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感测螺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88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4
一种应力感测螺丝包含杆体、载体及应力感测件,该杆体设有第一容置孔,该载体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孔,且该载体以外表面与该第一容置孔的孔壁面,面对面接触,该应力感测件设置于该载体的承载面,且该杆体显露出该应力感测件,该应力感测螺丝用以被设置于至少一个构件中,以监测该构件受力后,是否已变形,或者,监测该构件是否承受不当的应力(如张力、剪应力、扭力等)。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力感测螺丝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以监测构件承受应力(如张力、剪应力、扭力等)后的应力感测螺丝。

技术介绍

[0002]机构经使用后,会因使用环境、使用时间及受力,使得该机构中的构件变形,当构件变形超出容许变形裕度时,将会影响机构(如桥梁等)的结构强度,或造成机构(如制造机构或运输机构等)运作时产生异常或异音。
[0003]为避免构件因承受应力后变形,而影响结构强度或产生异常、异音等问题,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103203598号「螺丝硬力感测装置」揭露感应螺丝100在螺纹部120凹设凹槽,并将应力感测元件121设置于该螺纹部120的该凹槽中,以感测该螺纹部120所承受的应力,然而由于该螺纹部120设置该凹槽,除了影响该感应螺丝100的结构强度外,设置该凹槽中的该应力感测元件121并无法立即感测该螺纹部120已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力感测螺丝主要目的是将载体设置于杆体的第一容置孔,该载体并以外表面与该第一容置孔的孔壁面,面对面接触,以增加该应力感测螺丝的结构强度,并将应力感测件设置于该载体的承载面,且使该杆体显露出该应力感测件,以使该应力感测件立即感测借由该杆体及该载体结合成一体的该应力感测螺丝是否发生变形。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力感测螺丝包含杆体、载体及应力感测件,该杆体具有螺合表面、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第一容置孔,该螺合表面设有螺纹,沿着该螺合表面延伸第一轴线,该第二端部具有底面,沿着该第一轴线方向,该第一容置孔凹设于该第二端部的该底面,该第一容置孔具有孔壁面,该载体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孔,该载体具有外表面及承载面,该载体以该外表面与该第一容置孔的该孔壁面,面对面接触,使该杆体与该载体结合成一体,沿着该承载面延伸第二轴线,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之间具有夹角,该应力感测件设置于该载体的该承载面,且该杆体显露出该应力感测件。
[0006]较佳地,沿着该第一轴线方向,该载体具有通孔,该杆体具有第二容置孔,该第二容置孔凹设于第一端部,该通孔连通该第二容置孔及该承载面,该通孔及该第二容置孔用以容置电性连接该应力感测件的导线。
[0007]较佳地,该第一容置孔的第一内径大于该第二容置孔的第二内径。
[0008]较佳地,该杆体具有第一硬度,该载体具有第二硬度,该第二硬度不大于该第一硬度。
[0009]较佳地,其中该杆体与该载体为不同材质。
[0010]较佳地,该载体具有挡止部,该挡止部凸设于该外表面,该挡止部的抵触面朝向该第二端部的该底面,且该抵触面抵触该底面。
[0011]较佳地,该杆体具有第一外径,该挡止部环设于该外表面,且该挡止部具有第二外
径,该第二外径小于该第一外径。
[0012]本专利技术借由设置于该杆体中的该载体以该外表面与该第一容置孔的该孔壁面,面对面接触,以增加该应力感测螺丝的结构强度,以及借由该杆体显露出该应力感测件,以使该应力感测件立即感测借由该杆体及该载体结合成一体的该应力感测螺丝是否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专利技术的应力感测螺丝的立体图。
[0014]图2:本专利技术的应力感测螺丝的立体图。
[0015]图3:本专利技术的应力感测螺丝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4: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应力感测螺丝设置于一构件的剖视图。
[0017]图5: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应力感测螺丝设置于二构件的剖视图。
[0018]图6: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应力感测螺丝设置于一构件的剖视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0]100:应力感测螺丝
ꢀꢀꢀꢀꢀꢀꢀꢀꢀꢀꢀꢀꢀꢀꢀꢀ
110:杆体
[0021]111:螺合表面
ꢀꢀꢀꢀꢀꢀꢀꢀꢀꢀꢀꢀꢀꢀꢀꢀꢀꢀꢀꢀ
112:第一端部
[0022]113:第二端部
ꢀꢀꢀꢀꢀꢀꢀꢀꢀꢀꢀꢀꢀꢀꢀꢀꢀꢀꢀꢀ
113a:底面
[0023]114:第一容置孔
ꢀꢀꢀꢀꢀꢀꢀꢀꢀꢀꢀꢀꢀꢀꢀꢀꢀꢀ
114a:孔壁面
[0024]115:第二容置孔
ꢀꢀꢀꢀꢀꢀꢀꢀꢀꢀꢀꢀꢀꢀꢀꢀꢀꢀ
120:载体
[0025]121:外表面
ꢀꢀꢀꢀꢀꢀꢀꢀꢀꢀꢀꢀꢀꢀꢀꢀꢀꢀꢀꢀꢀꢀ
122:承载面
[0026]123:通孔
ꢀꢀꢀꢀꢀꢀꢀꢀꢀꢀꢀꢀꢀꢀꢀꢀꢀꢀꢀꢀꢀꢀꢀꢀ
124:挡止部
[0027]124a:抵触面
ꢀꢀꢀꢀꢀꢀꢀꢀꢀꢀꢀꢀꢀꢀꢀꢀꢀꢀꢀꢀꢀ
130:应力感测件
[0028]131:导线
ꢀꢀꢀꢀꢀꢀꢀꢀꢀꢀꢀꢀꢀꢀꢀꢀꢀꢀꢀꢀꢀꢀꢀꢀ
A:构件
[0029]B:第一构件
ꢀꢀꢀꢀꢀꢀꢀꢀꢀꢀꢀꢀꢀꢀꢀꢀꢀꢀꢀꢀꢀꢀ
C:第二构件
[0030]D1:第一外径
ꢀꢀꢀꢀꢀꢀꢀꢀꢀꢀꢀꢀꢀꢀꢀꢀꢀꢀꢀꢀꢀ
D2:第二外径
[0031]R1:第一内径
ꢀꢀꢀꢀꢀꢀꢀꢀꢀꢀꢀꢀꢀꢀꢀꢀꢀꢀꢀꢀꢀ
R2:第二内径
[0032]S:接合界面
ꢀꢀꢀꢀꢀꢀꢀꢀꢀꢀꢀꢀꢀꢀꢀꢀꢀꢀꢀꢀꢀꢀ
X:第二轴线
[0033]Y:第一轴线
ꢀꢀꢀꢀꢀꢀꢀꢀꢀꢀꢀꢀꢀꢀꢀꢀꢀꢀꢀꢀꢀꢀ
Z: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应力感测螺丝100包含杆体110、载体120及应力感测件130,该应力感测螺丝100用以被设置于至少一个构件中,该构件可选自于桥梁、制造机构或运输机构等,但不此为限制,该应力感测螺丝100用以监测该构件承受一力(如压力、张力、剪应力、扭力等)后是否发生变形,且该应力感测螺丝100并不局限仅被装设于单一构件,请参阅图4,该应力感测螺丝100被装设于构件A中,以监测该构件A受力后,是否已变形,或者,请参阅图5,该应力感测螺丝100被装设于第一构件B及第二构件C中,且该应力感测螺丝100通过该第一构件B及该第二构件C的接合界面S,以监测该第一构件B及该第二构件C是否承受不当的应力(如张力、剪应力、扭力等)。
[0035]请参阅图3及图4,该杆体110具有螺合表面111、第一端部112、第二端部113及第一容置孔114,该螺合表面111设有螺纹(图未绘出),沿着该螺合表面111延伸第一轴线Y,该第
二端部113具有底面113a,沿着该第一轴线Y方向,该第一容置孔114凹设于该第二端部113的该底面113a,该第一容置孔114具有孔壁面114a,在本实施例中,该杆体110另具有第二容置孔115,沿着该第一轴线Y方向,该第二容置孔115凹设于第一端部112,且该第二容置孔115连通该第一容置孔114。
[0036]请参阅图3及图4,该载体120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孔114中,该载体120具有外表面121及承载面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力感测螺丝,其特征在于,包含:杆体,具有螺合表面、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第一容置孔,该螺合表面设有螺纹,沿着该螺合表面延伸第一轴线,该第二端部具有底面,沿着该第一轴线方向,该第一容置孔凹设于该第二端部的该底面,该第一容置孔具有孔壁面;载体,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孔中,该载体具有外表面及承载面,该载体以该外表面与该第一容置孔的该孔壁面,面对面接触,使该杆体与该载体结合成一体,沿着该承载面延伸第二轴线,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以及应力感测件,设置于该载体的该承载面,且该杆体显露出该应力感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感测螺丝,其特征在于,沿着该第一轴线方向,该载体具有通孔,该杆体具有第二容置孔,该第二容置孔凹设于第一端部,该通孔连通该第二容置孔及该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亮陈建霖黄裕钧林思玮
申请(专利权)人:高雄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