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出纱丝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22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立式出纱丝嘴,属于纤维复丝拉伸试件制备领域。解决了现有丝嘴的连续纤维的横截面为轴长较长的梭形的问题。它包括支撑框架、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两侧,所述支撑框架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栓和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立柱侧面与第一限位螺栓接触,所述第二立柱侧面与第二限位螺栓接触,所述支撑框架与缠绕机相连。它主要用于纤维复丝拉伸试件制备。维复丝拉伸试件制备。维复丝拉伸试件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出纱丝嘴


[0001]本技术属于纤维复丝拉伸试件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出纱丝嘴。

技术介绍

[0002]连续长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应的,复合材料制品用原材料的性能检测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纤维复丝的拉伸性能作为纤维性能的主要检测指标,用于原材料的常规检测过程中。在试验过程中,纤维上浸润的树脂已经固化,可一定程度的传递单丝之间承载的应力不均,若单丝分散不集成束,则树脂很难及时将多余的应力扩散,使局部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局部的单丝先断裂,影响整体的测试数值。因此,纤维拉伸试件制备时,纤维的横截面接近正圆型,有利于受力时树脂将局部的应力传导分散,提高纤维复丝的破坏强度。但现有丝嘴的连续纤维的横截面为轴长较长的梭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立式出纱丝嘴,以解决过现有丝嘴的连续纤维的横截面为轴长较长的梭形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出纱丝嘴,它包括支撑框架、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两侧,所述支撑框架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栓和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立柱侧面与第一限位螺栓接触,所述第二立柱侧面与第二限位螺栓接触,所述支撑框架与缠绕机相连。
[0005]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连接螺栓与缠绕机相连。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上部与第一立柱螺栓相连。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上部与第二立柱螺栓相连。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为金属材质。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材质为铜或钢。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材质为钢、铜、四氟乙烯或尼龙。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m,b为纤维的支数,纤维类型为连续长纤维;η为可调整参数。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整参数的范围为0.5

0.8。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立式出纱丝嘴,可较好的解决纤维复丝扁平不成束的现象,利用该丝嘴制备的纤维复丝试件,力学性能测试数值较高且离散小。可使经过丝嘴的连续纤维的横截面成为接近正圆的形状,适用于纤维复丝拉伸试件的制备。结构简单,更换安装方便,可用于各种类型和支数的纤维复丝拉伸试件的成型。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立式出纱丝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立式出纱丝嘴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立式出纱丝嘴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立式出纱丝嘴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1‑
支撑框架,2

连接螺栓,3

第一立柱,4

第二立柱,5

第一立柱螺栓,6

第二立柱螺栓,7

第一限位螺栓,8

第二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见图1

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立式出纱丝嘴,它包括支撑框架1、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1内部两侧,所述支撑框架1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栓7和第二限位螺栓8,所述第一立柱3侧面与第一限位螺栓7接触,所述第二立柱4侧面与第二限位螺栓8接触,所述支撑框架1与缠绕机相连。
[0022]本实施例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放置于支撑框架1内,通过调整第一限位螺栓7和第二限位螺栓8的拧入深度确定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之间的相对位置。
[0023]使用时,所述支撑框架1通过压紧连接螺栓2与缠绕机相连,保证出纱丝嘴与缠绕机伸臂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所述第一立柱3上部与第一立柱螺栓5相连,所述第二立柱4上部与第二立柱螺栓6相连,通过第一立柱螺栓5和第二立柱螺栓6便于对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进行调节。
[0024]通过第一立柱螺栓5和第二立柱螺栓6初步调整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位置,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之间的相对位置最终通过调整第一限位螺栓7和第二限位螺栓8拧入的深度确定。支撑框架1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栓7和第二限位螺栓8,通过调整第一限位螺栓7拧入支撑框架1内的深度,从而推动第一立柱3,实现对第一立柱3位置的调整,通过调整第二限位螺栓8拧入支撑框架1内的深度,从而推动第二立柱4,实现对第二立柱4位置的调整。
[0025]所述支撑框架1的材质为铜或钢等金属材质,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材质为钢、铜、四氟乙烯或尼龙等硬质耐磨材料。
[0026]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之间的距离与纤维的支数之间的关系如下:
[0027][0028]式中,a为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之间的距离,单位mm;b为纤维的支数,纤维类型为连续长纤维;η为可调整参数,可调整参数范围为0.5

0.8。
[0029]使用后,将连接螺栓2与支撑框架1分离,将出纱丝嘴从缠绕机伸臂上拆下后,依次将第一限位螺栓7和第二限位螺栓8与支撑框架1分离,通过第一立柱螺栓5和第二立柱螺栓6分别将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从支撑框架1内提出,分别清理各组件,待下次使用。
[0030]以上公开的本技术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出纱丝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框架(1)、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1)内部两侧,所述支撑框架(1)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栓(7)和第二限位螺栓(8),所述第一立柱(3)侧面与第一限位螺栓(7)接触,所述第二立柱(4)侧面与第二限位螺栓(8)接触,所述支撑框架(1)与缠绕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出纱丝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通过连接螺栓(2)与缠绕机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力周晏云娄小杰罗世文魏喜龙贾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