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47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所述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水箱(11)和反渗透组件,所述测试水箱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21)连接至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该反渗透组件具有反渗透膜以能够将由所述进水端通入的原水分离为浓水和产水,所述反渗透组件的浓水端和产水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连接至所述测试水箱(10)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温控模块(31)、泵组件以及流量调节阀组件,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3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管路上设置温控模块、泵组件、流量调节阀组件以及压力调节阀,从而精确地调节进入到反渗透组件内部的原水流量、测试压力以及回收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渗透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0003]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0004]在反渗透膜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在原水温度、流量、压力均相同的情况下测试反渗透膜对水中盐分的截留率,从而确定该反渗透膜是否满足使用需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能够准确控制测试温度、压力、流量的反渗透膜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该反渗透测试装置具有能够准确控制测试流量、压力以及温度的优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所述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水箱和反渗透组件,所述测试水箱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该反渗透组件具有反渗透膜以能够将由所述进水端通入的原水分离为浓水和产水,所述反渗透组件的浓水端和产水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三管路连接至所述测试水箱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温控模块、泵组件以及流量调节阀组件,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0007]可选地,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反渗透主体,各个所述反渗透主体内分别设置有所述反渗透膜,所述流量调节阀组件包括多个分别与各个所述反渗透主体对应的流量调节阀。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取样口,所述反渗透主体的产水端设置有第二取样口。
[0009]可选地,所述反渗透主体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流量传感器,产水端设置有第二流量传感器,并且/或者,所述反渗透主体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电导率仪,产水端设置有产水电导率仪。
[0010]可选地,所述泵组件包括输料泵和连接于该输料泵出口一侧的增压泵,该增压泵为多级离心泵。
[0011]可选地,所述输料泵与所述增压泵之间设置有保安过滤器,该保安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5微米以上。
[0012]可选地,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冷热水机和换热器。
[0013]可选地,所述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通过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的清洗水箱,所述阀门设置为能够使得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该清洗水箱或所述测试水箱的出口。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通过共用的第四管路连接至所述测试水箱的入口,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静态混合器。
[0015]可选地,所述测试水箱内设置有料液混合机构,该料液混合机构为搅拌器或造浪泵。
[0016]本技术中通过在管路上设置温控模块、泵组件、流量调节阀组件以及压力调节阀,从而能够精确地调节进入到反渗透组件内部的原水流量、测试压力以及回收率,实现了反渗透组件在高压条件下的测试工作,满足国家测试标准的要求,满足了海水淡化膜元件的测试条件,并且该测试装置能够用于苦咸水膜、纳滤膜等低压膜的测试中。其中,压力调节阀配合流量调节阀组件进行压力调节,避免了由多管路、多调节阀可能引起的压力调节互相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反渗透测试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1

测试水箱;12

清洗水箱;21

第一管路;22

第二管路;23

第三管路;24

第四管路;31

温控模块;32

压力调节阀;33

流量调节阀;34

输料泵;35

增压泵;36

静态混合器;41

反渗透主体;51

第一取样口;52

第二取样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该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水箱11和反渗透组件,测试水箱11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21连接至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该反渗透组件具有反渗透膜以能够将由所述进水端通入的原水分离为浓水和产水,所述反渗透组件的浓水端和产水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连接至测试水箱10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管路21上设置有温控模块31、泵组件以及流量调节阀组件,所述第二管路22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32。
[0022]本技术中通过在管路上设置温控模块31、泵组件、流量调节阀组件以及压力调节阀32,从而能够精确地调节进入到反渗透组件内部的原水流量、测试压力以及回收率,实现了反渗透组件在高压条件下的测试工作,满足国家测试标准的要求,满足了海水淡化膜元件的测试条件,并且该测试装置能够用于苦咸水膜、纳滤膜等低压膜的测试中。其中,
压力调节阀32配合流量调节阀组件进行压力调节,避免了由多管路、多调节阀可能引起的压力调节互相影响的问题。
[0023]具体地,参照图1,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反渗透主体41,各个所反渗透主体41内分别设置有所述反渗透膜,所述流量调节阀组件包括多个分别与各个反渗透主体41对应的流量调节阀33。该反渗透测试装置中通过设置多个并联的反渗透主体41,并且在反渗透主体41的进水端设置对应的流量调节阀33,从而能够精确调节进入反渗透主体41内的原水量,保证每个反渗透膜都具有相同的测试条件。此外,通过设置多个并联的反渗透主体41提高了同时测试的反渗透膜的数量,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由于频繁拆卸反渗透膜而造成的设备损耗以及时间的浪费。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反渗透测试装置并且包括4个并联的反渗透主体41,通过更换反渗透膜能够满足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测试需求。
[0024]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管路21上设置有第一取样口51,反渗透主体41的产水端设置有第二取样口5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取样口51和第二取样口52上均设置有取样阀门。在取样口所取的样品可应用于其他测试中。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水箱(11)和反渗透组件,所述测试水箱(11)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21)连接至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该反渗透组件具有反渗透膜以能够将由所述进水端通入的原水分离为浓水和产水,所述反渗透组件的浓水端和产水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连接至所述测试水箱(11)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管路(21)上设置有温控模块(31)、泵组件以及流量调节阀组件,所述第二管路(22)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反渗透主体(41),各个所述反渗透主体(41)内分别设置有所述反渗透膜,所述流量调节阀组件包括多个分别与各个所述反渗透主体(41)对应的流量调节阀(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1)上设置有第一取样口(51),所述反渗透主体(41)的产水端设置有第二取样口(5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主体(41)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流量传感器,产水端设置有第二流量传感器,并且/或者,所述反渗透主体(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灿孙剑宇杨雪熊日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