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0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箱,涉及油箱技术领域,包括油箱、第一防浪板、第二防浪板与过滤板,第二导杆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导杆,第一防浪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主动齿轮的上部与从动齿条啮合连接,摆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杆,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配重块、摆杆、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连接杆、第一防浪板、通孔、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可有效降低油箱中的浪涌现象,使得油液在油箱内更加的安稳,通过设置扇叶、传动轴与刮杆,可防止杂质油污对过滤板、出油口以及出油管造成堵塞,保证发动机供油充足,防止影响柴油机的正常使用,并对反动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


[0001]本技术涉及油箱
,具体为油箱。

技术介绍

[0002]燃油箱,即燃油贮存装置,对耐腐蚀性要求高。在双工作压力时,在表压至少是0.03MPa时应密封。产生的过压力必须通过孔或安全阀自行减压。在弯道行驶、倾斜路面或受到冲击时燃油不应从加液的密封盖或压力平衡装置流出。燃油箱必须离开发动机安装,以免在出现交通事故时点燃燃油。燃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随着乘客对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车辆在急刹工况下,燃油在油箱中晃动引起箱壁振动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在汽车的油箱里面一般都设置有防浪板,防浪板能够降低油箱内油液涌动产生的噪声,提高汽车整体的舒适性。
[0003]目前,现有的油箱中的防浪板都是固定安装于油箱的内部,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有些油箱的内部依然会发生一定的油液涌动,无法很好的阻止浪涌现象,而且油箱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内部会有一定的杂质,这些杂质容易堵塞出油口和出油管道,造成发动机供油不足,影响柴油机的正常使用,甚至会透过过滤组件进入反动机的内部,容易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油箱,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油箱,包括油箱、第一防浪板、第二防浪板与过滤板,所述第二防浪板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外端与第一防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浪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防浪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防浪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固定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上部与从动齿条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0008]所述过滤板的中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杆,所述刮杆抵接于过滤板的上表面,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防浪板固定设置于油箱内部的中部,所述第一防浪板设置于油箱内部的两侧,且第一防浪板以第二防浪板为中心呈对称设置。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导杆呈水平式设置,所述第一导杆向外延伸至第二导杆的外端。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形状为倒U型,所述从动齿条向外延伸至固定杆的外部。
[0012]可选的,所述油箱的下部开设有出油口,所述过滤板安装于出油口的上部。
[0013]可选的,所述出油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固定轴承与传动轴转动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刮杆的形状为圆弧型,所述刮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刮杆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5]可选的,所述扇叶通过传动轴可转动设置于出油口的内部,且扇叶设置于固定架的下方。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油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油箱,通过设置配重块、摆杆、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连接杆、第一防浪板、通孔、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当车辆在急刹或者急加速的工况下,油液会在惯性的作用下顺着惯性的方向产生一定的浪涌,同时配重块也会向着惯性的方向摆动,并带动第一防浪板向浪涌的反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以降低油液浪涌的强度,而且通孔可提高油液在第一防浪板处的流动性以及通过性,降低油液与第一防浪板的冲击力,进一步起到缓和浪涌的作用,该机构可有效降低油箱中的浪涌现象,使得油液在油箱内更加的安稳,降低油箱箱壁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乘坐舒适性;
[0019]2、该油箱,通过设置扇叶、传动轴与刮杆,油液通过出油口流出油箱的同时,也会带动传动轴以及刮杆在过滤板的上表面顺时针转动,以对过滤板的上表面进行刮刷,由于刮杆的形状为圆弧形,因此转动的刮杆在将过滤板上表面的杂质油污刮下的同时,也会将杂质油污从过滤板的上表面推出,以防止杂质油污对过滤板、出油口以及出油管造成堵塞,保证发动机供油充足,防止影响柴油机的正常使用,并对反动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内部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油箱;2、出油口;3、从动齿条;4、连接杆;5、第一防浪板;6、通孔;7、第一导杆;8、第二导杆;9、第二防浪板;10、摆杆;11、配重块;12、固定杆;13、主动齿轮;14、扇叶;15、传动轴;16、固定架;17、过滤板;18、刮杆;19、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油箱,包括油箱1、第一防浪板5、第二防浪板9与过滤板17,第二防浪板9固定设置于油箱1内部的中部,第一防浪板5设置于油箱1
内部的两侧,且第一防浪板5以第二防浪板9为中心呈对称设置,第二防浪板9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8,第二导杆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导杆7,第一导杆7的外端与第一防浪板5固定连接,第二导杆8呈水平式设置,第一导杆7向外延伸至第二导杆8的外端,第一防浪板5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第二防浪板9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3,从动齿条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防浪板5固定连接,固定杆12的形状为倒U型,从动齿条3向外延伸至固定杆12的外部,固定杆1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9,且固定杆12通过转动轴19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3,主动齿轮13的上部与从动齿条3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13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摆杆10,摆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1。
[0029]使用时,当车辆在急刹或者急加速的工况下,油液会在惯性的作用下顺着惯性的方向发生流动,并产生一定的浪涌,同时由于配重块11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在惯性的作用下也会带动配重块11向着惯性的方向摆动,从而通过摆杆10带动主动齿轮13随着转动轴19转动,转动的主动齿轮13即可带动从动齿条3在固定杆12上进行滑动,且从动齿条3的滑动方向与惯性的方向相反,从动齿条3再通过自身以及连接杆4带动第一防浪板5向浪涌的反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以降低油液浪涌的强度,而且通孔6可提高油液在第一防浪板5处的流动性以及通过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箱,包括油箱(1)、第一防浪板(5)、第二防浪板(9)与过滤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浪板(9)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8),所述第二导杆(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导杆(7),所述第一导杆(7)的外端与第一防浪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浪板(5)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所述第二防浪板(9)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3),所述从动齿条(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防浪板(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9),且固定杆(12)通过转动轴(19)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3)的上部与从动齿条(3)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13)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摆杆(10),所述摆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1);所述过滤板(17)的中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杆(18),所述刮杆(18)抵接于过滤板(17)的上表面,所述传动轴(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汝州市通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