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80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及其生产工艺,该屏蔽组件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保护膜层、导电布层、同时与导电布层接触但互不接触的单面胶带层与导电双面胶层、离型膜层;导电双面胶层分为第一导电双面胶和第二导电双面胶,第一导电双面胶呈中空闭合环形带状;单面胶带层与第一导电双面胶之间非接触并具有一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导电布层通过一圈与其轮廓相应的窄小环状导电双面胶以及局部圆环形导电双面胶,仅边缘轮廓部分与电子器件贴合,中间夹有单面胶带支撑,不但能起到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同时更便于导电布与电子器件的分离,有利于产品的检修,降低维修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采用高速圆刀模切生产工艺,使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精度均大幅提高。以及产品精度均大幅提高。以及产品精度均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切产品组装
,特指一种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件中大量使用模切复合组件,且对它们的参数和组装要求越来越精细、精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部件对电磁屏蔽、抗干扰等方面要求较高,而现有的屏蔽组件一般只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从结构上进行改变和设计,往往以简单导电布加导电双面胶复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导电布、导电双面胶全面与电子元件粘接,难以与产品分离,强行分离会导致屏蔽组件破损,造成维修成本高,不利于产品检修。另一方面,现有屏蔽组件在生产工艺方面也需要根据特殊场景进行特殊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该屏蔽组件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保护膜层、导电布层、同时与导电布层接触但互不接触的单面胶带层与导电双面胶层、离型膜层;其中,所述导电布层的一边成型有朝内凹的第一凹位,导电布层的与第一凹位相对的对边上成型有第二凹位和第一凸部,导电布层的一端部处成型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双面胶层分为第一导电双面胶和第二导电双面胶,其中第一导电双面胶外形轮廓与所述导电布层外边缘轮廓一致,呈中空闭合环形带状;第二导电双面胶位于与导电布层的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处,且其环内径与第一通孔孔径相当;所述单面胶带层具有与第一导电双面胶的內缘轮廓相当的外形轮廓,且单面胶带层与第一导电双面胶之间非接触并具有一间隙,所述单面胶带层还开设有一个避让第二导电双面胶的第二通孔;所述保护膜层具有可完全覆盖所述导电布层、导电双面胶层的外部轮廓,且保护膜层还覆盖所述第一凹位,并在第一凹位所对应的保护膜层上还开设有第三通孔;保护膜层的一角处还具有突出于导电布层的手柄部,手柄部处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离型膜层与导电双面胶层复合并可完全覆盖保护膜层的范围。
[0005]上述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中,所述第一导电双面胶环形带的宽度为1

3mm;第二导电双面胶的环外径比环内径大1

3mm;所述单面胶带层具有与第一导电双面胶的內缘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5mm
±
0.3mm;
[0006]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采用高速圆刀旋转模切工艺生产,其包含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首先自下而上依次将第一过渡膜料带、第二过渡膜料带、具有自带膜的保护膜料带复合,通过第一圆刀模切辊组对该复合料带进行第一模切,第一模切从上方进刀,依次切穿保护膜自带膜、保护膜料带,在保护膜料带上成型出保护膜层手柄部对应的手柄
端线断裂线、以及位于两个第三通孔之间的部分边缘线断裂线,并且成型有第一定位标记线;然后将保护膜自带膜料带剥离;再于保护膜料带上复合具有自带膜的导电布料带并剥离其自带膜;
[0008]步骤二:在主料带运行的上方、沿与步骤一料带运行反方向,自下而上依次复合第三过渡膜料带、第四过渡膜料带、单面胶带料带及其自带膜,然后剥离单面胶带料带自带膜后复合第五过渡膜料带,再通过第二圆刀模切辊组对其进行第二模切,第二模切从料带上方进刀,在单面胶带料带上成型出与单面胶带层形状对应的单面胶带轮廓线以及第二通孔轮廓线,第二通孔轮廓线切穿至第四过渡膜料带;同时第二模切还在料带上形成与第一定位标记线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标记线;第二模切后排除第五过渡膜料带以及单面胶带料带位于单面胶带轮廓线外围的废料,然后再通过第一排废胶带排除单面胶带轮廓线框内的第五过渡膜废料以及第二通孔轮廓线中第五过渡膜废料和单面胶带料带废料;再通过第一翻转辊使该料带与经过步骤一的复合料带的导电布料带复合,再排除第三过渡膜料带、第四过渡膜料带;此时复合料带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过渡膜料带、第二过渡膜料带、保护膜料带、导电布料带、已成型间隔排列并具有第二通孔的单面胶带;
[0009]步骤三:在主料带运行的上方、沿与步骤一料带运行反方向,自下而上复合第六过渡膜料带、具有自带膜的导电双面胶料带,然后剥离导电双面胶料带自带膜,复合上第七过渡膜料带;然后通过第三圆刀模切辊组进行第三模切,第三模切从料带上方进刀,在导电双面胶料带上成型出与第一导电双面胶内轮廓对应的第一导电双面胶内轮廓线、与第二导电双面胶外轮廓对应的第二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同时成型出与第二定位标记线对应的第三定位标记线;再通过第二排废胶带和第四圆刀模切辊组提取位于第一导电双面胶内轮廓线与第二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之间的废料并排除,同时成型与第三定位标记线对应的第四定位标记线;然后剥离第七过渡膜料带同时通过第三排废胶带排除位于第二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框内的第七过渡膜废料,此时该复合料带自下而上依次为:第六过渡膜料带、具有内框的导电双面胶料带以及位于框内的导电双面胶料块;然后将该料带通过第二翻转辊与步骤二过来的料带复合,所形成的复合料带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过渡膜料带、第二过渡膜料带、保护膜料带、导电布料带、已成型间隔排列并具有第二通孔的单面胶带、与导电布料带接触的导电双面胶料带、第六过渡膜料带,且每个单面胶料带分别位于导电双面胶料带的第一导电双面胶内轮廓线内部,同时单面胶带的第二通孔内容纳导电双面胶料块,且单面胶带与导电双面胶料带互不接触;
[0010]步骤四:在经过步骤三的复合料带先剥离第六过渡膜料带,再上复合第八过渡膜料带,然后通过第五圆刀模切辊组进行第五模切;第五模切从料带上方进刀,第五模切在导电双面胶料带和导电布料带上同时成型出与第一导电双面胶外轮廓和导电布外轮廓形状对应的第一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且该第一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是一条闭合线,同时第五模切在保护膜料带上成型出与保护膜外轮廓相对应的非闭合式保护膜外轮廓线,该非闭合式保护膜外轮廓线与步骤一中成型的手柄端线断裂线以及位于两个第三通孔之间的部分边缘线断裂线形成完整的保护膜外轮廓线;第五模切还成型有切穿所述第二过渡膜料带的第三通孔轮廓线、第二导电双面胶内孔轮廓线、与手柄部的第四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轮廓线、与第三定位标记线对应的第五定位标记线;;第五模切后从下方剥离第一过渡膜料带同时排除第三通孔轮廓线、第二导电双面胶内孔轮廓线、第四通孔轮廓线中的孔内废料,从上
方剥离第八过渡膜料带以及保护膜料带、导电布料带、导电双面胶料带位于导电布外轮廓线以外的外围废料,再通过第四排废胶带排除位于第一导电双面胶和第二导电双面胶表面的框内第八过渡膜废料,再于料带表面复合上离型膜料带,此时复合料带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二过渡膜料带、已成型并间隔排列的保护膜层、已成型的导电布层、同时与导电布层复合的导电双面胶层和单面胶带层、离型膜料带;
[0011]步骤五:通过第六圆刀模切辊组对经过步骤五的复合料带进行第六模切,第六模切在该复合料带两侧沿料带传输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成型两条边缘平行轮廓线,然后排除边缘平行轮廓线以外的废料,剥离底层的第二过渡膜料带,利用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组件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保护膜层、导电布层、同时与导电布层接触但互不接触的单面胶带层与导电双面胶层、离型膜层;其中,所述导电布层的一边成型有朝内凹的第一凹位;导电布层的与第一凹位相对的对边上成型有第二凹位和第一凸部,导电布层的一端部处成型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双面胶层分为第一导电双面胶和第二导电双面胶,其中第一导电双面胶外形轮廓与所述导电布层外边缘轮廓一致,呈中空闭合环形带状;第二导电双面胶位于与导电布层的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处,且其环内径与第一通孔孔径相当;所述单面胶带层具有与第一导电双面胶的內缘轮廓相当的外形轮廓,且单面胶带层与第一导电双面胶之间非接触并具有一间隙,所述单面胶带层还开设有一个避让第二导电双面胶的第二通孔;所述保护膜层具有可完全覆盖所述导电布层、导电双面胶层的外部轮廓,且保护膜层还覆盖所述第一凹位,并在第一凹位所对应的保护膜层上还开设有第三通孔;保护膜层的一角处还具有突出于导电布层的手柄部,手柄部处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离型膜层与导电双面胶层复合并可完全覆盖保护膜层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双面胶环形带的宽度为1

3mm;第二导电双面胶的环外径比环内径大1

3mm;所述单面胶带层具有与第一导电双面胶的內缘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5mm
±
0.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屏蔽组件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采用高速圆刀旋转模切工艺生产,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自下而上依次将第一过渡膜料带、第二过渡膜料带、具有自带膜的保护膜料带复合,通过第一圆刀模切辊组对该复合料带进行第一模切,第一模切从上方进刀,依次切穿保护膜自带膜、保护膜料带,在保护膜料带上成型出保护膜层手柄部对应的手柄端线断裂线、以及位于两个第三通孔之间的部分边缘线断裂线,并且成型有第一定位标记线;然后将保护膜自带膜料带剥离;再于保护膜料带上复合具有自带膜的导电布料带并剥离其自带膜;步骤二:在主料带运行的上方、沿与步骤一料带运行反方向,自下而上依次复合第三过渡膜料带、第四过渡膜料带、单面胶带料带及其自带膜,然后剥离单面胶带料带自带膜后复合第五过渡膜料带,再通过第二圆刀模切辊组对其进行第二模切,第二模切从料带上方进刀,在单面胶带料带上成型出与单面胶带层形状对应的单面胶带轮廓线以及第二通孔轮廓线,第二通孔轮廓线切穿至第四过渡膜料带;同时第二模切还在料带上形成与第一定位标记线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标记线;第二模切后排除第五过渡膜料带以及单面胶带料带位于单面胶带轮廓线外围的废料,然后再通过第一排废胶带排除单面胶带轮廓线框内的第五过渡膜废料以及第二通孔轮廓线中第五过渡膜废料和单面胶带料带废料;再通过第一翻转辊使该料带与经过步骤一的复合料带的导电布料带复合,再排除第三过渡膜料带、第四过渡膜料带;此时复合料带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过渡膜料带、第二过渡膜料带、保护膜料带、导电布料带、已成型间隔排列并具有第二通孔的单面胶带;步骤三:在主料带运行的上方、沿与步骤一料带运行反方向,自下而上复合第六过渡膜料带、具有自带膜的导电双面胶料带,然后剥离导电双面胶料带自带膜,复合上第七过渡膜料带;然后通过第三圆刀模切辊组进行第三模切,第三模切从料带上方进刀,在导电双面胶料带上成型出与第一导电双面胶内轮廓对应的第一导电双面胶内轮廓线、与第二导电双面
胶外轮廓对应的第二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同时成型出与第二定位标记线对应的第三定位标记线;再通过第二排废胶带和第四圆刀模切辊组提取位于第一导电双面胶内轮廓线与第二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之间的废料并排除,同时成型与第三定位标记线对应的第四定位标记线;然后剥离第七过渡膜料带同时通过第三排废胶带排除位于第二导电双面胶外轮廓线框内的第七过渡膜废料,此时该复合料带自下而上依次为:第六过渡膜料带、具有内框的导电双面胶料带以及位于框内的导电双面胶料块;然后将该料带通过第二翻转辊与步骤二过来的料带复合,所形成的复合料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远昌何荣
申请(专利权)人: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