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增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墙梁斜向节点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838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单侧增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墙梁斜向节点的施工方法,通过沿着梁中H型钢的上、下翼缘分别设有梁中需要锚固于墙中H型钢翼缘的梁短纵筋,梁短纵筋一端固定连接墙中H型钢的翼缘,梁短纵筋的另一端沿梁中H型钢的长度方向朝向节点的反方向延伸;在型钢混凝土梁中位于梁中H型钢上、下翼缘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梁中贯通节点区长纵筋,梁中贯通节点区长纵筋的端部伸入型钢混凝土墙内且与型钢混凝土梁的外壁平齐,解决了以往型钢混凝土梁墙节点处由于钢骨翼缘干涉以及钢筋密集分布导致的节点处钢筋连接过多而无法有效生根锚固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型钢混凝土梁墙节点的纵筋锚固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节点连接方式。点连接方式。点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侧增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墙梁斜向节点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单侧增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墙梁斜向节点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确保钢结构构件的焊接质量,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墙与型钢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构造中的主要钢构件需要事先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在现场安装,尽量减少现场的焊接工作量以确保工程质量。
[0003]然而,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的墙梁节点处,不仅有墙梁中钢骨的连接,同时还有墙梁的钢筋纵横连接,不仅交叉密集、而且在有钢骨翼缘的阻挡时,很难使梁中钢筋在墙中生根锚固,致使一些梁中钢筋锚固无法按照图集要求的节点构造施工。对于该种型钢墙梁节点位置处,由于钢筋设置密集、空间狭小,墙中钢骨翼缘及密集分布的钢筋的阻挡不易与梁纵筋连接,因而连接空间不足、钢骨翼缘及密集分布的钢筋造成在结点钢筋连接上十分困难。按现有的技术很难解决这些位置的钢筋连接和生根锚固,以至于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安全可靠度。
[0004]因此,需要一种在钢骨翼缘及密集分布的钢筋以及空间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钢筋连接和生根锚固的型钢混凝土墙梁节点,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单侧增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墙梁斜向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施工型钢混凝土墙与型钢混凝土梁时,先按设计要求选取墙中H型钢、墙纵筋、墙钢板、梁中H型钢、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短纵筋搭接筋、梁顶翼缘外侧加筋、上箍筋;/>[0007]步骤二:支撑架体搭设,现浇按设计图搭设满足要求的脚手架和型钢加强柱,然后固定连接所述墙中H型钢、梁中H型钢、墙钢板与墙纵筋;
[0008]步骤三:支设梁底模板,按设计图在所述型钢混凝土梁的底部位置支设底模板;
[0009]步骤四:在支设完成的底模板后,在梁中H型钢的上下翼缘处分别布设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位于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与梁中H型钢之间,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的一端锚固在墙中H型钢的翼缘上,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的另一端沿梁中H型钢的长度方向朝向节点的反方向延伸,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的端部伸入型钢混凝土墙内,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朝向节点的一端通过短纵筋搭接筋与墙钢板锚固,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与短纵筋搭接筋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可设置同一水平面的一排,而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为不同水平面的多排平行,以便于在钢筋密集、锚固困难的情况下解决部分纵筋无法锚固的问题;
[0010]步骤五:在梁中H型钢上翼缘的单侧外侧布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水平方向的梁顶
翼缘外侧加筋,梁顶翼缘外侧加筋的一端伸入型钢混凝土墙内,梁顶翼缘外侧加筋的另一端沿梁中H型钢的长度方向朝向节点的反方向延伸,梁顶翼缘外侧加筋伸入型钢混凝土墙一端向外弯折并与墙钢板靠紧锚固;
[0011]步骤六:在梁中H型钢的上翼缘处沿长度方向布设多个“门”字形的上箍筋,上箍筋横向将梁中H型钢的上翼缘处的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以及梁顶翼缘外侧加筋固定连接后紧箍在内部;
[0012]步骤七:将梁顶翼缘外侧加筋的横截面与型钢混凝土梁的横截面组合成倒置的“L”型的翼缘截面;
[0013]步骤八:支设梁侧模板,按设计图在型钢混凝土梁的两侧位置支设侧模板;
[0014]步骤九:型钢混凝土梁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自型钢混凝土梁的一侧进行,待另一侧的混凝土自梁中H型钢底部的溢出后,再两侧同时浇筑。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的水平位置与墙纵筋的水平位置交错间隔。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一端固定连接墙中H型钢翼缘的连接方式为通过搭接板焊接锚固。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与短纵筋搭接筋的锚固方式为: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的反方向延伸端伸出型钢混凝土墙长度为35~45倍无法锚固梁短纵筋直径后,短纵筋搭接筋向对应的梁中H型钢上、下翼缘内弯折并与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靠紧,短纵筋搭接筋的靠紧处设有焊接段,焊接段与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平行且并排后焊接;短纵筋搭接筋与墙钢板的锚固方式为:平行且并排后焊接;步骤五中,梁顶翼缘外侧加筋与墙钢板的锚固方式为:平行且并排后焊接。
[0018]更优的,所述步骤四中,短纵筋搭接筋自型钢混凝土墙和型钢混凝土梁斜向固定连接的钝角侧搭接连接;步骤五中,梁顶翼缘外侧加筋自型钢混凝土墙和型钢混凝土梁斜向固定连接的钝角侧搭接连接;钝角侧搭接有利于短纵筋搭接筋、梁顶翼缘外侧加筋弯折较小角度即可搭接,提高墙梁斜向节点的稳固性。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梁顶翼缘外侧加筋沿梁中H型钢的长度方向朝向节点的反方向延伸端的长度不小于框梁净跨的四分之一长度。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六完成后,保证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相互平行,保证梁顶翼缘外侧加筋相互平行。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梁顶翼缘外侧加筋与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在框架梁截面上先将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通过搭接板锚固在墙中H型钢的翼缘上,然后将无法进行直接锚固的纵筋通过在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与梁中H型钢之间设置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并通过短纵筋搭接筋搭接后最终锚固在墙钢板上,同时还在梁中H型钢上翼缘的单侧外侧增加梁顶翼缘外侧加筋,梁顶翼缘外侧加筋的端部伸入型钢混凝土墙后避开墙中H型钢后向外弯折并与墙钢板靠紧锚固;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以往型钢混凝土墙梁节点处由于钢骨翼缘干涉以及钢筋密集分布导致的节点处钢筋连接过多而无法有效生根锚固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型钢混凝土墙梁节点连接方式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针对由于结构框梁中钢筋在其有效布置空间范围内,由于剪力墙中钢骨翼缘的阻挡不易与梁纵筋连接,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梁纵筋在钢骨翼缘及密集分布的钢筋以及空间不足的情况下的锚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按常规施工方式绑扎钢筋、模板支撑、砼浇筑,不受钢骨柱结构的限制,同样可以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节点连接方法安全可靠、锚固稳定。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单侧增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墙梁斜向节点的施工方法的轴测图;
[0025]图2是梁纵筋与墙中H型钢连接后的轴测图;
[0026]图3是型钢连接后的简化的轴测图;
[0027]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是节点区纵筋、外侧加筋连接后的俯视图;
[0029]图6是节点区纵筋、外侧加筋连接后的翼缘截面图。
[0030]图中:1、型钢混凝土墙;2、型钢混凝土梁;101、墙中H型钢;102、墙纵筋;103、墙钢板;201、梁中H型钢;202、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203、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204、短纵筋搭接筋;205、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6、上箍筋;207、搭接板;208、焊接段。
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侧增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墙梁斜向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型钢混凝土墙(1)与型钢混凝土梁(2)时,先按设计要求选取墙中H型钢(101)、墙纵筋(102)、墙钢板(103)、梁中H型钢(201)、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202)、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203)、短纵筋搭接筋(204)、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5)、上箍筋(206);步骤二:支撑架体搭设,按设计图搭设满足要求的脚手架和型钢加强柱,然后固定连接所述墙中H型钢(101)、梁中H型钢(201)、墙钢板(103)与墙纵筋(102);步骤三:支设梁底模板,按设计图在所述型钢混凝土梁(2)的底部位置支设底模板;步骤四:在支设完成的底模板后,在梁中H型钢(201)的上下翼缘处分别布设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202)、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203),所述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203)位于所述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202)与梁中H型钢(201)之间,所述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202)的一端锚固在墙中H型钢(101)的翼缘上,所述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202)的另一端沿梁中H型钢(201)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节点的反方向延伸,所述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203)的端部伸入型钢混凝土墙(1)内,所述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203)朝向节点的一端通过短纵筋搭接筋(204)与所述墙钢板(103)锚固,所述内层无法锚固梁短纵筋(203)与短纵筋搭接筋(204)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步骤五:在梁中H型钢(201)上翼缘的单侧外侧布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水平方向的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5),所述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5)的一端伸入型钢混凝土墙(1)内,所述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5)的另一端沿梁中H型钢(201)的长度方向朝向节点的反方向延伸,所述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5)伸入型钢混凝土墙(1)一端向外弯折并与墙钢板(103)靠紧锚固;步骤六:在梁中H型钢(201)的上翼缘处沿长度方向布设多个“门”字形的所述上箍筋(206),所述上箍筋(206)横向将梁中H型钢(201)的上翼缘处的外层可锚固梁短纵筋(202)以及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5)固定连接后紧箍在内部;步骤七:将梁顶翼缘外侧加筋(205)的横截面与型钢混凝土梁(2)的横截面组合成倒置的“L”型的翼缘截面;步骤八:支设梁侧模板,按设计图在型钢混凝土梁(2)的两侧位置支设侧模板;步骤九:型钢混凝土梁(2)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跃湘王钰琨许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