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0210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型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丙烯酸类物质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引入不饱和键的同时,不改变环氧树脂的典型分子结构,保证材料的粘接性和绝缘强度,同时利用支化单体改性的端胺基丁晴橡胶来增韧环氧树脂,降低环氧树脂的凝胶化温度和固化温度,并通过活性稀释剂来灵活调控其粘度,使获得的无溶剂丝包线漆粘结强度高,绝缘性能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应用。同时,该丝包线漆施工过程中无溶剂挥发,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型绝缘材料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0002]丝包线是用丝缠绕着做绝缘层的金属导线,一般由玻璃丝缠裹在导线上经浸渍工序将绝缘漆渗透进玻璃丝中,经高温固化后将玻璃丝与导线粘结为绝缘整体,在导线表面形成连续的绝缘层,可有效提高绝缘结构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防护性能。因此,丝包线漆的直接决定着电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3]传统丝包线漆主要为有溶剂漆,以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不饱和树脂及聚酯亚胺树脂等聚合物为基体,使用甲苯、二甲苯等稀释剂降低其粘度,辅助增加树脂在玻璃丝之间的渗透能力。但是现有有机溶剂型丝包线漆中的有机溶剂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易燃易爆、且有毒有害,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且在后处理时又增加设备成本。同时,由于丝包线漆固化速度慢,溶剂含量不高,因此不能采用催化燃烧系统进行循环供热。因此固化温度低、无溶剂挥发、粘度适中、储存时间长、综合性能优异的无溶剂漆成为解决丝包线漆施工过程中环保问题的新思路。
[0004]目前浸渍领域常用的无溶剂浸渍绝缘漆具有漆液粘度低、绝缘性能良好,固化速度适中的优点。相比于浸渍漆领域,无溶剂丝包线漆同样要求良好的渗透性,但是要求漆液既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也能够快速固化防止流胶。因此,提供一种无溶剂环氧丝包线漆的合成制备方法,来改进了传统环氧丝包线漆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包括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类单体反应获得的A组分、烯丙基预聚体和端胺基丁晴橡胶反应获得的B组分、活性稀释剂、引发剂、促进剂、流平剂和消泡剂。
[0008]进一步限定,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2~2.5):1。
[0009]进一步限定,活性稀释剂由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按照摩尔比为(0.40~0.60):(0.35~0.45):(0.05~0.20)混合而成。
[0010]更进一步限定,活性稀释剂加入量为A组分与B组分总质量的55~60%。
[0011]进一步限定,引发剂由过氧化二异丙苯、Omnirad 184和TPO

L按照质量比为(0.5~0.6):(1.05~1.15):(0.85~0.95)混合而成。
[0012]更进一步限定,引发剂在无溶剂丝包线漆中质量占比为2.5~2.8%。
[0013]进一步限定,促进剂为辛酸钴或环烷酸钴中的一种。
[0014]更进一步限定,促进剂加入量为A组分、B组分和稀释剂总质量的5


[0015]进一步限定,流平剂为BD

3033H或BYK

333中的一种。
[0016]更进一步限定,流平剂在无溶剂丝包线漆中质量占比为1%。
[0017]进一步限定,消泡剂为Surfynol

2502或FT

301VF中一种。
[0018]更进一步限定,消泡剂在无溶剂丝包线漆中质量占比为1%。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无溶剂丝包线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制备A组分:将不同环氧值的环氧树脂复配溶解在甲苯中,加入阻聚剂、丙烯酸类单体和催化剂反应,获得A组分。
[0021]S2,制备B组分:先制备烯丙基预聚体,并将获得的烯丙基预聚体、端胺基丁晴橡胶和甲苯混合,升温反应,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
[0022]S3,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加入活性稀释剂、引发剂、促进剂、流平剂和消泡剂,得到无溶剂丝包线漆。
[0023]进一步限定,S1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0024](1)将环氧树脂E51、E44和E42按照质量比为(0.1~0.2):(0.6~0.8):(0.2~0.3)混合溶解在等质量甲苯中,加热至70~80℃加入阻聚剂,在20~40r/min的转速下机械搅拌0.5h,获得环氧树脂溶液;
[0025](2)首先将丙烯酸和α

甲基丙烯酸混合,获得丙烯酸类单体,其中丙烯酸的占比为0~30%;然后将丙烯酸类单体加入到等质量的甲苯中,加入催化剂,混合均匀后,获得滴加体系;
[0026](3)将滴加体系滴加到环氧树脂溶液中,滴加温度为110

115℃,滴加时间为3.5~4h,滴加完成后升温至115

120℃,保温反应5~6h;
[0027](4)反应结束后降温至80℃加入环氧树脂树脂总质量30~35%的活性稀释剂,在负压下抽真空脱除甲苯,直至无流出物获得A组分。
[0028]更进一步限定,活性稀释剂由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按照摩尔比为(0.40~0.60):(0.35~0.45):(0.05~0.20)混合而成。
[0029]更进一步限定,丙烯酸类单体的羧基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的摩尔比为1:1,
[0030]更进一步限定,阻聚剂为对苯二酚或对苯醌中的一种。
[0031]更进一步限定,阻聚剂加入量为环氧树脂树脂总质量0.1~0.3%,
[0032]更进一步限定,催化剂为N,N

二甲基乙醇胺或三乙胺中的一种。
[0033]更进一步限定,催化剂加入量为环氧树脂树脂总质量0.1~0.3%。
[0034]进一步限定,S2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0035](I)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双酚A双烯丙基醚和三烯丙基胺按照摩尔比为(0.40~0.50):(0.10~0.15):(0.35~0.40):(0.05~0.10)混合,升温至60~70℃保温20~25min,反应结束后通过冰水浴或冷油迅速降至室温,得到烯丙基预聚体;
[0036](II)将烯丙基预聚体和端胺基丁晴橡胶按照摩尔比为(2.10~2.25):1混合,加入等质量甲苯,升温至90~120℃反应20~30h,然后在0.09MPa的负压下抽真空脱除甲苯,无流出物后,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即为B组分。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溶剂丝包线漆用于丝包线的制备。
[0038]本专利技术利用丙烯酸类物质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引入不饱和键的同时,不改变环氧树脂的典型分子结构,保证材料的粘接性和绝缘强度,同时利用支化单体改性的端胺基
丁晴橡胶来增韧环氧树脂,降低环氧树脂的凝胶化温度和固化温度,并通过活性稀释剂来灵活调控其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1)本专利技术以环氧树脂、丙烯酸类、改性端胺基丁腈橡胶和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类单体反应获得的A组分、烯丙基预聚体和端胺基丁晴橡胶反应获得的B组分、活性稀释剂、引发剂、促进剂、流平剂和消泡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丝包线漆,其特征在于,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2~2.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丝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活性稀释剂由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按照摩尔比为(0.40~0.60):(0.35~0.45):(0.05~0.20)混合,活性稀释剂加入量为A组分与B组分总质量的55~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丝包线漆,其特征在于,引发剂由过氧化二异丙苯、Omnirad 184和TPO

L按照质量比为(0.5~0.6):(1.05~1.15):(0.85~0.95)混合,引发剂在无溶剂丝包线漆中质量占比为2.5~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丝包线漆,其特征在于,促进剂为辛酸钴或环烷酸钴,加入量为A组分、B组分和稀释剂总质量的5

;流平剂为BD

3033H或BYK

333,在无溶剂丝包线漆中质量占比为1%;消泡剂为Surfynol

2502或FT

301VF,在无溶剂丝包线漆中质量占比为1%。6.一种无溶剂丝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制备A组分:将不同环氧值的环氧树脂复配溶解在甲苯中,加入阻聚剂、丙烯酸类单体和催化剂反应,获得A组分。S2,制备B组分:先制备烯丙基预聚体,并将获得的烯丙基预聚体、端胺基丁晴橡胶和甲苯混合,升温反应,得到黄色粘稠状产物;S3,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加入活性稀释剂、引发剂、促进剂、流平剂和消泡剂,得到无溶剂丝包线漆。7.根据要求6所述的无溶剂丝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的具体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笑瑞袁宁梓徐航于杨朱兴松王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