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51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及系统,该装置中:装载机构,包括装载架,装载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若干限位杆,各限位杆上均匀设置托块,通过托块支撑车身顶盖以装载车身顶盖;移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与装载架连接,驱动驱动杆移动以驱动装载机构移动;定位机构,包括导向轨道以及设于导向轨道上的定位装置,导向轨道用于将装载机构导向运动至预设位置,以通过定位装置夹紧装载架以固定装载机构;传送机构,包括夹取装置以及传送装置,夹取装置夹取并识别车身顶盖,传送装置通过控制夹取装置升降以将车身顶盖移动至目标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输送效率及准确率低下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线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及文明的不断发展,汽车作为代步、载人及运输等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车身顶盖是汽车顶部的盖板,作为汽车合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汽车焊装生产线中,需要将车身顶盖输送到至车身拼装工位,实现车身顶盖的焊装。因此,车身顶盖的输送在汽车焊装生产线中尤为重要。
[0003]目前比较常见的车身顶盖的输送为人工搬运车身顶盖至专用产品架,待专用产品架满框后放置生产线上,人工推送产品架至吊具上料点,通过吊具将车身顶盖转送至下料点。但是不同车型的产品架不通用,产品架的种类繁多,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管理和摆放;车身顶盖需要人工推送至吊具上料点,人工转送效率低下,并且安全性低,还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人工匹配车身顶盖易出现人工失误,焊接到一块易造成整个车身报废。
[0004]因此,现有的车身顶盖输送普遍存在人工输送效率及准确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输送效率及准确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车身顶盖输送装置,所述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包括:
[0007]装载机构,用于装载车身顶盖,包括装载架,所述装载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若干限位杆,各所述限位杆上均匀设置一一对位的若干个托块,通过所述托块支撑车身顶盖以装载车身顶盖;
[0008]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载机构移动,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装载架连接,驱动所述驱动杆移动以驱动所述装载机构移动;
[0009]定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装载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轨道以及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导向轨道用于将所述装载机构导向运动至预设位置,以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夹紧所述装载架以固定所述装载机构;
[0010]传送机构,用于传送车身顶盖,包括夹取装置以及传送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夹取并识别车身顶盖,所述传送装置通过控制所述夹取装置升降以将车身顶盖移动至目标位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身顶盖输送装置,替代人工输送车身顶盖,提升车身顶盖输送的效率及准确率,具体为,通过装载机构装载车身顶盖,可以兼容多种类型的车身顶盖,减少装载架的种类和堆放空间,有利于装载架的管理和摆放,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装载架移动,提升移动速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通过定位机构对装载架进行精准固定,提升传送机构的抓取和传送的效率和成功率,通过传送机构的识别以精准匹配车成顶盖的型号,避免人工匹配车身顶盖易出现人工失误,焊接到一块易造成整个车身报废,通过传送装置的升降及滑动将车身顶盖移动至目标位置
与待合拼的车身合拼,高效准确的传送顶盖,从而解决了普遍存在人工输送效率及准确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底座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杆抵靠固定于所述驱动块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杆移动以带动所述驱动块移动。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匀设置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之上,以通过所述导向轨道将所述装载机构导向运动至预设位置。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于预设位置的定位块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中部的定位组件,所述装载架接触所述定位块停止运动以对所述装载架限位,所述定位组件通过控制夹紧所述底座的两侧以固定所述装载架。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气缸以及与所述定位气缸连接的固定件,驱动所述定位气缸以控制所述固定件夹紧或放开所述底座。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夹取装置朝向所述车身顶盖的一侧设有夹取件,以通过所述夹取件夹取所述车身顶盖。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轨道以及滑动于所述传送轨道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连接所述夹取装置,以通过所述升降件的升降运动带动所述夹取装置升降运动,以通过所述升降件滑动于所述传送轨道的往复运动以带动所述夹取装置移动。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导向轨道的周向设有围护架,所述围护架上设有用于异常物侵入检测的激光检测器。
[00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底座的端部分别设有移动轮,通过所述移动轮的转动以带动所述装载架移动。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车身顶盖输送系统,所述车身顶盖输送系统包括:
[0021]装载系统,用于将车身顶盖置于装载架内;
[0022]移动系统,用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载架移动;
[0023]定位系统,用于通过导向轨道导向所述装载架运动至接触定位块并停止运动,并通过定位组件夹紧所述装载架以将所述装载架固定;
[0024]传送系统,用于通过夹取装置夹取与识别顶盖,并通过传送装置控制所述夹取装置升降并移动车身顶盖至目标位置与车身合拼。
附图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身顶盖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装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元器件符号说明:
[0033]装载架10,底座11,限位杆12,导向轮13,移动轮14,驱动装置20,驱动杆21,定位机构30,导向轨道31,定位装置32,传送机构40,传送装置41,夹取装置42,围护架50,活动孔110,固定孔111,托块120,挡柱121,定位块320,定位组件321,定位气缸322,固定件323,活动柱324,固定柱325,滑动槽326,传送轨道410,升降件411,滑轮412,固定板413,升降绳414,卷线件415,伸缩支架416,夹取件4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包括:装载机构,用于装载车身顶盖,包括装载架,所述装载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若干限位杆,各所述限位杆上均匀设置一一对位的若干个托块,通过所述托块支撑车身顶盖以装载车身顶盖;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载机构移动,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装载架连接,驱动所述驱动杆移动以驱动所述装载机构移动;定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装载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轨道以及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导向轨道用于将所述装载机构导向运动至预设位置,以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夹紧所述装载架以固定所述装载机构;传送机构,用于传送车身顶盖,包括夹取装置以及传送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夹取并识别车身顶盖,所述传送装置通过控制所述夹取装置升降以将车身顶盖移动至目标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杆抵靠固定于所述驱动块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杆移动以带动所述驱动块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匀设置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之上,以通过所述导向轨道将所述装载机构导向运动至预设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顶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于预设位置的定位块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中部的定位组件,所述装载架接触所述定位块停止运动以对所述装载架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伟汪真丞杨隆仑颜小锋江勇邓皓邓建宁胡华亮李汇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