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薄甲板及PCTC船舶技术

技术编号:350156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8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薄甲板及PCTC船舶。所述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包括:S1、制作薄甲板刚性胎架;S2、拼接薄甲板外框;S3、吊装纵骨并通过纵骨安装位置线定位安装在薄甲板拼板上,吊装强横梁并通过所述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定位安装在薄甲板拼板上,薄甲板分段建造成型;S4、薄甲板分段建造成型后,在两个肋位线上安装4个吊耳装置,每两个吊耳装置距中心线预定距离且对称设置;S5、对薄甲板分段进行脱胎;利用高吊设备使薄甲板分段的一端靠近地面;再往上拉升,直至薄甲板分段以正态形式平衡的位置处停止;S6、利用高吊设备将薄甲板分段吊运至两付搁置门架上,薄甲板分段制作完成。甲板分段制作完成。甲板分段制作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薄甲板及PCTC船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薄甲板结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型船舶的发展,为了减轻船舶的整体重量,会对一些要求不高的甲板和平台采用薄板设计,其厚度不大于5mm,为了减少变形,这些薄板主要采用分段建造和分段吊运的方式。
[0003]现有船舶薄甲板的生产工艺进程通常为:对于船舶薄甲板分段强结构横梁以平直线设计与下料,在分段组立建造过程中采用平直刚性胎架,分段建造工艺在分段组立建造过程中制作平直刚性胎架、在吊装薄甲板各零件号上胎拼装与四周以小型工装件采用固定、薄甲板勘划各结构安装结构线、吊装纵向结构与横向强结构、安装起吊翻身所需吊耳与后续拆除阶段,以及出胎上隔墩薄甲板平整度未满足精度水平时,要求采用水火矫直等生产工艺流程,最终完成船舶薄甲板的分段建造。
[0004]船舶薄甲板中的平直线强结构横梁,由于生产工艺的精度缺陷以及中间部分承受应力的程度偏弱,会导致在装焊作业产生时产生平整度不良及空旷区域下凹的现象,精度未满足要求,则需要采用大量的浇水与火工矫直方法去纠正,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薄甲板每个分段结构上的吊耳需要进行下料、安装焊接以及拆除打磨,使得生产作业步骤繁琐、登高作业促发安全风险、材料与人工成本浪费,从而无法有效满足船舶建造快速化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薄甲板分段建造方法,其能够有效解决船舶薄甲板分段建造中所产生的平整度下凹弯曲变形,减少分段完工后下凹变形所需要的火工矫正作业,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减少起吊翻身吊耳安装与拆除等现场生产作业,实现船舶分段大组立阶段建造快速化的节奏。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制作薄甲板刚性胎架,胎架中心线艏艉为同一高度值,艏艉方向由直线连接,纵向方向由拱形度连接,使所述刚性胎架呈拱形度;将制作好的刚性胎架固定在钢板平台上;
[0008]S2、拼接薄甲板外框,在拼接进程中艏艉端横向接缝线对齐,纵向接缝线拉紧定位;在薄甲板整体拼板结束后,勘划薄甲板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
[0009]S3、吊装纵骨并通过所述纵骨安装位置线定位安装在薄甲板拼板上,吊装强横梁并通过所述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定位安装在薄甲板拼板上,薄甲板分段建造成型;
[0010]S4、薄甲板分段建造成型后,在两个肋位线上安装4个吊耳装置,每两个吊耳装置距中心线预定距离且对称设置,每个吊耳装置被配置为:具有第一起吊端和第二起吊端,第一起吊端和第二起吊端分设在薄甲板厚度方向的两侧,第一起吊端位于薄甲板的板面上,
第二起吊端位于安装在薄甲板的强横梁上;第一起吊端和第二起吊端的中心连线垂直于所述薄甲板板面;
[0011]S5、对薄甲板分段进行脱胎,利用钢丝绳连接横向上两个吊耳装置的第二起吊端,利用钢丝绳连接横向上的另外两个吊耳装置的第二起吊端,两根钢丝绳形成出两个起吊点;利用高吊设备使1个起吊点往下降,另1个起吊点向上升,直至薄甲板分段的一端靠近地面;再由起重作业人员把两根钢丝绳固定连接到四个吊耳装置的第一起吊端后由高吊设备往上拉升,直至薄甲板分段以正态形式平衡的位置处停止;
[0012]S6、利用高吊设备将薄甲板分段吊运至两付搁置门架上,薄甲板分段制作完成。
[001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2中,在勘划完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后还包括:
[0014]利用木夹子反驳所述强横梁安装位置线、纵骨安装位置线以及结构中心线至薄甲板非构架面。
[001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3中,在定位安装过程中,运用全站仪测量薄甲板外框,结构中心线以及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的位置,以使纵骨、强横梁与薄甲板之间的间隙和垂直度角度满足预定的精度要求。
[001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全站仪获取薄甲板外框,结构中心线、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的位置信息后,将获取的信息导入分析软件,通过所述分析软件判断所述纵骨、强横梁与薄甲板之间的间隙和垂直度角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001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制作薄甲板刚性胎架,以及使所述刚性胎架呈拱形度包括:
[0018]利用角钢以1M*1M的间距进行分布;
[0019]胎架中心线与舷外高度差为10mm;
[0020]由作业人员切割角钢余量以使刚性胎架呈拱形度。
[002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2中,在艏艉端横向接缝线对齐,纵向接缝线拉紧定位后,勘划薄甲板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之前还包括:
[0022]对薄甲板整体拼板的长度、宽度及对角线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满足精度尺寸,在满足精度要求后实施勘划勘划薄甲板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
[002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6中,在薄甲板分段吊运至两付搁置门架上后还包括:
[0024]在吊耳装置与门架搁置点位置摆放木制垫板。
[002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建造过程中加入精度控制技术要求,包括:
[0026]所述刚性胎架的拱形度制作精度控制为
±
2mm;
[0027]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的精度控制为
±
1mm;
[0028]所述薄甲板分段完工后后的主尺寸精度控制为
±
5mm,整体水平度为
±
3mm。
[0029]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薄甲板,包括多块如上任一所述建造方法建造的薄甲板分段,多块所述薄甲板分段沿船长方向排列并拼接。
[0030]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PCTC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薄甲板。
[003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的薄甲板通过薄甲板分段的拱形度设计能够防止薄甲板板体的下凹现象,吊耳装置第一起吊端和第二起吊端的设计能够避免吊装装置的重复拆除,实现分段大组立阶段建造快速化的节奏,减少分段完工后下凹变形所需要的火工
矫正作业,促进生产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3]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薄甲板刚性胎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薄甲板划线与吊装控制图;
[0035]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木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吊耳安装及分段精度控制图;
[0037]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薄甲板脱胎起吊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薄甲板刚性胎架,胎架中心线艏艉为同一高度值,艏艉方向由直线连接,纵向方向由拱形度连接,使所述刚性胎架呈拱形度;将制作好的刚性胎架固定在钢板平台上;S2、拼接薄甲板外框,在拼接进程中艏艉端横向接缝线对齐,纵向接缝线拉紧定位;在薄甲板整体拼板结束后,勘划薄甲板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S3、吊装纵骨并通过所述纵骨安装位置线定位安装在薄甲板拼板上,吊装强横梁并通过所述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定位安装在薄甲板拼板上,薄甲板分段建造成型;S4、薄甲板分段建造成型后,在两个肋位线上安装4个吊耳装置,每两个吊耳装置距中心线预定距离且对称设置,每个吊耳装置被配置为:具有第一起吊端和第二起吊端,第一起吊端和第二起吊端分设在薄甲板厚度方向的两侧,第一起吊端位于薄甲板的板面上,第二起吊端位于安装在薄甲板的强横梁上;第一起吊端和第二起吊端的中心连线垂直于所述薄甲板板面;S5、对薄甲板分段进行脱胎,利用钢丝绳连接横向上两个吊耳装置的第二起吊端,利用钢丝绳连接横向上的另外两个吊耳装置的第二起吊端,两根钢丝绳形成出两个起吊点;利用高吊设备使1个起吊点往下降,另1个起吊点向上升,直至薄甲板分段的一端靠近地面;再由起重作业人员把两根钢丝绳固定连接到四个吊耳装置的第一起吊端后由高吊设备往上拉升,直至薄甲板分段以正态形式平衡的位置处停止;S6、利用高吊设备将薄甲板分段吊运至两付搁置门架上,薄甲板分段制作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勘划完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后还包括:利用木夹子反驳所述强横梁安装位置线、纵骨安装位置线以及结构中心线至薄甲板非构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薄甲板分段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定位安装过程中,运用全站仪测量薄甲板外框,结构中心线以及强横梁安装位置线和纵骨安装位置线的位置,以使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志军刘保华钟毅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