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596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9
本申请涉及路基施工的技术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强风化凝灰岩,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取用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摊铺至第一厚度之后,进行第一次碾压;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一次拌合破碎之后,静置土体以挥发岩碎中的水分;取用低含水量砂性土摊铺至第二厚度之后,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二次拌合破碎;夯实之后形成路基。本申请所提供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能够提升施工质量,以及节约资源。以及节约资源。以及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路基施工的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对于土体指标较差或其他不符合路基填筑要求的土体,往往通过物理或化学改良的方式予以再利用,改良方法一般有晾晒、掺拌水泥、石灰或二灰土。当采用掺拌改良时,一般先行摊铺碾压,初步整平后布灰拌合,再次整平碾压,最终成形。上述的改良方法,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对于晾晒而言,通常采用常规破碎机将一些超粒径的岩体破碎成满足粒径要求的颗粒,然后进行掺和,再用于土质路基填筑,当破碎掺和成本大于借土填方时,块状岩体一般均作弃方处理。对于不适用于土质路基填筑的土体通过晾晒处理时,若受天气条件限制,如海南等沿海省市,雨季较长,且暴雨较多,不适于进行大方量的土方晾晒。
[0004]但是,采用风炮机破碎效率较低,且难以控制粒径,成本及工期均受影响。若作弃方处理,恐资源浪费较大,不符合环保节能理念。
[0005](2)对于掺拌水泥、石灰或二灰土而言,即掺灰处理,一般掺灰比例控制在4%,容易造成较大污染,且土方量较大时,掺灰成本将较大。
[0006]因此,现有的路基填筑施工的成本难以降低,并且不符合环保节能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的路基填筑施工的成本难以降低,并且不符合环保节能理念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0008]本申请提供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适用于强风化凝灰岩,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09]取用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
[0010]摊铺至第一厚度之后,进行第一次碾压;
[0011]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一次拌合破碎之后,静置土体以挥发岩碎中的水分;
[0012]取用低含水量砂性土摊铺至第二厚度之后,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二次拌合破碎;
[0013]夯实之后形成路基。
[0014]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行第一次碾压的步骤,包括:
[0015]利用挖机对路基上摊铺的岩体的高耸点进行第一次找平,然后来回对岩体碾压至少两遍。
[0016]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一次拌合破碎的步骤,包括:
[0017]将碾压后的岩体拌合破碎至蓬松状的破碎岩体。
[0018]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取用低含水量砂性土摊铺至第二厚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19]利用平地机对破碎岩体进行第二次找平。
[0020]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二次拌合破碎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1]利用平地机进行第三次找平。
[0022]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夯实之后形成路基,包括:
[0023]对第二次拌合破碎之后的岩体进行第二次碾压,形成路基。
[0024]在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二次碾压之后,对路基喷洒低剂量水泥浆封层。
[0025]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低含水量砂性土中的块状岩与砂性土的体积比范围在3.5:1~5:1之间。
[0026]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围在15

25cm之间。
[0027]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厚度的范围在4

6cm之间。
[0028]本申请提供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有益效果为:
[0029]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将本用于路面施工的路面冷再生机引入路基填筑施工,能够破碎岩体,对破碎岩体进行快速散发水分,达到降低含水量的目的。同时根据岩体最终含水量情况及工期、功效要求,可掺入低含水量的砂性土,进行拌合,通过降低强风化凝灰岩的粒径,提高路基其压实度。
[0030]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1]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2]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土质路基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0035]针对现有的路基施工方法,一般对土体指标较差或其他不符合路基填筑要求的土体进行晾晒、掺拌水泥、石灰或二灰土,然后采用掺拌的方式对土质进行改良,并进行整平、布灰拌合,再次整平碾压,最终成形的施工步骤。但是,现有的施工方法所采用的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由于存在天然含水量高、超粒径、遇水易软化、遇风易风干成灰、失去粘聚性及颗粒间的咬合力,对风、水、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极为敏感、失去咬合及粘聚力等特征,使得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不易用于土质路基填筑施工,因而通常作为弃方处理,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施工成本难以控制。
[0036]参考图1

2,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土质路基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0037]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所提供了一种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强风化凝灰岩,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38]S110、取用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
[0039]S120、摊铺至第一厚度之后,进行第一次碾压;
[0040]S130、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一次拌合破碎之后,静置土体以挥发岩碎中的水分;
[0041]S140、取用低含水量砂性土摊铺至第二厚度之后,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二次拌合破碎;
[0042]S150、夯实之后形成路基。
[0043]在上述步骤S110

S150中,在土质路基填筑施工前,首先将路基基底整平。当路基基底整平完毕后,取用经检测合格的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在本实施例中,该岩体的尺寸约为20*20*15(cm)。
[0044]将该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摊铺在路基基底上,直到摊铺的厚度达到设定的第一厚度d1时,对强风化凝灰岩进行第一次碾压,以提升摊铺的强风化凝灰岩的压实度。其中,该第一厚度的范围在15

25cm之间,使得未进行找平处理的岩体不会因严重的错落情况而增加施工的难度。
[0045]在完成第一次碾压后,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一次拌合破碎。具体地,利用路面冷再生机的铣拌刀头将岩体破碎,直至在原来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转化成破碎岩体。并暂停施工以静置土体,利用日晒或微风的自然条件,对破碎岩体总的水分进行挥发,避免路基中的水分影响到施工质量。在本实施例中,静置土体的时长可控制在1~2小时。
[0046]静置土体的工序完毕后,取用低含水量砂性土。在经过第一次拌合破碎的破碎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适用于强风化凝灰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取用呈块状的强风化凝灰岩;摊铺至第一厚度之后,进行第一次碾压;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一次拌合破碎之后,静置土体以挥发岩碎中的水分;取用低含水量砂性土摊铺至第二厚度之后,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二次拌合破碎;夯实之后形成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第一次碾压的步骤,包括:利用挖机对路基上摊铺的岩体的高耸点进行第一次找平,然后来回对岩体碾压至少两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路面冷再生机进行第一次拌合破碎的步骤,包括:将碾压后的岩体拌合破碎至蓬松状的破碎岩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质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用低含水量砂性土摊铺至第二厚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利用平地机对破碎岩体进行第二次找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磊吴健张敬弦李传威雷志琼冉富吕许碧超宋磊罗强张恒陈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