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593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包括玻璃本体、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镀在所述玻璃本体的外表面,还包括遮盖组件、导电胶层以及用于电性连接电源的导电金属箔,导电胶层的一面与透明导电膜粘结,导电胶层的另一面与导电金属箔粘结,所述遮盖组件与电胶层以及导电金属箔配合对电胶层和导电金属箔形成遮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发热均匀以及安全性好的优点。具有发热均匀以及安全性好的优点。具有发热均匀以及安全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膜加热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镀膜加热玻璃。

技术介绍

[0002]在交通运输、航空、船舶、医疗设备、试验仪器、电子及工业视窗等众多领域的单片视窗玻璃需要具有应对寒冷气候和温差变化导致的霜、雾、冰的影响,以保持视窗窗口的透明可视性。
[0003]常规的单片玻璃除霜、除冰、除雾的方法是在视窗玻璃上布置若干条银浆线或细的金属电热丝,采用安全直流电源加热的方式使玻璃表面的温度维持在35

45℃,来实现除霜、除雾和除冰的功能,现有银浆线和电加热丝加热有以下几个弊端:
[0004]1、银浆线和加热丝有一定线宽,视区非完全透明,存在一定的视线遮挡。
[0005]2、加热区是由若干根线加热,在温升过程中发热线和玻璃存在温差导致光学畸变。
[0006]3、银浆线在空气中逐渐氧化使电阻值变大,导致加热功能衰减。
[0007]4、细电加热丝可能断线,导致加热局部加热功能下降。
[0008]5、银浆调配的工艺重复性难控,银浆价格昂贵,小批次银浆利用率低,使成本高。
[0009]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出现了在玻璃的表面粘结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加热采用丝网印刷银浆线作为导电汇流母线,两条银浆线以及位于两条银浆线之间的透明导电膜形成回路,工作时,对银浆线通电压,电流流过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相当于负载)后,透明导电膜发热进而对玻璃进行加热。透明加热区的加热功率偏大时,丝网印刷的银浆电极汇流条由于银浆厚度和宽度限制,会出现过载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表现为:
[0010]1、施加在沿银浆线汇流条电极长度方向的电压下降显著,例如,一端为24V,到另一端只有15V,透明导电膜加热温度在汇流条长度方向呈现梯度下降,膜面加热不均匀;
[0011]2、银浆汇流条发烫,汇流条上温度显著高于透明区域,电加热功率浪费在汇流条母线上;
[0012]3、银浆汇流条长期在空气中加热使用会出现氧化和硫化,致使其导电能力衰减,从而使整个膜面加热功能下降;
[0013]4、印刷银浆工艺一致性难控,批次质量难重复;
[0014]5、银浆利用率偏低,经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热均匀以及安全性好的镀膜加热玻璃。
[001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包括玻璃本体、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镀在所述玻璃本体的外表面,还包括遮盖组件、导电胶层以及用于电性连接电源的导电金属箔,导电胶层的一面与透明导电膜粘结,导电胶层的另一面与导电金属箔粘结,所述遮盖组件与电胶层以及导
电金属箔配合对电胶层和导电金属箔形成遮盖。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9]1、导电箔金属的宽度厚度可调,金属箔的导电汇流能力远远大于印刷银浆线;
[0020]2、沿两条金属箔长度方向的电压降可忽略,避免能量在导电金属箔上的损耗;
[0021]3、膜面各处加热更均匀;
[0022]4、导电金属箔被封装在遮盖组件下,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更优;
[0023]5、导电金属箔材料经济,利用率高,在经济性上优势明明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的一部分;
[0026]图3为盖板的截面图;
[0027]附图中的标记:
[0028]玻璃本体1、透明导电膜2、导电胶层3、导电金属箔4、粘结层5、盖板6、第一遮盖部6a、第二遮盖部6b、容纳槽6c。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包括玻璃本体1、透明导电膜2、遮盖组件、导电胶层3以及用于电性连接电源的导电金属箔4,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31]玻璃本体1为可以是单片玻璃,也可以是夹层玻璃,或者是中空玻璃,但是玻璃本体1无论采用哪种结构,透明导电膜2均镀在所述玻璃本体1的外表面,而不是将透明导电膜2镀在玻璃本体1的内部,例如夹层玻璃的两片玻璃本体之间,或者中间玻璃的两片玻璃本体之间。透明导电膜2可以采用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方式结合在玻璃本体1的外表面上,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膜2优先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结合在玻璃本体1的外表面上。
[0032]夹层玻璃或者中空玻璃结构通常为:包括粘结层以及至少两片玻璃本体,两片玻璃本体之间通过粘结层固定之后,由于需要增加粘结层的粘结性能,通常在完成粘结之后,将初步固定的夹层玻璃或者中空玻璃放在滚压机上进行滚压,滚压的同时对夹层玻璃或者中空玻璃进行加热,使粘结层受热软化,从而提升粘结强度。加热过程中,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在100℃以上,如果在夹层玻璃或中空玻璃内表面上镀透明导电膜2,镀膜必然是发生在粘结之前,因此,在滚压过程中,透明导电膜2也会受到加热的作用,透明导电膜2本身是一层非常薄的膜,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透明导电膜2的厚度为200

400纳米,本实施例优先采用300纳米,在高温作用下,会导致其电性能(例如电阻增大)发生改变或者受到破坏,从而在通电后导致发热不均匀,或者无法工作的不利后果。
[0033]基于上述因素,在本实施例中,将透明导电膜2镀在玻璃本体1的外表面的优势在于,无论对于何种玻璃,特别是对于夹层玻璃或者是中空玻璃而言,镀膜均可以是在滚压加热之后进行,这样由于滚压加热过程中玻璃的外表面上还没有镀上透明导电膜2,就完全避免了滚压过程中加热透明导电膜2,因此,玻璃本体1在滚压加热之后镀上透明导电膜2,可
保证透明导电膜2的电学性能处于稳定的状态。
[0034]导电胶层3的一面与透明导电膜2粘结,导电胶层3的另一面与导电金属箔4粘结,本实施例中,在透明导电膜2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导电胶层3,每一条导电胶层3上均粘结一条导电金属箔4,其中一条导电胶层3和导电金属箔4用于连接安全电源的正极,另一条导电胶层3和导电金属箔4用于连接安全电源的负极,其中每一条导电胶层3和导电金属箔4形成导电组件,所述的安全电源为输出24V直流电的电源,这样,在两条导电胶层3和导电金属箔4之间的透明导电膜2相当于负载,当安全电源输出电压后,在安全电源与导电组件以及透明导电膜2之间形成电流回路,电流流过透明导电膜2时,透明导电膜2发出的热量对玻璃本体1进行加热。
[0035]导电胶层3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导电性的胶粘剂,导电胶层3由于自身具备粘结性能以及导电性能,因此,导电胶层3分别与透明导电膜2以及导电金属箔4形成粘结,导电金属箔4通电后,导电金属箔4将电流传输到导电胶层3上,再由导电胶层3传递到透明导电膜2上,由于电流在所述的电流回路中流动。
[0036]由于现有的导电胶层3的电传导性能低于导电金属箔4,因此,理想的状态是,直接将导电金属箔4与透明导电膜2贴合,用于降低电压降,但是导电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包括玻璃本体(1)、透明导电膜(2),其特征在于,透明导电膜(2)镀在所述玻璃本体(1)的外表面,还包括遮盖组件、导电胶层(3)以及用于电性连接电源的导电金属箔(4),导电胶层(3)的一面与透明导电膜(2)粘结,导电胶层(3)的另一面与导电金属箔(4)粘结,所述遮盖组件与电胶层(3)以及导电金属箔(4)配合对电胶层(3)和导电金属箔(4)形成遮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2)的厚度为200

400纳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导电胶层(3)的宽度小于导电金属箔(4)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镀膜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导电金属箔(4)为镀锡铜箔或者镀锡铝箔。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超王智健徐鑫陈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江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