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54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汽水分离器,控制模块和至少两台液环泵;第一液环泵的进气口与泵组总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泵组总进气管的进气口与系统外部连通,在泵组总进气管的进气口傍还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液环泵的排气口与泵组总排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泵组总排气管的出气口与汽水分离器的进气口连通;其余的液环泵的进气口通过各自对应的分进气管与泵组总进气管连通,其余的液环泵的排气口通过各自对应的分排气管与泵组总排气管连通;每一台液环泵的进气口上均设有进气止回阀和进气手动开关阀,每一台液环泵的排气口上均设有排气止回阀和排气手动开关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升了液环泵机组的抽吸气量范围和系统的可靠性。范围和系统的可靠性。范围和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环泵
,特别涉及一种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实际使用的液环泵系统是由单台液环泵与配套设备组成的。液环泵单台使用时,可以调整的气量范围较小,而且液环泵一旦发生故障,就需要停机检修。在检修期间,整个液环泵系统无法工作。虽然选用功率大、质量好的液环泵组成的液环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扩大可以调整的气量范围,并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但由单台液环泵与配套设备组成的液环泵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扩大液环泵系统可调整的气量范围,提高液环泵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器,控制模块和至少两台液环泵,每一台液环泵均配有一台电机;其中,第一液环泵的进气口与泵组总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泵组总进气管的进气口与系统外部的气源连通,在泵组总进气管的进气口傍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水分离器,控制模块和至少两台液环泵,每一台液环泵均配有一台电机;其中,第一液环泵的进气口与泵组总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泵组总进气管的进气口与系统外部的气源连通,在泵组总进气管的进气口傍还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液环泵的排气口与泵组总排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泵组总排气管的出气口与汽水分离器的进气口连通;其余的液环泵的进气口通过各自对应的分进气管与泵组总进气管连通,其余的液环泵的排气口通过各自对应的分排气管与泵组总排气管连通;每一台液环泵的进气口上均设有进气止回阀和进气手动开关阀,每一台液环泵的排气口上均设有排气止回阀和排气手动开关阀;汽水分离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系统外部连通,该排气管还通过支排气管与泵组总排气管连通,在该支排气管上设有支排气管电控调节阀;汽水分离器的一侧设有液位传感器,汽水分离器的另一侧分别设有补液口、排液口,在连通补液口的管道上设有补液用电控阀门,在连通排液口的管道上设有排液用电控阀门;汽水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回水口,回水口通过回水管的前段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的后段与第一液环泵的进水口连通,回水管的后段还通过支管分别与其余的液环泵的进水口连通,在回水管的后段及其支管上还分别设有回水开关阀;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一台电机、液位传感器、补液用电控阀门、排液用电控阀门、支排气管电控调节阀、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后段及其支管上的回水开关阀为手动开关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后段及其支管上的回水开关阀为电动开关阀。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根据抽气量的实际需要启动全部或部分液坏泵工作,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泵组总进气管进气口的压力与正常的设定值之间的关系,调节支排气管电控调节阀的打开、关闭或开度,控制补液用电控阀门和排液用电控阀门的开关来保持汽水分离器内的液位正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由两台液环泵与配套设备组成,亦即由第一液环泵和第二液环泵与配套设备组成,其控制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步骤:步骤1,控制模块设置好汽水分离器的正常工作液位值,多泵并联液环泵系统工作时,汽水分离器的初始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首挺吴泰忠杨伟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