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79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技术领域,该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包括两个玻璃层和一个发热调光单元,发热调光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调光层和发热层,调光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发热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和一个玻璃层之间或设置于第二导电层和另一个玻璃层之间;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电场,调光层用于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未产生电场时呈现不透明状态,并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产生电场时呈现透明状态;发热层通过两个导流条与电源线连接,发热层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热量;发热层采用氧化铟锡、氧化锌镓、掺氟的氧化锡或者掺铝的氧化锌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具有发热功能。热功能。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发热的调光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
,尤其涉及可发热的调光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办公及公共空间大量使用玻璃作为隔断,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为增加隔断的多重功能性,一些调光玻璃被用来作为上述空间的隔断使用。
[0003]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存在可发热的调光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可发热的调光玻璃,以使调光玻璃具有发热功能。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包括两个玻璃层和一个发热调光单元,所述发热调光单元设置于两个所述玻璃层之间;
[0006]所述发热调光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调光层和发热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连接有电源线,所述调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一个所述玻璃层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另一个所述玻璃层之间;
[0007]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电场,所述调光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未产生电场时呈现不透明状态,并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产生电场时呈现透明状态;
[0008]所述发热层通过两个导流条分别与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发热层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热量;
[0009]所述发热层采用氧化铟锡、氧化锌镓、掺氟的氧化锡或者掺铝的氧化锌制成。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光层采用液晶材料制成。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层与其中一个所述玻璃层相贴。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调光单元还包括承载层,所述发热层与所述承载层相贴;
[0013]其中一个所述玻璃层与所述发热层通过胶膜连接,所述承载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或与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胶膜连接。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层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或者溅射沉积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承载层的表面。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具有相对应的蚀刻区。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流条由导电浆料制成。
[0017]可见,本技术提供的可发热的调光玻璃通过在具有调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发热层,其中,发热层通过两个导流条与电源线连接,发热层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热量,因此可以使得该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具有发热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发热的调光玻璃的剖面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1

玻璃层;
[0021]12

发热调光单元;
[0022]121

第一导电层;
[0023]122

第二导电层;
[0024]123

调光层;
[0025]124

发热层;
[0026]125

导流条。
[002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3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发热的调光玻璃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包括两个玻璃层11和一个发热调光单元12,发热调光单元12设置于两个玻璃层11之间;
[0032]发热调光单元12包括第一导电层121、第二导电层122、调光层123和发热层124,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均连接有电源线,调光层123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之间,发热层124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21和一个玻璃层11之间或设置于第二导电层122和另一个玻璃层11之间;
[0033]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电场,调光层123用于在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未产生电场时呈现不透明状态,并在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产生电场时呈现透明状态;
[0034]发热层124通过两个导流条125分别与电源线连接,发热层124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热量;
[0035]发热层124采用氧化铟锡、氧化锌镓、掺氟的氧化锡或者掺铝的氧化锌制成。
[00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发热的调光玻璃通过在具有调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发热层124,其中,发热层124通过两个导流条125与电源线(图中未示出)连接,发热层124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热量,因此可以使得该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具有发热功能。
[0037]此外,发热层124采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锌镓(GZO)、掺氟的氧化锡(FTO)或者掺铝的氧化锌(AZO)制成,这些材料都是透明导电的发热材料,制备得到的发热层124为透明导电的发热薄膜。
[0038]其中,当发热层124采用氧化铟锡这种半导体材料制成时,与其它导电材料相比,氧化铟锡具有更加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图形加工特性。
[0039]可以理解的是,导流条可以是导电性能较强的金属箔,例如铜箔、铝箔等,在此优选为铜箔。导流条还可以是由导电浆料制成,导电浆料可以是碳浆。
[00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光层123可以采用液晶材料制成,调光层123用于在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未产生电场时呈现不透明状态,并在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产生电场时呈现透明状态。
[0041]为使得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在通电或断电时可以具有特定的形状,以增加用户的视觉体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均具有相对应的蚀刻区。也就是说,不管第一导电层121和第二导电层122是否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时,蚀刻区都不会使光线通过,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发热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玻璃层(11)和一个发热调光单元(12),所述发热调光单元(12)设置于两个所述玻璃层(11)之间;所述发热调光单元(12)包括第一导电层(121)、第二导电层(122)、调光层(123)和发热层(124),所述第一导电层(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2)均连接有电源线,所述调光层(12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2)之间,所述发热层(124)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1)和一个所述玻璃层(11)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122)和另一个所述玻璃层(11)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2)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电场,所述调光层(123)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2)未产生电场时呈现不透明状态,并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2)产生电场时呈现透明状态;所述发热层(124)通过两个导流条(125)分别与所述电源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帅
申请(专利权)人:桐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