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31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顶升装置,属于顶升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滚道机构、用于驱动滚道机构上、下动作的至少两组顶升机构及用于对滚道机构上、下动作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滚道机构包括主框架及设置在主框架上的滚道组件,所述滚道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铰接轴与所述主框架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前导向支架及后导向支架;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滚道组件倾斜角度的倾斜限位机构,所述倾斜限位机构包括上部限位机构及底部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部限位机构、底部限位机构在顶升机构上升或下降到位后能对接重力输送轨道倾斜角度,保证工件运输平稳,实现运送小车的循环运送,满足生产线内各工位工作的连贯性的要求。产线内各工位工作的连贯性的要求。产线内各工位工作的连贯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顶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顶升装置,属于顶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焊装生产线一般有车身总成线和许多分总成线组成,每一条总成线或分总成线又有许多焊装工位组成,线间、工位件通过各种不同的运输形式实现零部件的传送,以保证生产线内各工位工作的连贯性,其中重力输送就是其中一种工件运送方式。
[0003]目前,重力输送一般配套机器人使用,由机器人上件,工件从上层轨道运送,运送小车从下部轨道返回,后运送小车再由机器人搬运至上层轨道,实现运送小车循环运送。当系统改由人工上件时,为实现运送小车的循环往复运行,需要制作一种可使运送小车由下层轨返回上层轨的顶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顶升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顶升装置,包括滚道机构、用于驱动滚道机构上、下动作的至少两组顶升机构及用于对滚道机构上、下动作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0006]所述滚道机构包括主框架及设置在主框架上的滚道组件,所述滚道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铰接轴与所述主框架连接;
[0007]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用于所述主框架的前部进行导向的前导向支架及用于对所述主框架的后部进行导向的后导向支架;
[0008]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滚道组件倾斜角度的倾斜限位机构,所述倾斜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导向支架及后导向支架上部的上部限位机构及设置在所述滚道组件底部或地面上的底部限位机构。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倾斜限位机构调整主框架和滚道组件不同位置的限制,使滚道组件形成与对接或搭接的重力输送轨道相同的倾斜角,具体是通过上部限位机构、底部限位机构在顶升机构上升或下降到位后都能对接重力输送轨道倾斜角度,保证工件运输平稳,在人工上件时,可以实现运送小车的循环运送,满足生产线内各工位工作的连贯性的要求。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滚道组件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滚道、设置在两个所述滚道的底部的前连接横梁及后连接横梁,所述前连接横梁连接两个所述滚道的前部,所述后连接横梁连接两个所述滚道的后部,两个所述滚道底部设有旋转横梁,所述旋转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主框架连接。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滚道与前连接横梁及后连接横梁连接形成刚性轨道框架,轨道框架与主框架可绕铰接轴旋转运动,配合倾斜限位机构可以实现对滚
道框架的倾斜角度的调整使其与搭接的重力输送轨道的倾斜角度一致,实现运送小车的循环往复运行。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限位机构包括分别作用于滚道组件前部及后部的前底部限位块及后底部限位块;所述前底部限位块及后底部限位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滚道组件的底部,或者,所述前底部限位块及后底部限位块分别设置在地面上或通过限位块安装板设置在地面上。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框架下降到位后可通过直接碰撞到地面或地面上的安装板来实现主框架下降最终位置的限位,前、后部限位块可以设置在连接横梁的底部,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上,通过前、后部限位块的高度的不同实现下降位置滚道组件与重力返回轨道相同的倾斜角,使得返回小车可顺利从重力输送返回轨道达顶升装置的预定位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限位机构包括前框架限位块、后框架限位块、前滚道限位块及后滚道限位块,所述前框架限位块及前滚道限位块分别通过限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前导向支架的上部,所述后框架限位块及后滚道限位块分别通过限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后导向支架的上部。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主框架上升到位后,可通过前、后框架限位块限制主框架上升的最终位置,保证主框架的到位精度,前、后滚道限位块的作用是限制轨道组件上升后的最终位置,前、后滚道限位块的高度根据所要倾斜角度设置,主框架和滚道机构不同位置的限制,使顶升轨道机构形成与对接的重力输送轨道相同的倾斜角。
[0017]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驱动缸,所述顶升驱动缸的缸体设置在地面或地面安装板上;所述顶升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框架连接,或者,所述顶升驱动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主框架连接。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顶升驱动缸实现主框架的上升及下降动作,从而实现滚道机构的升降动作。
[0019]进一步的,所述顶升驱动缸通过一对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或地面安装板上,所述底座上设有耳轴,所述顶升驱动缸的缸体中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耳轴连接。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缸的缸体可以连接轴的轴线转动,防止气缸杆运动时受损,减少驱动缸的径向受力,延长驱动缸的使用寿命。
[0021]进一步的,所述顶升驱动缸的活塞杆通过浮动接头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缸安装采用浮动接头,可采用法兰型浮动接头,驱动缸的活塞杆可任意角度活动,防止气缸杆运动时受损,便于主框架灵活升降时,防止滚道机构卡死。
[0023]进一步的,所述前导向支架及后导向支架上均设有导轨,所述主框架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导轮组。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导轮组通过导轮支架与所述主框架连接。导轮组与导轨配合实现主框架沿前、后导向支架上的导轨上、下动作,实现对主框架的升降导向作用,减少主框架与导向支架之间的摩擦。
[0025]进一步的,所述导轮组包括作用于所述导轨外表面的中导向轮及分别作用于所述导轨两侧的两组侧导向轮。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体导轮有与导轨外表面配合的中导向轮,还有与导轨左右两侧配合的侧导向轮,保证滚道机构的到位精度。
[0027]进一步的,所述侧导向轮设有两个,所述导轮支架上设有摆板,所述摆板通过安装轴与所述导轮支架连接,两个所述侧导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摆板的上部及下部上。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导向轮能灵活的与导轨配合,从而配合滚道机构的上升及下降动作。
[0029]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的两侧上分别设有轴承或轴承座,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滚道连接,另一端与轴承或轴承座连接。
[003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滚道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铰接轴与轴承座连接,滚道组件可以以铰接支点转动,从而使得滚道组件的倾斜角度能与重力输送轨道的倾斜角一致,实现运送小车的轨道与重力输送轨道的搭接,从而实现小车在各轨道上行走运送工件。
[0031]进一步的,所述滚道采用滚筒轨道。
[003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运送小车的支撑。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滚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道机构、用于驱动滚道机构上、下动作的至少两组顶升机构及对滚道机构上、下动作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滚道机构包括主框架(1)及设置在主框架(1)上的滚道组件,所述滚道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铰接轴(5)与所述主框架(1)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用于所述主框架(1)的前部进行导向的前导向支架(8)及用于对所述主框架(1)的后部进行导向的后导向支架(9);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滚道组件倾斜角度的倾斜限位机构,所述倾斜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导向支架(8)及后导向支架(9)上部的上部限位机构及设置在所述滚道组件底部或地面上的底部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组件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滚道(2)、设置在两个所述滚道(2)的底部的前连接横梁(3)及后连接横梁(4),所述前连接横梁(3)连接两个所述滚道(2)的前部,所述后连接横梁(4)连接两个所述滚道(2)的后部,两个所述滚道(2)中部的底部设有旋转横梁(7),所述旋转横梁(7)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铰接轴(5)与所述主框架(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限位机构包括分别作用于滚道组件前部及后部的前底部限位块(17)及后底部限位块(18);所述前底部限位块(17)及后底部限位块(18)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滚道组件的底部,或者,所述前底部限位块(17)及后底部限位块(18)分别设置在地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限位机构包括前框架限位块(20)、后框架限位块(21)、前滚道限位块(22)及后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凤景史欣雷马兴龙滕怀斌祝赟业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宇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