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44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包括前支架、与所述前支架连接的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包括上板体、中板体、下板体,所述中板体向内一面延伸出第二环形凸起件,中空凸起件位于所述后支架两侧,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件与所述中空凸起件连接,竖板末端形成的第二活动卡扣,通过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件与所述第二活动卡扣配合将摄像头固定于支架内部,所述后支架设置的所述中空凸起件内侧设置竖板,所述竖板向内侧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凸起内侧设置的长条通孔,所述前支架上的第一通孔和沿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和前支架末端形成第一活动卡扣,所述第一活动卡扣将所述前视摄像头双支架与车体连接固定,可有效将支架固定于车体,避免异响和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和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和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


[0001]涉及一种车载摄像设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智能化的加深,车辆现代化、智能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而车载摄像设备是车辆现代化、智能化的基石,可以有效帮助驾驶人员和车辆系统规避驾驶过程遇到的危险,保护驾驶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同时若遇到纠纷时,车载摄像设备可及时保护驾驶人员的权益,而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摄像头支架还没有适应新的车载摄像设备,旧支架占用空间大、拆卸维修不便、与车辆连接不稳定,容易产生异响等诸多缺点。
[000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前视摄像头双支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包括前支架、与所述前支架连接的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包括上板体、中板体、下板体,所述中板体向内一面延伸出第二环形凸起件,中空凸起件位于所述后支架两侧,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件与所述中空凸起件连接,竖板末端形成的第二活动卡扣,通过所述第二活动卡扣与第二环形凸起件的配合将摄像头固定于支架内部,所述后支架设置的所述中空凸起件内侧设置竖板,所述竖板向内侧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凸起内侧设置的长条通孔,所述前支架上的第一通孔和沿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和前支架末端形成第一活动卡扣,所述第一活动卡扣将所述前视摄像头双支架与车体连接固定。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设于上板体两侧,所述沿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环形凸起向内延伸。
[0007]进一步,所述中板体呈斜面连接不同高度的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
[0008]进一步,第三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内壁上,所述第三环形凸起表面与深入第三环形凸起的所述后支架设置的所述中空凸起件顶端抵持。
[0009]进一步,所述上板体中间设置有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向下延伸穿过所述上板体于所述中板体上扩大形成矩形凹槽。
[0010]进一步,第一活动卡扣设于所述矩形凹槽下方,所述下板体末端,所述第一活动卡扣一侧设置通孔,所述正方形通孔上下两端向外一面延伸出卡扣。
[0011]进一步,所述后支架包括平面板、第三通孔、所述竖板,所述平面板设于所述后支架中间位置,四周设置向内倾斜延伸的板体,所述第三通孔设于平面板中心位置。
[0012]进一步,所述竖板位于所述第三通孔两侧,所述竖板向外延伸出,顶端设置第二活动卡扣,所述第二活动卡扣向内凸起。
[0013]进一步,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中空凸起件上下两端和向内一侧,所述中空凸起件上端支撑件与设置于所述竖板外侧的第三连接板连接,向内一侧支撑件与所述竖板连接,
所述竖板与板体末端设置的卡槽连接。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使用新型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车体连接紧密的特点,通过将第二环形凸起件与后支架两侧中空凸起件连接和竖板末端形成的第二活动卡扣的配合将摄像头固定于支架内部,保障了摄像头可以安全的固定于前后两个支架内部,同时前支架上的第一通孔和沿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和前支架末端形成的第一活动卡扣将所述前视摄像头双支架与车体连接固定,可有效将支架固定于车体,避免异响和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6]图1为本使用新型前视摄像头双支架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前视摄像头双支架的前支架结构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前视摄像头双支架的前支架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前视摄像头双支架的后支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看图1至图4,本技术为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包括前支架1和后支架2。
[0022]请参看图2至图3,前支架1包括上板体11、中板体12、下板体13,上板体11、中板体12、下板体13依次连接,上板体11位于前支架1顶端,两端设置第一通孔111,上板体11还具有自第一通孔111表面向上凸伸的第一环形凸起112,竖向凹槽114位于上板体11中间,竖向凹槽114向下延伸穿过上板体11于中板体12上扩大形成矩形凹槽1141,第一连接件113位于上板体11与中板体12连接处,第一连接件113包括四根连接板,对称分别于竖向凹槽114两侧。
[0023]请参看图2至图3,中板体12呈斜面连接不同高度的上板体11和下板体13,第二通孔121设于中板体12上端,第一通孔111下方,第二通孔121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起122,第三环形凸起1221位于第二环形凸起122内壁上,第一支撑板1222位于外壁上下两端和向内一侧,第一支撑板1222底端与中板体12连接,长条通孔123位于第二通孔121与矩形凹槽1141之间,长条通孔123底端做了圆角处理,中板体12底端向里倾斜连接下板体13。
[0024]请参看图2至图3,第二连接板131位于中板体12与下板体13连接处,第二连接板131包括两个连接板,分别设于矩形凹槽1141两侧,一端连接中板体12,另一端连接下板体13,第一活动卡扣132设于矩形凹槽1141下方,下板体13末端,第一活动卡扣132一侧设置正方形通孔133,正方形通孔133上下两端向外一面延伸出卡扣134。
[0025]请参看图4,后支架2包括平面板21、第三通孔22、竖板23,平面板21设于后支架2中间位置,四周设置向内倾斜延伸的板体211,第三通孔22设于平面板21中心位置,竖板23位于第三通孔22两侧,竖板23向外延伸出梯形状,顶端设置第二活动卡扣231,第二活动卡扣231向内凸起,第一限位件232位于竖板23内侧中间位置,导向件233位于第一限位件232两侧,导向件233一端连接平面板21,另一端沿竖板23向外延伸方向延伸至第二活动卡扣231两侧,第三连接板234位于竖板23外侧第二活动卡扣231两侧,第三连接板234一端与竖板23连接,另一端与板体211连接,两个第三连接板234之间,中空凸起件235位于板体211上,中空凸起件235上下两端和向内一侧设置第一支撑件2351,中空凸起件1235上端支撑件与第三连接板234连接,向内一侧支撑件与竖板23连接,竖板23与板体211末端设置的卡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与所述前支架连接的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包括上板体、中板体、下板体,所述中板体向内一面延伸出第二环形凸起件,中空凸起件位于所述后支架两侧,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件与所述中空凸起件连接,竖板末端形成的第二活动卡扣,通过所述第二活动卡扣与第二环形凸起件的配合将摄像头固定于支架内部,所述后支架设置的所述中空凸起件内侧设置竖板,所述竖板向内侧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凸起内侧设置的通孔,所述前支架上的第一通孔和沿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和前支架末端形成第一活动卡扣,所述第一活动卡扣将所述前视摄像头双支架与车体连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于上板体两侧,所述沿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环形凸起向内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体呈斜面连接不同高度的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视摄像头双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三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内壁上,所述第三环形凸起表面与深入第三环形凸起的所述后支架设置的所述中空凸起件顶端抵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车视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