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07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方安全气囊装置,该侧方安全气囊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中。该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主安全气囊,其配置成从所述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向前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充气并展开;以及副安全气囊,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内部连接,经由第一连通孔与所述主安全气囊连通,并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从所述主安全气囊向内充气并展开。在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通孔至少部分地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外部的前表面布置得更向前。在所述副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副安全气囊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表面接触。安全气囊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表面接触。安全气囊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表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方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方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JP2012

179956A公开了一种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该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主安全气囊,其配置成从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向前并在上下方向上充气并展开;以及副安全气囊,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主安全气囊的内部连接,经由连通孔与主安全气囊连通,并配置成从主安全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充气并展开。
[0003]在根据JP2012

179956A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中,当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观察时,主安全气囊和副安全气囊的连接部与座椅靠背交叠。因此,在充气和展开时副安全气囊难以进入座椅靠背的前表面侧。因此,乘员与主安全气囊之间形成有空间,这可能降低约束乘员的能力。此外,由于副安全气囊在充气和展开时与座椅靠背接触,因此副安全气囊在充气和展开时的位置可能变得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主安全气囊和副安全气囊,并且能够在充气并展开时稳定副安全气囊的位置并提高约束乘员的能力。
[0005]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在车辆座椅3的座椅靠背7中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1,该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主安全气囊31,其配置成从所述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向前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充气并展开;以及副安全气囊31,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内部连接,经由第一连通孔51与所述主安全气囊连通,并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从所述主安全气囊向内充气并展开,其中,在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通孔至少部分地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外部的前表面布置得更向前,并且在所述副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副安全气囊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表面接触。
[0006]根据这一方面,在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通孔至少部分地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外部的前表面布置得更向前,以便副安全气囊可以顺利地进入座椅靠背的前表面侧。充气并展开的副安全气囊与座椅靠背的前表面接触,因此充气并展开的副安全气囊的位置变得稳定。与座椅靠背的前表面接触的副安全气囊填充乘员和主安全气囊之间的空隙,从而约束乘员。因此,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可以在充气并展开时稳定副安全气囊的位置,并提高约束乘员的能力。
[0007]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左右侧支撑部27,所述左右侧支撑部从所述座椅靠背的左右侧部向前突出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前表面包括倾斜表面27A,该倾斜表面由所述左右侧支撑部中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一个侧支撑部限定,并且向后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倾斜,并且在所述副安全气囊
的充气并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副安全气囊与所述倾斜表面接触。
[0008]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由向后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倾斜的倾斜表面引导,从而朝乘员展开。因此,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可以提高约束乘员的能力。
[0009]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副安全气囊设置有在所述副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状态下向下并向前倾斜的上边缘32A。
[0010]根据这一方面,在副安全气囊充气并展开时,副安全气囊的上边缘可以向上抬起乘员的手臂。因此,副安全气囊可以与乘员的躯干接触,从而可以提高约束乘员的能力。
[0011]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处于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副安全气囊的所述上边缘布置得低于处于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主安全气囊的上边缘31A。
[0012]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可以朝乘员充气并展开。
[0013]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在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副安全气囊的所述上边缘布置得低于坐在座椅上的乘员100的肩关节101。
[0014]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可以可靠地约束乘员的躯干的上部。
[0015]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布置得高于处于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主安全气囊的上下中心。
[0016]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布置在与乘员的躯干的上部(即胸部的侧部)相对应的位置。因此,副安全气囊可以可靠地约束乘员的躯干的上部。
[0017]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所述主安全气囊包括分隔壁63,该分隔壁将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内部划分成第一室61和第二室62,所述分隔壁设置有第二连通孔64,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经由该第二连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室设置有充气器33,并且所述第一室和所述副安全气囊的内部经由所述第一连通孔相互连通。
[0018]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可以在主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完成之前开始。
[0019]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门11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门设置有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的扶手13,并设置有面向上的安装表面14,并且处于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副安全气囊的下边缘布置得高于所述安装表面。
[0020]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和主安全气囊的上部可以填充门的高于扶手的部分与乘员之间的空间。因此,可以提高对乘员的约束能力。
[0021]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处于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副安全气囊的所述下边缘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
[0022]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可以布置成与扶手上方的空间相对应。
[0023]在以上方面中,优选地,,所述门的上部中设置有窗开口15,并且处于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副安全气囊的上边缘布置得低于所述窗开口。
[0024]根据这一方面,副安全气囊布置在与乘员的躯干相对应的位置,并且能够可靠地支撑其躯干。
[0025]因此,根据以上方面,能够提供一种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主安全气囊和副安全气囊,并能在充气并展开时稳定副安全气囊的位置,提高约束乘员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的充气和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0027]图2是示出侧方安全气囊装置的充气和展开状态的前视图;
[0028]图3是示出侧方安全气囊装置的储存状态的剖视图;
[0029]图4是示出侧方安全气囊装置的充气和展开状态的说明图;
[0030]图5是侧构件和壳体的侧视图;
[0031]图6是示出主安全气囊和副安全气囊的展开状态的说明图;
[0032]图7A至图7C是示出主安全气囊和副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0033]图8A至图8C是示出主安全气囊和副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以及
[0034]图9A至图9C是示出主安全气囊和副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文中,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每个方向均是基于设置有该侧方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和车辆来定义的。下文中,“前后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匹配,而“横向方向”与车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该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主安全气囊,其配置成从所述座椅靠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向前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充气并展开;以及副安全气囊,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内部连接,经由第一连通孔与所述主安全气囊连通,并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从所述主安全气囊向内充气并展开,其中,在所述主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通孔至少部分地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外部的前表面布置得更向前,并且在所述副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副安全气囊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左右侧支撑部,所述左右侧支撑部从所述座椅靠背的左右侧部向前突出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前表面包括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由所述左右侧支撑部中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一个侧支撑部限定,并且向后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倾斜,并且在所述副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副安全气囊与所述倾斜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副安全气囊设置有在所述副安全气囊的充气并展开状态下向下并向前倾斜的上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方安全气囊装置,其中,处于充气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副安全气囊的所述上边缘布置得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康二金山悠菅谷尚贵川渕贵之平山广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