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41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沿城市道路纵向布置的钢管桩,钢管桩竖直设置且其底端伸入稳定地层中,钢管桩支撑托梁,托梁支撑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悬挑结构与托梁之间设有锚拉钢筋一,悬挑结构的悬臂位于背离已有路基的一侧,悬挑结构顶面全部或部分为加宽路基,加宽路基与已有路基相接,城市道路设有排水系统;该结构既起到了市政道路路基加宽的作用,又避免了因路基加宽而影响外侧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加宽而影响外侧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加宽而影响外侧结构物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路基加宽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镇中存在较多老路改造或新建市政道路工程,而城市中居民房屋或商业高楼密集,老路拓宽或新建道路常受既有建筑物的限制,路基无法自然放坡或设置支挡,因此在受限路段对路基加宽特殊设计尤为必要。
[0003]目前,传统的路基加宽方法有重力式挡土墙、桩板墙等支挡结构加宽,但是在受建筑物限制的老路拓宽或新建道路中,采用传统的支挡加宽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大、圬工量大、基础开挖工程量大,挡墙基坑开挖影响两侧建筑物基础的安全,而墙身圬工量大,挡墙自重挤压墙脚建筑物结构,威胁建筑物安全,且挡土墙对地基承载力和地质条件的要求高,挡土墙建成后外立面景观性差,因而使用上明显受到限制;二是桩板墙人工挖孔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过程中两侧受限建筑物易产生变形、沉降,造价也较高。鉴于以上传统支挡加宽方法的不足,在两侧受限路段对路基加宽进行特殊设计,既要能增加路基本身的稳定性,也要能减少对两侧受限重要建筑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以解决市政道路两侧受限路基加宽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沿城市道路纵向布置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竖直设置且其底端伸入稳定地层中,所述钢管桩支撑托梁,所述托梁支撑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所述悬挑结构与托梁之间设有锚拉钢筋一,所述悬挑结构的悬臂位于背离已有路基的一侧,所述悬挑结构顶面全部或部分为加宽路基,所述加宽路基与已有路基相接,所述城市道路设有排水系统。
[0007]进一步,所述悬挑结构的支撑部分位于托梁上并与托梁间由锚拉钢筋一相连,所述悬挑结构的支撑部分背离已有路基的一侧下部设有缺口一,所述缺口一内设有混凝土垫块,所述混凝土垫块与悬挑结构间由锚拉钢筋二相连。
[0008]进一步,所述悬挑结构的支撑部分位于托梁上并与托梁间由锚拉钢筋一相连,所述悬挑结构的支撑部分朝向已有路基的一侧上部开有缺口二,已有路基延展到缺口二内。
[0009]进一步,所述悬挑结构的悬臂底面由悬挑结构的支撑部分起逐渐向上倾斜。
[0010]进一步,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沿城市道路纵向布置的收集路面水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在已有路基临近悬挑结构处,所述排水沟通过排水管路连接到雨污系统。
[0011]进一步,所述排水管路包括若干集水管、纵向排水管和若干竖向排水管,所述纵向排水管沿城市道路纵向布置在悬挑结构的悬臂下,若干集水管间隔设置在悬挑结构上且其
两端分别与排水沟和纵向排水管相连,所述纵向排水管由呈间隔设置的若干竖向排水管连接到雨污系统。
[0012]进一步,所述纵向排水管通过呈间隔设置的若干吊杆悬吊固定于悬挑结构上。
[0013]更进一步,所述加宽路基背离已有路基侧设有人行道栏杆。
[0014]再进一步,所述加宽路基朝向已有路基侧顶面设有防撞护栏。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由靠近已有路基或设置在已有路基下的钢管桩支撑悬挑结构,悬挑结构的悬臂位于背离已有路基的一侧,悬挑结构顶面全部或部分为加宽路基,起到了市政道路路基加宽的作用,又避免了因路基加宽而影响外侧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利用钢管桩注浆,解决了悬挑结构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同时有效避免了路基填筑对外侧结构物基础的挤压影响,悬挑结构形成整体支撑拦挡,确保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简易,对外侧建筑物干扰小,对建筑物基础影响最小,市政道路中可减少较多的拆迁费用,减少建设成本。
[0017]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断面上的布置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悬挑结构及排水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钢管桩及混凝土垫块的布置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悬挑结构的钢筋笼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沿城市道路纵向布置的钢管桩4,钢管桩4竖直设置且其底端伸入稳定地层中,具体的根据稳定地层的深度调整钢管桩桩长,这样可提高悬挑结构的地基承载能力,保证了加宽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钢管桩4支撑托梁3,托梁3支撑钢筋混凝土的悬挑结构1,悬挑结构1与托梁3之间设有锚拉钢筋一7,使悬挑结构与托梁之间连接更牢固、结构更安全,锚拉钢筋一7预埋在托梁3中,悬挑结构1的悬臂位于背离已有路基14的一侧,悬挑结构1顶面全部或部分为加宽路基5,加宽路基5与已有路基14相接,城市道路设有排水系统。
[0025]采用悬挑结构有效解决了市政道路路基两侧受限,避免了路基加宽对两侧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利用钢管桩注浆解决了悬挑结构的地基承载力,悬挑结构和钢管桩的共同作用保证了路基整体稳定性。
[0026]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位于托梁3上并与托梁3间由锚拉钢筋一7相连,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背离已有路基14的一侧下部设有缺口一,缺口一内设有混凝土垫块2,混凝土垫块2与悬挑结构1间由锚拉钢筋二8相连,锚拉钢筋二8使悬挑结构与混凝土垫块之间连接更牢固、结构更安全,混凝土垫块2为现浇混凝土,锚拉钢筋二8预埋在混凝土垫块2中,设置混凝土垫块2的目的是避免悬挑结构1的悬臂所受载荷过大时悬挑结构1向背离已有路基侧翻转。
[0027]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位于托梁3上并与托梁3间由锚拉钢筋一7相连,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朝向已有路基14的一侧上部开有缺口二,已有路基14延展到缺口二内,可进一步避免悬挑结构1的悬臂所受载荷过大时悬挑结构1向背离已有路基侧翻转,全面保证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0028]悬挑结构1的悬臂底面由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起逐渐向上倾斜,这样的悬挑结构悬臂对路侧建筑物基础影响最小。
[0029]排水系统包括沿城市道路纵向布置的收集路面水的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在已有路基14临近悬挑结构1处,排水沟通过排水管路连接到雨污系统,路面水不经悬挑结构,可避免悬挑结构长时间被水浸而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沿城市道路纵向布置的钢管桩(4),所述钢管桩(4)竖直设置且其底端伸入稳定地层中,所述钢管桩(4)支撑托梁(3),所述托梁(3)支撑钢筋混凝土的悬挑结构(1),所述悬挑结构(1)与托梁(3)之间设有锚拉钢筋一(7),所述悬挑结构(1)的悬臂位于背离已有路基(14)的一侧,所述悬挑结构(1)顶面全部或部分为加宽路基(5),所述加宽路基(5)与已有路基(14)相接,所述城市道路设有排水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位于托梁(3)上并与托梁(3)间由锚拉钢筋一(7)相连,所述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背离已有路基(14)的一侧下部设有缺口一,所述缺口一内设有混凝土垫块(2),所述混凝土垫块(2)与悬挑结构(1)间由锚拉钢筋二(8)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加宽悬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位于托梁(3)上并与托梁(3)间由锚拉钢筋一(7)相连,所述悬挑结构(1)的支撑部分朝向已有路基(14)的一侧上部开有缺口二,已有路基(14)延展到缺口二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艳尚羽彭小勇张玉广陈芳平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