质稳定模块4与接水池33这个第二循环系统也同步运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水质稳定模块4内部同样具有能够附着菌群的滤材413,其也能够起到辅助改善水质的作用,增加系统的冗余保持系统稳定,当水质出pH值突然降低的情况时,酸性水质与滤材413内的碳酸钙反应可使水质pH值保持稳定,pH值回升后则反应停止。
[0021]另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水质稳定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其区别在于,在第一进水管42和第一出水管43之间设置回流管45,回流管45两端通过三通阀44连接,回流管45上还设置一个接口46,并且第一水泵47设置于第一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包括在水循环管路上依次串联的鱼池、生化池和种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与所述生化池之间设置滤食生物池;所述滤食生物池内部设置多个养殖笼,多个所述养殖笼内养殖淡水贝类,水流从所述滤食生物池的一侧上部流入并从其另一对向侧下部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模块包括接水池、多个竖管以及布水器;所述竖管下部位于所述接水池内,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竖管上方,所述布水器将来自所述生化池的水流从每一个所述竖管的顶部导入所述竖管内;所述竖管侧壁上设置多个种植管,所述种植管倾斜设置并贯穿所述竖管侧壁,所述种植管的外端高于内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蔬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内侧上部设置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为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岳颜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