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38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沿横向传送输料框的横向输送组件和链条传送机构,横向输送组件的上方设有打孔机构,打孔机构包括上下平行分布的打孔座板和定位座板,打孔座板的下方设有与培养罐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孔杆,定位座板上开设有与打孔杆的位置相对应的并以利于打孔杆贯穿的竖向通孔;链条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刷口机构,刷口机构包括刷口座板,刷口座板的下方设有与培养罐的位置相对应的旋转块,旋转块的底面设有容置凹部,所述容置凹部内设有擦拭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培养罐进行打孔作业,同时还可对培养罐的罐口进行自动擦拭,不仅解放手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提高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
[0003]
技术介绍

[0004]现有的银耳自动化培养技术中,需要通过装罐机将银耳培养基质装入培养罐中,并且在培养基质装罐结束后,需要对培养基质进行打孔,最后再通过装盖设备进行装盖。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手工的方式对培养基质进行打孔,且装罐和打孔后培养罐的罐口会残留一些培养基质,还需要手动将培养罐罐口残留的培养基质清除掉,这种手动操作的方式不仅操作不便,效率较低,而且增加人工劳动强度。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不仅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沿横向传送输料框的横向输送组件和链条传送机构,所述输料框内设有多个培养罐,所述横向输送组件的上方设有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可升降的且上下平行分布的打孔座板和定位座板,所述打孔座板的下方设有与多个培养罐的位置相对应的多根打孔杆,所述定位座板上开设有与多根打孔杆的位置相对应的并以利于打孔杆贯穿的多个竖向通孔;所述链条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刷口机构,所述刷口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刷口座板,所述刷口座板的下方设有与多个培养罐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旋转块,旋转块的底面设有容置培养罐罐口的容置凹部,所述容置凹部内设有擦拭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板的底面固定有与多个竖向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环形状定位压块,所述定位压块位于竖向通孔的外侧且用于与培养罐的罐口顶部边沿相接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打孔座板与定位座板由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沿竖向升降,打孔座板与定位座板的四周分别滑动连接有竖向导杆A;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连杆A、曲柄A、升降电机A、连杆B、曲柄B以及升降电机B,所述连杆A竖直设于横向输送组件的右侧,连杆A的上端与打孔座板的右端中部相铰接,连杆A的下端与曲柄A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曲柄A的另一端与升降电机A相连接;所述连杆B竖设于连杆A与横向输送组件之间,连杆B的上端与定位座板的右端中部相铰接,连杆B的下端与曲柄B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曲柄B的另一端与升降电机B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板的下方右侧设有横向气缸,所述横向气缸的气缸杆向前伸出且末端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刷头朝上并用于与定位压块的底面相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板的下方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竖直固定在机架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用于与定位座板的底部相抵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擦拭件为环形状且用于罩设在培养罐的罐口外侧,擦拭件固定在容置凹部的周侧壁上,擦拭件的内孔呈上端孔径小、下端孔径大的阶梯状,擦拭件内孔的阶梯面用于与培养罐的罐口顶面相接触。
[0013]进一步的,所述链条传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链条传送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前后两
端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通过复数个链条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料框设于复数个链条传送带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刷口座板由第二升降组件驱动沿竖向升降,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连杆C、曲柄C、竖向导杆C以及升降电机C,所述刷口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竖向导杆C滑动配合,一对竖向导杆C前后分布;所述连杆C竖直设于链条传送机构的右侧,连杆C的上端与刷口座板的右端相铰接,连杆C的下端与曲柄C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曲柄C的另一端与升降电机C相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块由设置在刷口座板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旋转块的顶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刷口座板的顶面中部,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旋转块顶部的转轴相连接,以驱动旋转块转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培养罐进行打孔作业,同时还可对培养罐的罐口进行自动擦拭,不仅解放手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提高工作效率。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打孔机构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打孔杆对培养罐打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刷口机构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7是图5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链条传送机构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齿轮传动组件的构造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块与培养罐罐口相配合的构造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401

机架;402

输料框;403

横向输送组件;404

培养罐;405

打孔座板;406

定位座板;407

打孔杆;408

竖向通孔;409

定位压块;410

缓冲弹簧;411

连杆A;412

曲柄A;413

升降电机A;414

连杆B;415

曲柄B;416

升降电机B;417

横向气缸;418

毛刷;419

中间打孔杆;420

外侧打孔杆;421

竖向导杆A;
[0030]501

链条传送机构;504

刷口座板;505

旋转块;506

容置凹部;507

擦拭件;509

主动辊;510

从动辊;511

链条传送带;514

连杆C;515

曲柄;516

竖向导杆B;517

升降电机C;518

驱动电机;519

转动齿轮;520

主动齿轮;521

中间齿轮。
[0031]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沿横向传送输料框的横向输送组件和链条传送机构,所述输料框内设有多个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组件的上方设有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可升降的且上下平行分布的打孔座板和定位座板,所述打孔座板的下方设有与多个培养罐的位置相对应的多根打孔杆,所述定位座板上开设有与多根打孔杆的位置相对应的并以利于打孔杆贯穿的多个竖向通孔;所述链条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刷口机构,所述刷口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刷口座板,所述刷口座板的下方设有与多个培养罐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旋转块,旋转块的底面设有容置培养罐罐口的容置凹部,所述容置凹部内设有擦拭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板的底面固定有与多个竖向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环形状定位压块,所述定位压块位于竖向通孔的外侧且用于与培养罐的罐口顶部边沿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座板与定位座板由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沿竖向升降,打孔座板与定位座板的四周分别滑动连接有竖向导杆A;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杆A、曲柄A、升降电机A、连杆B、曲柄B以及升降电机B,所述连杆A竖直设于横向输送组件的右侧,连杆A的上端与打孔座板的右端中部相铰接,连杆A的下端与曲柄A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曲柄A的另一端与升降电机A相连接;所述连杆B竖设于连杆A与横向输送组件之间,连杆B的上端与定位座板的右端中部相铰接,连杆B的下端与曲柄B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曲柄B的另一端与升降电机B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罐打孔、刷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板的下方右侧设有横向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云陈祥珍雷德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