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和水箱风扇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67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冷和水箱风扇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风扇继电器、第二风扇继电器、多态开关、排气制动阀、ECU电子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风扇继电器包括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冷和水箱风扇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机动车
,具体是指一种中冷和水箱风扇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中小型客车上,如果使用的是电子风扇,那么中冷和散热器的风扇需要分开控制,而ECU电子控制单元现阶段只支持水箱风扇进行三速控制,中冷器的控制需要整车额外增加控制器,所以ECU电子控制单元目前的单一控制方法无法达到控制要求,导致整车需要一个单独的控制器来控制中冷风扇,增加了整车的成本。
[0003]目前,可以用ECU针脚上的三速电磁风扇两针脚实现水箱三速风扇的控制,中冷器的控制由ECU发送进气温度给整车,整车使用自身的控制器实现中冷风扇控制。电子风扇因为整车的中冷和水箱需要分开控制,所以ECU目前的单一控制方法无法达到控制要求,导致整车需要一个单独的控制器来控制中冷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冷和水箱风扇控制电路,可以使ECU电子控制单元同时控制中冷和散热器的风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第一风扇继电器、第二风扇继电器、多态开关、排气制动阀、ECU电子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风扇继电器包括X

18针脚、X

19针脚,所述第二风扇继电器包括X

16针脚、X

17针脚,所述X

18针脚、X

19针脚、X

16针脚、X

17针脚均与ECU电子控制单元针脚连接,所述多态开关包括X1

79针脚、X1

74针脚,所述排气制动阀包括X1

47针脚、X1

51针脚,所述X1

79针脚、X1

47针脚与ECU电子控制单元针脚连接,所述X1

74针脚、X1

51针脚接地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串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并联。
[0008]进一步地,所述ECU电子控制单元5为WISE13系列的ECU电子控制单元。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型号均为四针脚的HFV6,其额定电压12V,额定电流30A。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扇继电器2电连接有转换继电器,所述转换继电器型号为五针脚的HFV6

Z,其额定电压12V,额定电流30A。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车辆整车安装中冷器,中冷器后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信号接回ECU电子控制单元,由ECU电子控制单元判断中冷后温度;中冷后温度到达45℃时,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X1

79针脚、X1

74针脚通电,第一风扇继电器、第二风扇继电器连接的两风扇串联,低速转动;中冷后温度到达55℃时,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X1

79针脚、X1

74针脚、X1

47针脚、X1

51针脚都通电,第一风扇继电器、第二风扇继电器连接的两风扇并联,高速转动,并且开启温度的阈值可以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标定调整,低于阈值时,风扇降一档。本技术由ECU电子控制单元同时控制中冷和散热器的风
扇,减少了整车目前的必要控制器,节约了整车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风扇继电器,2、第二风扇继电器,3、多态开关,4、排气制动阀,5、ECU电子控制单元,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附图,该中冷和水箱风扇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多态开关3、排气制动阀4、ECU电子控制单元5、温度传感器6,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与汽车风扇电连接,第一风扇继电器1包括X

18针脚、X

19针脚,第二风扇继电器2包括X

16针脚、X

17针脚, X

18针脚、X

19针脚、X

16针脚、X

17针脚均与ECU电子控制单元5的针脚连接,多态开关3包括X1

79针脚、X1

74针脚,排气制动阀4包括X1

47针脚、X1

51针脚, X1

79针脚、X1

47针脚与ECU电子控制单元5的针脚连接, X1

74针脚、X1

51针脚接地线,温度传感器6的X1

57针脚、X1

52针脚对应与ECU电子控制单元5的针脚连接。
[0017]本技术的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为串联和/或并联,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型号均为四针脚的HFV6,其额定电压12V,额定电流30A第二风扇继电器2电连接有转换继电器,所述转换继电器型号为五针脚的HFV6

Z,其额定电压12V,额定电流30A;ECU电子控制单元5为WISE13系列的ECU电子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6的X1

57针脚、X1

52针脚对应与ECU电子控制单元5的针脚的连接关系为公知技术。
[0018]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目前使用的WISE13系列ECU针脚上,选用排气制动阀、多态开关这两路针脚(大多数国六车未用到这两路针脚),更改针脚定义,将X1

79针脚改为第一风扇继电器,X1

74针脚接地线,X1

47针脚改为第二风扇继电器,X1

51针脚接地线(见附图1)。
[0019]电路控制说明:X1

79针脚、X1

7针脚4通电时,中冷风扇继电器1吸合,两个中冷风扇处于串联状态,风扇低速转动。X1

79针脚、X1

74针脚、X1

47针脚、X1

5针脚都通电时,中冷风扇继电器1、中冷风扇继电器2都吸合,两个中冷风扇处于并联状态,风扇高速转动(见附图2)。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规格参数为:HFV6,额定电压12V,额定电流30A,四针脚;转换继电器规格参数:HFV6

Z,五针脚,额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和水箱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扇继电器(1)、第二风扇继电器(2)、多态开关(3)、排气制动阀(4)、ECU电子控制单元(5)、温度传感器(6),所述第一风扇继电器(1)包括X

18针脚、X

19针脚,所述第二风扇继电器(2)包括X

16针脚、X

17针脚,所述X

18针脚、X

19针脚、X

16针脚、X

17针脚均与ECU电子控制单元(5)针脚连接,所述多态开关(3)包括X1

79针脚、X1

74针脚,所述排气制动阀(4)包括X1

47针脚、X1

51针脚,所述X1

79针脚、X1

47针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威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