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机械倍力尾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60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6
一种机床机械倍力尾座,在尾座通孔的前部装置有顶尖套,在尾座通孔的后部装有转套,转套的前端向外伸出转换轴,转换轴前端固定连接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与顶尖套通过螺纹连接;转套内孔中装置有锲形加压装置,锲形加压装置的中心后部有一个锥形塞,在转套内孔后部固定一个啮合螺母,啮合螺母的内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一个驱动杆,驱动杆前端与锥形塞固定连接,驱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手轮,在驱动杆与啮合螺母之间装置有定扭矩离合器,在转套与手轮之间设置有机械锁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锲形加压装置的作用,将手轮转动产生的顶尖套向前的推力增加若干倍,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增强了夹紧效果,同时还保留了传统丝杠直接传动的夹紧方式,兼容性强。兼容性强。兼容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机械倍力尾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尾座,尤其是一种机床机械倍力尾座。

技术介绍

[0002]机床尾座一般采用的是丝杠进给方式,丝杠的尾端固定有手轮,通过人力转动手轮带动丝杠旋转,丝杠带动顶尖套前后移动,顶紧工件的力是操作工转动手轮的力矩转变为丝杠的顶紧力,这种丝杠直传转换的顶紧力较为有限,需要较大顶紧力时,操作工比较费力,对工件顶紧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机械倍力尾座,解决传统机床尾座顶紧工件比较费力的缺陷,以较小的力转动手轮可以得到较大的顶紧力;并且还保留了原有丝杠直接传动的结构以实现尾座进给的功能。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有一个尾座体,尾座体上部有一个尾座通孔,在尾座通孔的前部装置适配的周向限位的顶尖套,在尾座通孔的后部装有轴向定位并且可以转动的转套,转套的前端向外伸出一个相对转套周向定位的转换轴,转换轴前端固定连接一个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与顶尖套的内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转套内孔中装置一个锲形加压装置,锲形加压装置前端抵靠在转换轴的后端面上,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机械倍力尾座,有一个尾座体,尾座体上部有一个尾座通孔,在尾座通孔的前部装置适配的周向限位的顶尖套,其特征在于:在尾座通孔的后部装有轴向定位并且可以转动的转套(11),转套(11)的前端向外伸出一个相对转套(11)周向定位的转换轴(20),转换轴(20)前端固定连接一个移动螺杆(3),移动螺杆(3)与顶尖套(1)的内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转套(11)内孔中装置一个锲形加压装置,锲形加压装置前端抵靠在转换轴(20)的后端面上,锲形加压装置的中心后部有一个锥形塞(18),在转套(11)内孔后部固定一个啮合螺母(14),啮合螺母(14)的内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一个驱动杆(12),驱动杆(12)前端与锥形塞(18)固定连接,驱动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手轮(13),在驱动杆(12)与啮合螺母之间装置有定扭矩离合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机械倍力尾座,其特征在于:锲形加压装置包括滚轮(8)、滚轮架(19)和锥形塞(18),滚轮架(19)为有中心孔的圆环体,滚轮架(19)的前端面周向均布3个斜底槽(21),斜底槽(21)的底面为小径处靠后、大径处向前的斜面,在每个斜底槽(21)内放置有适应斜底槽(21)宽度的滚轮(8),锥形塞(18)从滚轮架(19)后部插入在滚轮架(19)的中心孔中,滚轮(8)支撑在锥形塞(18)的锥形外圆周上,滚轮(8)的前部抵靠在转换轴(20)的后端面上,滚轮架(19)后端面抵靠在转套(11)内孔变径形成的凸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机械倍力尾座,其特征在于:滚轮(8)为中部减径的工字型回转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机械倍力尾座,其特征在于:转换轴(20)为圆柱体后部带有凸台的截面呈T字形的结构,转换轴(20)的圆柱体上套有蝶形弹簧(6)和压盖(5),蝶形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恒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捷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