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94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中开双吸泵包括泵体和泵轴,泵轴上设有轴承,轴承函体套设在轴承上,与泵体固定连接,集水腔设置在轴承函体和泵体之间,集水腔的底部设有排水孔,在集水腔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预警出水孔和第二预警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预警出水孔,能对轴承函体进水起到预警,避免轴承函体进水过度而导致轴承损坏,并且排水效果好,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装配、维护、维修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


[0001]本技术属于离心泵
,特别是一种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

技术介绍

[0002]中开双吸泵作为离心泵中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根据资料统计,轴承是离心泵应用中最大的易损件之一,在离心泵日常运行中,轴承的失效导致水泵机组被迫停机约占整个泵站机组故障的40%左右,而对于水泵机组轴承的维修、更换,工作量和费用都是相当大的,周期也特别长,这大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水泵轴承函体,对提高水泵轴承的使用寿命、对水泵的稳定运行乃至泵站的安全就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0003]水泵轴承失效有多种因素,如轴承安装方式不当、超功率运行、周围环境及轴承函体的温度过高、轴承散热不好、润滑脂、润滑油变质等;图1为现有技术轴承函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轴承函体4进水导致润滑脂、润滑油变质,从而使得轴承运行损坏不时发生,其原因有:1、轴承函体4的集水腔4.1的排水管有杂物堵塞,不能正常排水;2、泵体密封件损坏,大量漏水至轴承函体 4的集水腔4.1,导致排水管无法及时排出这么多水量;3、泵机组露天安装,下雨时雨水从防护罩流入轴承函体4的集水腔4.1,当下雨量特别大时,雨水不能及时从排水管排出。以上三种异常情况都能使得集水腔的水过多,当集水腔的水漫过泵轴底部并浸泡一段时间后,由于动静摩擦副的密封性能相对于静止部件间密封要弱一些,导致轴与轴承端盖的骨架密封间隙处渗透进水,从而进入轴承函体内部,使润滑脂或者润滑泊变质、轴承函体内部及轴承生锈,造成轴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设有预警出水孔,能对轴承函体进水起到预警,避免轴承函体进水过度而导致轴承损坏,并且排水效果好。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中开双吸泵包括泵体和泵轴,泵轴上设有轴承,轴承函体套设在轴承上,与泵体固定连接,集水腔设置在轴承函体和泵体之间,集水腔的底部设有排水孔,在集水腔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预警出水孔和第二预警出水孔。
[0007]进一步地,第一预警出水孔设置在所述集水腔的垂直高度的中间。
[0008]进一步地,第二预警出水孔设置在与所述泵轴底部等高的位置处。
[0009]具体地,第一预警出水孔和第二预警出水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
[0010]具体地,第一预警出水孔和第二预警出水孔为工艺吊装孔。
[0011]具体地,第一预警出水孔和第二预警出水孔在同一垂直线上。
[0012]特别地,排水孔的直径为D,则D=k(4Q/πV)
1/2
;其中:Q为密封水流量,单位为m3/s;
V为密封水流速,单位m/s;系数k=1+ (20%~50%)。
[0013]本技术设有预警出水孔,能对轴承函体进水起到预警,避免轴承函体进水过度而导致轴承损坏,并且排水效果好,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装配、维护、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轴承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中开双吸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中开双吸泵包括泵体1和泵轴2,泵轴2 上设有轴承3,轴承函体4套设在轴承3上,与泵体1固定连接,集水腔4.1设置在轴承函体4和泵体1之间,集水腔4.1的底部设有排水孔 4.2,在集水腔4.1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预警出水孔4.3和第二预警出水孔 4.4。
[0018]图3为中开双吸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轴承函体4 通过螺栓装在泵体1上,轴承函体4上装有泵轴2、轴承3、轴承端盖 6、骨架密封7、防护罩9、排液管11等,泵轴2将叶轮5、挡水环8、泵体密封10等零部件串联在一起架在两端轴承3上,形成转子部件,与泵体1、轴承函体4等装配在一起组成泵机组,在电机的带动下运行。
[0019]第一预警出水孔4.3设置在集水腔4.1的垂直高度的中间,第二预警出水孔4.4设置在与泵轴2底部等高的位置处,第一预警出水孔4.3 的作用为,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情况一,集水腔4.1底部的排水孔 4.2被从防护罩9掉入的杂物堵塞,或情况二,泵体密封10损坏,水泄漏量加大,或情况三,泵机组露天安装,下雨量特别大,从防护罩9 流入集水腔4.1的水超出排水管11的排水量;此时水就从第一预警出水孔4.3流出外面,既起到了排水的作用,又实现了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检查泵机组故障,采取解决措施。
[0020]第二预警出水孔4.4的作用为,当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水超出排水管11与第一预警出水孔4.3的排水量,漫到泵轴2的底部时,水就会从第二预警出水孔4.4流出,同样起到了排水的作用,又实现了预警,这时工作人员需要马上停机,再进行检查、维修,清理干净轴承函体4、轴承3,重新加好油脂,调试好,再重新启动泵机组运行。
[0021]本实施例的第一预警出水孔4.3和第二预警出水孔4.4的形状为圆形,当然也可以是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或者不规则形,本实施例的第一预警出水孔4.3和第二预警出水孔4.4在同一垂直线上。
[0022]第一预警出水孔4.3和第二预警出水孔4.4也可以为工艺吊装孔,这样的设计省去了现有轴承函体按传统结构设计时采用的吊环12,参见图1,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轴承函体的装配效率。
[0023]本实施例的排水孔4.2的直径为D,则D=k(4Q/πV)
1/2
;其中:Q为密封水流量,单位为m3/s,其大小与泵内介质压力、温度、泵轴转速、密封腔处轴径的大小相关;V为密封水流速,单位m/s;系数k=1+ (20%~50%)。本实施例的排水孔4.2比按正常液流理论设计时的排水容积大20%~50%,比现有的轴承函体加大了排水量设计,经试验及现场测试,本实用
新型排水效果好,能有效解决轴承函体进水的问题。
[0024]总之,本技术设有预警出水孔,能对轴承函体进水起到预警,避免轴承函体进水过度而导致轴承损坏,并且排水效果好,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使轴承能稳定持久的运行,确保泵机组的运行安全,降低了生产装配、维护、维修成本,为企业和客户创造了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所述中开双吸泵包括泵体和泵轴,所述泵轴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函体套设在所述轴承上,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集水腔设置在所述轴承函体和泵体之间,所述集水腔的底部设有排水孔,其特征是,在所述集水腔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预警出水孔和第二预警出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预警出水孔设置在所述集水腔的垂直高度的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预警出水孔设置在与所述泵轴底部等高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预警出水孔的中开双吸泵的轴承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盛吉宋宣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