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23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属于热像仪领域,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外壳的右端设有热像仪充电口,外壳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红外镜头,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条,内支撑条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外壳的下侧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凿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左右内侧壁对应开凿有第一限位槽,第一滑槽内设有多个电动轮,一对支撑杆分别贯穿前后对应的一对电动轮并伸向与其相邻第一限位槽内,且支撑杆与电动轮转动连接,它通过热像仪本体和半圆弧块的相互配合,对管道实现环绕监测,在不大幅提高监测成本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监测盲区,同时也提高了监测精准度。同时也提高了监测精准度。同时也提高了监测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


[0001]本技术涉及热像仪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热像科技在军民两方面都有应用,最开始起源于军用,逐渐转为民用,在民用中一般叫热像仪,主要用于研发或工业检测与设备维护中,在防火、夜视以及安防中也有广泛应用,通俗地讲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0003]利用上述原理,可以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管道堵塞、减薄、腐蚀、渗漏等故障,从而避免对环境及人员造成伤害;也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管道的保温进行检测和评估,从而减少能耗,达到节能效果,当前市面上的管道监测热像仪一般从管道的一侧进行监测,单侧监测存在的问题是,当操作人员通过热像仪发现管道出现故障之后,无法精确判断是在管道的哪一侧出现的故障,且当管壁较厚时,远离红外热像仪一侧的管壁热量很难被热像镜头捕捉到,存在监测盲区,而若想通过在管道的另一侧多加装一个红外热像仪来减少监测盲区,也会增加监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它通过热像仪本体和半圆弧块的相互配合,对管道实现环绕监测,在不大幅提高监测成本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监测盲区,同时也提高了监测精准度。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端设有热像仪充电口,所述外壳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红外镜头,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条,所述内支撑条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外壳的下侧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凿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左右内侧壁对应开凿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多个电动轮,一对所述支撑杆分别贯穿前后对应的一对电动轮并伸向与其相邻第一限位槽内,且支撑杆与电动轮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外支撑条,一对所述外支撑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半圆弧块,一对所述半圆弧块上均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左右内侧壁对应开凿有第二限位槽,一对所述半圆弧块的前后端下侧均对称分布有螺母,左右对应的一对所述螺母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一对所述半圆弧块内设有多个橡胶块,一对所述半圆弧块和多个橡胶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杆。
[000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橡胶块的前端均设有制冷片充电口,多个所述橡胶块内均设有数控制冷板,当红外镜头监测到管道上有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时,随即将这一信息发送给数据终端,数据终端在接收到信息之后,立即发送反馈指令,将数控制冷板开启,并通过
橡胶块和管壁将管道内流动的内容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降低管道故障点温度急剧升高的可能性,以给检修人员相对充足的检修时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四周分布有多个伸缩杆,多个所述伸缩杆均固定连接于安装块的顶端,所述外壳上侧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顶端,所述保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保护罩包裹在外壳的外侧,通过保护罩对外壳的保护效果,有效降低外壳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装置的运输安全性,而当需要通过外壳对管道进行监测作业时,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把手将保护罩提拉起来即可,增加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靠近内支撑条的底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伸入第一滑槽内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有效降低外壳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前后倾斜,进而影响红外镜头监测效果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2]进一步的,一对所述支撑杆和多个电动轮外均涂覆有润滑涂料,使得外壳的转动过程更加顺畅,降低发生卡顿的可能性,所述复位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其对称分布于外壳的左右两侧,通过复位杆和制冷片充电口的相互配合,利用复位杆的弹性复位效果,当管道外发生形变时,亦能保持稳定的贴合状态,进而提高外壳绕管道转动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倒角,有效降低支撑杆从第一限位槽内切换到第二限位槽内的过程中滑脱的可能性。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方案通过热像仪本体和半圆弧块的相互配合,对管道实现环绕监测,在不大幅提高监测成本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监测盲区,同时也提高了监测精准度。
[0017](2)多个橡胶块的前端均设有制冷片充电口,多个橡胶块内均设有数控制冷板,当红外镜头监测到管道上有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时,随即将这一信息发送给数据终端,数据终端在接收到信息之后,立即发送反馈指令,将数控制冷板开启,并通过橡胶块和管壁将管道内流动的内容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降低管道故障点温度急剧升高的可能性,以给检修人员相对充足的检修时间。
[0018](3)外壳的四周分布有多个伸缩杆,多个伸缩杆均固定连接于安装块的顶端,外壳上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顶端,保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保护罩包裹在外壳的外侧,通过保护罩对外壳的保护效果,有效降低外壳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装置的运输安全性,而当需要通过外壳对管道进行监测作业时,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把手将保护罩提拉起来即可,增加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19](4)外壳靠近内支撑条的底端设有凸起,凸起伸入第一滑槽内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有效降低外壳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前后倾斜,进而影响红外镜头监测效果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0](5)一对支撑杆和多个电动轮外均涂覆有润滑涂料,使得外壳的转动过程更加顺畅,降低发生卡顿的可能性,复位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其对称分布于外壳的左右两侧,通过复位杆和制冷片充电口的相互配合,利用复位杆的弹性复位效果,当管道外发生形变时,亦能保持稳定的贴合状态,进而提高外壳绕管道转动的稳定性。
[0021](6)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倒角,有效降低支撑杆从第
一限位槽内切换到第二限位槽内的过程中滑脱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主体去除热像仪和安装块后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说明:
[0027]1、外壳;2、热像仪充电口;3、红外镜头;4、内支撑条;5、支撑杆;6、安装块;7、第一滑槽;8、第一限位槽;9、电动轮;10、外支撑条;11、半圆弧块;12、第二滑槽;121、第二限位槽;13、螺母;14、螺杆;15、橡胶块;16、复位杆;17、制冷片充电口;18、伸缩杆;19、保护罩;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监测用智能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有热像仪充电口(2),所述外壳(1)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红外镜头(3),所述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条(4),所述内支撑条(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外壳(1)的下侧设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上开凿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的左右内侧壁对应开凿有第一限位槽(8),所述第一滑槽(7)内设有多个电动轮(9),一对所述支撑杆(5)分别贯穿前后对应的一对电动轮(9)并伸向与其相邻第一限位槽(8)内,且支撑杆(5)与电动轮(9)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6)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外支撑条(10),一对所述外支撑条(1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半圆弧块(11),一对所述半圆弧块(11)上均开凿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的左右内侧壁对应开凿有第二限位槽(121),一对所述半圆弧块(11)的前后端下侧均对称分布有螺母(13),左右对应的一对所述螺母(13)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4),一对所述半圆弧块(11)内设有多个橡胶块(15),一对所述半圆弧块(11)和多个橡胶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遇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万讯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