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40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水凝胶合成:包括第一和第二交联聚合物的合成,第一和第二交联聚合物互相穿插形成网络互穿结构的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在管状模具中初步成型为长条状凝胶材料且吸附有造影剂,所述第一交联聚合物和/或第二交联聚合物上接枝偶联有可与肌肉组织反应粘连的活性官能团;S2.干燥固化:对管状模具及其内的长条状材料进行去气泡及抽真空处理,然后冷冻干燥,即得。优点为,微观层面该材料具有互穿网络结构,断裂韧性显著增加,同时具有可与组织反应键连的活性基团,插入穿刺道封堵后粘连牢固不易移位;宏观上,该材料初始状态为硬质棒状并内含造影剂,截取后可直接使用,方便高效。方便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皮介入(活检、引流和消融)手术在临床上开展日益广泛。以穿刺活检为例,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对于肿瘤组织的病例分析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关键作用。但在穿刺活检过程中有可能会对局部的重要的血管或者组织造成污染导致肿瘤转移的风险,而且在穿刺完成后会在路径上留下通道,存在出血及引起并发症的风险。
[0003]活检、引流和消融等经皮介入手术后均会在穿刺途径上留下腔道,当采用较细的针管穿刺时,通过物理压迫即可起到止血的效果,但当采用较大针管时或者取样后出现出血情况则是需要采用封堵的方式进行止血。目前在术者在出现穿刺通道出血的情况时会采用颗粒状的明胶海绵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后,经注射导管进行填充,以期对穿刺道进行封堵。然而,明胶海绵在接触到液体后会迅速变软,流动性过大,造成术者操作方式繁琐,且在注射完成后,明胶还存在有移位栓塞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备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水凝胶合成:包括第一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和第二交联聚合物的合成,所述第一交联聚合物和第二交联聚合物互相穿插形成网络互穿结构的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在管状模具中初步成型为长条状凝胶材料且长条状凝胶材料吸附结合有造影剂,所述第一交联聚合物和/或第二交联聚合物上接枝偶联有可与肌肉组织反应粘连的活性官能团;
[0007]S2.干燥固化:对管状模具及其内的长条状材料进行去气泡及抽真空处理,然后一起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完成后得硬质棒状固体,即为所述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如下进一步的具体选择。
[0009]具体的,步骤S1中先以第一单体和第一交联剂为原料聚合并交联合成第一交联聚合物,然后将第一交联聚合物浸入第二单体和第二交联剂的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并交联合成第一和第二交联聚合物网络互穿的长条状凝胶材料,具体为:向纯水中加入第一单体、第一引发剂和第一交联剂,混合后注入管状模具中,引发反应后得第一交联聚合物,干燥后将该第一交联聚合物取出并浸入第二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接枝偶联剂、造影剂和第二交联剂,浸透后取出,紫外光照或加热引发交联和接枝偶联发反应,即得长条状凝胶材料。
[001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不同类,比如当第一单体为丙烯酸时,第二单体就优选的不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而是在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或乙烯基吡咯烷酮或其衍生物。第一交联剂为使第一单体聚合过程中发生交联的双反应活性基团的化合物,第二交联剂为使第二单体在聚合过程中发生交联的化合物。各物质的具体用量,以体领域技术人员经验进行配比添加。
[0011]有些亲水性聚合物在加入交联剂后可形成网状结构的交联聚合物,即第一或第二交联聚合物中有一种可以在亲水性聚合物加入交联剂的形式形成,此时以步骤S1中单体和第一交联剂为原料聚合并交联合成第一交联聚合物,随后在第一交联聚合物被含第二交联剂的溶液浸透后,让亲水性聚合物和第二交联剂反应合成第二交联聚合物,具体为:先向纯水中加入单体、亲水性聚合物、引发剂、第一交联剂和接枝偶联剂得反应液,随后引发聚合、交联及接枝偶联反应,反应完成得到胶状物,将胶状物浸入第二交联剂和造影剂的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再次引发交联反应,得长条状凝胶材料。
[0012]具体的,步骤S1中先以单体和第一交联剂为原料聚合并交联合成第一交联聚合物,随后将第一交联聚合物浸入第二交联剂和造影剂的溶液中,浸透后取出引发交联反应,第二交联聚合物在第一交联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形成(也即第一和第二交联剂网络互穿),得长条状凝胶材料,具体为:先向纯水中加入单体、亲水性聚合物、引发剂、第一交联剂和接枝偶联剂得反应液,注入管状模具后,引发聚合、交联及接枝偶联反应,反应完成得到长条状胶状物,将胶状物浸入第二交联剂和造影剂的水溶液中,浸透取出后再次引发交联反应,得长条状凝胶材料。
[0013]其中,亲水性聚合物在第一交联聚合物形成时分散包裹于形成的胶状物内,在胶状物浸入第二交联剂和造影剂内时,随着第二交联剂向胶状物渗透扩散及随后交联反应的引发,可使形成的第二交联聚合物与第一交联聚合物相互穿插的更充分,使互穿网络结构增韧的优势更明显。
[0014]具体的,S1的反应液中单体质量分数为10

30%,亲水性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

1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4

0.012%,接枝偶联剂的摩尔数为单体摩尔数的1/2

8,第一交联剂的摩尔数为单体摩尔数的1/250

400,第二交联剂质量为亲水性聚合物质量的1/6

10,造影剂质量为胶状物质量的1/10

20,造影剂包括碘苯六醇、碘普罗胺或碘必乐。
[0015]具体的,S1中单体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6]具体的,S1中亲水性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海藻酸盐、明胶、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7]具体的,衍生物、α

酮戊二酸、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和苯基

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次膦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8]具体的,S1中所述接枝偶联剂包括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及其衍生物、N

羟基琥珀酰亚胺及其衍生物、N

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及其衍生物、氨基乙基酯及其衍生物、氨基乙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马来酰亚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醛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活性基团包括包括以下三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能够与氨基形成
共价键连的琥珀酰亚胺酯基、醛基或EDC活化的羧基,能够与巯基反应形成共价键连的马来酰亚胺基或碘代乙酰基,以及能够与羧基反应形成共价键连的碳二亚胺基。
[0019]具体的,所述第一交联剂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1

乙基
‑3‑
(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水凝胶合成:包括第一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和第二交联聚合物的合成,所述第一交联聚合物和第二交联聚合物互相穿插形成网络互穿结构的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在管状模具中初步成型为长条状凝胶材料且长条状凝胶材料吸附结合有造影剂,所述第一交联聚合物和/或第二交联聚合物上接枝偶联有可与肌肉组织反应粘连的活性官能团;S2.干燥固化:对管状模具及其内的长条状材料进行去气泡及抽真空处理,然后一起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完成后得硬质棒状固体,即为所述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先以第一单体和第一交联剂为原料聚合并交联合成第一交联聚合物,然后将第一交联聚合物浸入以第二单体和第二交联剂为溶质的水溶液中,浸透后,引发交联,第二交联聚合物在第一交联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形成,具体为:先向纯水中加入第一单体、第一引发剂和第一交联剂,混合后注入管状模具中,引发反应后得长条状第一交联聚合物,干燥后将该第一交联聚合物取出并浸入第二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接枝偶联剂、造影剂和第二交联剂,浸透后取出,紫外光照或加热引发交联和接枝偶联发反应,即得长条状凝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先以单体和第一交联剂为原料聚合并交联合成第一交联聚合物,随后在第一交联聚合物浸入第二交联剂和造影剂的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引发交联反应,第二交联聚合物在第一交联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形成,得长条状凝胶材料,具体为:先向纯水中加入单体、亲水性聚合物、引发剂、第一交联剂和接枝偶联剂得反应液,注入管状模具后,引发聚合、交联及接枝偶联反应,反应完成得到长条状胶状物,将胶状物浸入第二交联剂和造影剂的水溶液中,浸透取出后再次引发交联反应,得长条状凝胶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的反应液中单体质量分数为10

30%,亲水性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

1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4

0.012%,接枝偶联剂的摩尔数为单体摩尔数的1/2

8,第一交联剂的摩尔数为单体摩尔数的1/250

400,第二交联剂质量为亲水性聚合物质量的1/6

10,造影剂质量为胶状物质量的1/10

20,造影剂包括碘苯六醇、碘普罗胺或碘必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皮穿刺道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华薛志恒程思博
申请(专利权)人:董伟华苏州凝智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