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019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及工艺,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辊、至少一个运动压辊、加热模块和控制系统,运动压辊与固定辊间隔设置,固定辊和运动压辊之间形成供蜂窝板通过的加工区域,运动压辊可活动设置以使固定辊和运动压辊之间具有可调的预设间距;加热模块用于形成多个加热区域,至少两个加热区域的温度不同;控制系统根据蜂窝板的翘曲位置,通过控制运动压辊的活动或加热区域的温度变化的至少之一,以实现翘曲位置的矫正。划分多个加热区域使温度工艺调整更加方便,固定辊和运动压辊设置不同的干涉量减小内应力,可用于不同材质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满足热塑性蜂窝板翘曲性能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蜂窝板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蜂窝板由两层或三层挤出热塑性片材经真空吸塑热复合而形成,因塑料热收缩特性、上下层厚度或复合表皮等不同,使得上下层受力不均导致翘曲;热塑性材料特别是大尺寸,受温度影响更加明显,原料结晶程度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收缩导致产品翘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能够更好地矫正蜂窝板的翘曲。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工艺。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包括:
[0006]至少一个固定辊;
[0007]至少一个运动压辊,与所述固定辊间隔设置,所述固定辊和所述运动压辊之间形成供蜂窝板通过的加工区域,所述运动压辊可活动设置,以使所述固定辊和所述运动压辊之间具有可调的预设间距;
[0008]加热模块,用于在所述加工区域的所处位置形成多个加热区域,至少两个所述加热区域的温度不同;以及
[0009]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蜂窝板的翘曲位置,通过控制所述运动压辊的活动或所述加热区域的温度变化的至少之一,以实现所述翘曲位置的矫正。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划分多个加热区域形成多温区,使温度工艺调整更加方便,固定辊和运动压辊设置不同的干涉量,通过外力减小内应力,可用于不同材质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满足热塑性蜂窝板翘曲性能要求。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所述加热区域包括上层加热区域和下层加热区域,所述上层加热区域划分出至少两个温度不同的上层加热区,所述下层加热区域划分出至少两个温度不同的下层加热区,各所述上层加热区和各所述下层加热区的温度调节相互独立。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所述上层加热区域和/或所述下层加热区域包括预热区、均热区和多个加热分区,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横跨蜂窝板的运动路径设置,各所述加热分区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之间。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所述预热区布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入口,所述均热区布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出口,且所述预热区和所述
均热区沿垂直于所述运动路径的方向设置,各所述加热分区沿垂直于所述运动路径的方向彼此间隔地排列设置,且各所述加热分区平行于所述运动路径设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设定所述运动路径的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的长度为2m,所述加热分区的长度为10

20m;
[0015]和/或所述上层加热区域和/或所述下层加热区域与蜂窝板之间的间距在150mm之内。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所述固定辊设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底部,所述运动压辊设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顶部,各所述固定辊与各所述运动压辊分别对应设置,以使各固定辊与各所述运动压辊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
[0017]其中至少部分的所述固定辊和至少部分的所述运动压辊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用于输出预设温度的冷却水;
[0018]和/或所述运动压辊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所述运动压辊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辊。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所述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还包括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所述上保温层和所述下保温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区域的上下两侧;
[0020]和/或所述加工区域的底部设有防滴落网。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2]确认待共挤复合的蜂窝板的情况;
[0023]调节预热区和均热区的温度,并调节各加热分区的温度;
[0024]调节运动压辊,使所述运动压辊与固定辊在同一水平面的干涉量控制在预设范围区间;
[0025]控制所述蜂窝板的线速度以通过所述运动压辊与所述固定辊之间形成的加工区域,进行冷却、养生定型预设时间后,完成矫正工艺。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工艺,所述蜂窝板的情况包括四周上翘的反翘、相对平整和四周下翘的正翘;
[0027]所述蜂窝板反翘时,上层加热区域处于关闭状态,下层加热区域分别设置加热的温度区间;
[0028]所述蜂窝板正翘时,下层加热区域处于关闭状态,上层加热区域分别设置加热的温度区间;
[0029]所述蜂窝板相对平整时,对应调节上层加热区域和下层加热区域加热的温度区间。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工艺,上层加热区域和/或下层加热区域包括预热区、均热区和多个加热分区,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横跨蜂窝板的运动路径设置,各所述加热分区彼此间隔地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之间;
[0031]所述预热区的温度区间为180

220℃;
[0032]所述均热区的温度区间为180

220℃;
[0033]两端的所述加热分区的温度区间为220

250℃,位于两端之间的所述加热分区的温度区间为160

200℃;
[0034]调整所述运动压辊与所述固定辊在同一水平面的干涉量

100~0mm;
[0035]进行冷却的冷却水设置在0

10℃;
[0036]所述蜂窝板的线速度1.5

3.5m/min。
[0037]不难理解,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工艺,具有如前所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的技术效果,因而不再赘述。
[003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区域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
[0043]固定辊100、运动压辊200、上层加热区域310、下层加热区域320、第一加热分区331、第二加热分区332、第三加热分区333、第四加热分区334、第五加热分区335、预热区336、均热区337、上保温层410、下保温层420、防滴落网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辊;至少一个运动压辊,与所述固定辊间隔设置,所述固定辊和所述运动压辊之间形成供蜂窝板通过的加工区域,所述运动压辊可活动设置,以使所述固定辊和所述运动压辊之间具有可调的预设间距;加热模块,用于在所述加工区域的所处位置形成多个加热区域,至少两个所述加热区域的温度不同;以及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蜂窝板的翘曲位置,通过控制所述运动压辊的活动或所述加热区域的温度变化的至少之一,以实现所述翘曲位置的矫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域包括上层加热区域和下层加热区域,所述上层加热区域划分出至少两个温度不同的上层加热区,所述下层加热区域划分出至少两个温度不同的下层加热区,各所述上层加热区和各所述下层加热区的温度调节相互独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加热区域和/或所述下层加热区域包括预热区、均热区和多个加热分区,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横跨蜂窝板的运动路径设置,各所述加热分区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布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入口,所述均热区布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出口,且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沿垂直于所述运动路径的方向设置,各所述加热分区沿垂直于所述运动路径的方向彼此间隔地排列设置,且各所述加热分区平行于所述运动路径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运动路径的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预热区和所述均热区的长度为2m,所述加热分区的长度为10

20m;和/或所述上层加热区域和/或所述下层加热区域与蜂窝板之间的间距在150mm之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蜂窝板翘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辊设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底部,所述运动压辊设置在所述加工区域的顶部,各所述固定辊与各所述运动压辊分别对应设置,以使各固定辊与各所述运动压辊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其中至少部分的所述固定辊和至少部分的所述运动压辊设有中空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瑞建姚杏梅成石壮廖桂乔李志明陈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