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透波频率可调的频率选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69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波频率可调的频率选择结构,包括按照m行n列阵列方式排布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波频率可调的频率选择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频率选择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波频率可调的频率选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频率选择结构具有空间滤波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雷达和卫星通信。频率选择结构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对飞机舰船的通信也有很大的提高。频率选择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己方目标的雷达散射特征,实现低可探测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己方目标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高通信能力。频率选择结构的主要技术途径便是反射入射到装备表面的带外电磁波能量,可以减小单站雷达散射截面积,其次是使带内电磁波能量通过,保证天线工作频带内电磁信号可以正常传输,实现己方目标之间的通信。
[0003]近年来,频率选择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天线设计中,作为天线的反射面或者天线罩,以实现抗电磁干扰、增强或调控天线辐射性能或者减少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等目的。典型的功能要求之一是带外反射带内透波特性,且透波频率可以改变。传统的频率选择结构带外反射,带内透射,其透射频率是固定的,电磁透射频率往往与周期结构所产生的等效寄生电容电感有关,其谐振频率就是电磁波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波频率可调的频率选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
×
n个频率选择单元,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
×
n个频率选择单元按照m行n列阵列方式排布,位于同一行的频率选择单元依次无缝拼接,位于同一列的频率选择单元依次无缝拼接;每个所述的频率选择单元分别包括一个变容二极管以及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层叠的第一金属铜层、介质基板层和第二金属铜层,所述的介质基板层为矩形板,所述的介质基板层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矩形槽,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中心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中心重合,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前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前端面平行,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左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左端面平行,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上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下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均被金属铜层完全覆盖住;所述的第一金属铜层为矩形,所述的第一金属铜层附着在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一金属铜层的前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前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一金属铜层的后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后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一金属铜层的左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一金属铜层的右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一金属铜层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的第二矩形槽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前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矩形槽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后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矩形槽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矩形槽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为矩形,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附着在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下表面,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的前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前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的后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后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的左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的右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层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矩形槽、第四矩形槽、第五矩形槽、第六矩形槽、第七矩形槽、第八矩形槽、第九矩形槽、第十矩形槽和第十一矩形槽,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中心与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的中心重合,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前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后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的第四矩形槽位于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前侧,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前端面位于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的后侧,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右端面位于所述的第二金属铜层沿前后方向的对称线的左侧,所述的第五矩形槽位于所述的第三矩形槽和所述的第四矩形槽之间,所述的第五矩形槽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四矩形槽的后端面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豫钟硕敏赖培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