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40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4
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通过建立由粗轧工序、集批待温工序及精轧工序依次构成的工艺步序,并对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设置完成,其中,所述集批待温工序由依次设置的集批空冷工序与水冷工序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立的依次的粗轧、集批空冷、水冷、精轧的工序,兼顾了轧制节奏与小时产能的提升与单独多道次水冷造成的头尾黑头现象问题;同时,新工艺建立了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设置,使得轧制节拍井然有序地实现连续化与紧凑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板坯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厚板生产的很多钢种需要控制精轧开轧温度,因此在粗轧完成后钢板需要待温到一定温度进入精轧。通常情况下厚度越厚待温时间越长,根据要求不同,中间坯的待温时间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特殊钢种甚至达到1小时以上,严重影响了产线产能提升。
[0003]厚板待温通常有两种途径:空冷和水冷。空冷待温为粗轧后的钢板在粗轧与精轧之间的辊道上摆动空冷,冷却速度较慢,对轧制节奏的影响比较明显,精轧机时常需要停机等待空冷过程完成。为缓解空冷待温时间长的影响,某些钢厂采用多块钢集批待温的生产方式,轧制节奏有所提升,但节奏仍然较慢。为了缩短待温时间,很多厚板厂在粗轧和精轧之间的辊道上建设了中间水冷装置,利用水冷装置实现中间坯的快速降温,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对厚规格而言,连续多道次水冷,钢板头尾温降明显,头尾黑头控制难度大。
[0004]申请号为:201110406188.6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轧后冷却设备实现中厚板中间坯冷却的方法;轧线上依次配置轧机、超快速冷却设备、层流冷却设备和矫直机,包括以下步骤:1)对加热至1200℃左右的钢坯进行除磷处理,然后由传输辊道运至轧机进行多道次控制轧制,制成厚度为50~120mm的中间坯;2)将制成的中间坯通过由超快冷设备与层冷设备组成的轧后冷却设备,由控冷二级程序计算实现目标温降需要开启的水冷集管组数与辊速,冷速调节区间5~40℃/s;3)中间坯由传输辊道运至返红高温计,此时辊道反转,中间坯反向运动;4)中间坯反向通过不工作的控冷区域,此时不进行冷却;5)中间坯停在轧后辊道,等待轧机的操作。
[0005]申请号为:201410229619.X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厚板中间坯快速水冷却控温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的装置包括有轧机的控轧控冷系统,在控轧控冷工艺中,第一次轧制结束后,中间坯进入层流冷却区进行冷却控制;水冷结束后,将中间坯从层流冷却区传送到待温区等待;当中间坯表面温度与心部温度恢复均匀进入第二阶段轧制。水冷控温工艺与空冷控温相比可大幅地降低待温时间,根据实验得知,采用水冷控温时间只有2

3分钟,而空冷则长达7

8分钟,厚一点的冷却时间可达10多分钟。
[0006]申请号为:201310686875.7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缩短热连轧过程中的中间坯待温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连铸坯送入粗轧机进行粗轧以得到预定厚度的中间坯,然后继续使预定厚度的中间坯通过粗轧机以对中间坯进行冷却,接着对冷却后的中间坯进行精轧,从而得到轧制成品,其中,继续使预定厚度的中间坯通过粗轧机的步骤包括:使道次压下率为零,控制中间坯通过粗轧机的速度为3.0~4.5m/s,并且分别在粗轧机的入口处和出口处以压力为10MPa~30MPa的水对中间坯进行冷却,以达到精轧所需温度。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缩短了中间坯的待温时间,中间坯的冷却速度可提高到1.5℃/s~3.0℃/s,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7]申请号为:201621121808.6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中间坯冷却系统,包括
布置在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中间辊道从动侧旁的中间坯冷却台架及设置在中间辊道正下方的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将中间坯升起并横移至中间坯冷却台架,待中间坯空冷至合适温度后,使用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将中间坯移回中间辊道,并进入精轧机进行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9]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0]所述控制方法通过建立由粗轧工序、集批待温工序及精轧工序依次构成的工艺步序,并对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设置完成,
[0011]其中,所述集批待温工序由依次设置的集批空冷工序与水冷工序构成。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3]于粗轧出口设置粗轧出口测温仪,所述的对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设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L2自L1读取粗轧出口测温仪测得的当前粗轧抛钢温度值;L2自L3读取相应轧件信息;
[0015]S2:L2根据读取的当前粗轧抛钢温度值及相应轧件信息,计算该轧件总待温温降;根据轧件信息计算空冷区容纳量;
[0016]S3:L1根据L2计算出的容纳量、下发控制指令控制相应数目的轧件至空冷区进行空冷等待,并从粗轧抛钢开始计时;
[0017]S4:对空冷区最前端的轧件进行是否是第一块轧件的判断;若是第一块轧件,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6;
[0018]S5:根据总待温温降计算水冷所需时间,并根据计算出的水冷所需时间进行相应水冷辊道速度与水流密度的调设,完成第一块轧件的水冷作业;
[0019]S6:根据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建立前一轧件精轧时段该轧件所需的水冷时间与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的关联关系;
[0020]根据总待温温降建立前一轧件精轧前该轧件的空冷温降、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的空冷温降以及该轧件所需的水冷温降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0021]根据上述建立的两个关联关系确定该轧件水冷所需的水冷时间以及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
[0022]S7:根据确定的该轧件所需的水冷时间及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结合前一轧件精轧前该轧件的空冷待温时间进行相应水冷辊道速度与水流密度的调设,完成该轧件的水冷作业。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4]于精轧入口设置精轧入口测温仪,通过精轧入口测温仪的实时测量值对L2的温度模型进行修正,据此对后续轧件建立自适应性修正。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6]步骤S5中所述的根据总待温温降计算水冷所需时间,具体通过下式确定:
[0027][0028]其中,
[0029]T
R
:粗轧抛钢温度,单位:℃;
[0030]T
F
:精轧开轧设定温度,单位:℃;
[0031]t
WC
:水冷时间,单位:S;
[0032]S:钢板水冷换热表面积,单位:m2;
[0033]T

:水温,单位:℃;
[0034]C:钢板比热;J/(kg℃);
[0035]m:质量,单位:kg;
[0036]h:换热系数。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8]步骤S6中所述的根据上述建立的两个关联关系确定该轧件水冷所需的水冷时间以及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具体通过待温温降与相应时间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通过建立由粗轧工序、集批待温工序及精轧工序依次构成的工艺步序,并对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设置完成,其中,所述集批待温工序由依次设置的集批空冷工序与水冷工序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粗轧出口设置粗轧出口测温仪,所述的对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设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L2自L1读取粗轧出口测温仪测得的当前粗轧抛钢温度值;L2自L3读取相应轧件信息;S2:L2根据读取的当前粗轧抛钢温度值及相应轧件信息,计算该轧件总待温温降;根据轧件信息计算空冷区容纳量;S3:L1根据L2计算出的容纳量、下发控制指令控制相应数目的轧件至空冷区进行空冷等待,并从粗轧抛钢开始计时;S4:对空冷区最前端的轧件进行是否是第一块轧件的判断;若是第一块轧件,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6;S5:根据总待温温降计算水冷所需时间,并根据计算出的水冷所需时间进行相应水冷辊道速度与水流密度的调设,完成第一块轧件的水冷作业;S6:根据集批待温节奏与轧制节奏的匹配建立前一轧件精轧时段该轧件所需的水冷时间与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总待温温降建立前一轧件精轧前该轧件的空冷温降、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的空冷温降以及该轧件所需的水冷温降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上述建立的两个关联关系确定该轧件水冷所需的水冷时间以及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S7:根据确定的该轧件所需的水冷时间及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结合前一轧件精轧前该轧件的空冷待温时间进行相应水冷辊道速度与水流密度的调设,完成该轧件的水冷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精轧入口设置精轧入口测温仪,通过精轧入口测温仪的实时测量值对L2的温度模型进行修正,据此对后续轧件建立自适应性修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的根据总待温温降计算水冷所需时间,具体通过下式确定:其中,T
R
:粗轧抛钢温度,单位:℃;T
F
:精轧开轧设定温度,单位:℃;t
WC
:水冷时间,单位:S;S:钢板水冷换热表面积,单位:m2;
T

:水温,单位:℃;C:钢板比热;J/(kg℃);m:质量,单位:kg;h:换热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间坯集批待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的根据上述建立的两个关联关系确定该轧件水冷所需的水冷时间以及前一轧件精轧时该轧件所需的空冷待温时间,具体通过待温温降与相应时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下述两式联立确定:T
R

T
F
=ΔT
AC1
+ΔT
AC2
+ΔT
WC
t
WC
=t
F0

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峰刘斌焦四海王全胜陈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