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55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氮气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包括氮气发生箱,氮气发生箱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且密封门的数量为两个,氮气发生箱底端的四个拐角设置有万向轮,氮气发生箱的正面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氮气发生箱的内部右下侧仓室内部设置有检测排气机构,氮气发生箱的左上侧仓室设置有制氮筒,制氮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检测排气机构,氮气纯度不合格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气体从第二导管出口排出,确保不纯气体不会从第三导管输出,通过纯度检测箱来检测气体的实时纯度来决定气体是否合格,如果纯度达标就输出给仪器或者产线来使用,如果不合格就将气体从旁路排掉。如果不合格就将气体从旁路排掉。如果不合格就将气体从旁路排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氮气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吸附制氮机是按变压吸附技术设计、制造的氮气发生设备。是以空气为原料,以优质碳分子筛为吸附剂,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利用充满微孔的分子筛,对空气进行选择性吸附,以达到氧氮分离的目的。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456867U公开了一种具有排废结构的氮气发生器,包括外箱和收集器,所述外箱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所述收集器,所述外箱内部设置有氮气发生器本体,所述氮气发生器本体内部上端贯穿设置有吸收管,且所述吸收管贯穿所述外箱,所述收集器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橡胶塞,所述外箱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端和密封橡胶塞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凹槽内部设置有收集器,在收集器内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塞,在氮气发生前通过液压杆将密封橡胶塞压缩至收集器最底端,将收集器内部的气体排出,当氮气开始生成时,氮气会将密封橡胶塞向上顶,从而使收集器内部不存在其他气体,使氮气发生器产生的氮气更加纯净。
[000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缺少气体纯度检测,而且现有的目前市面上的氮气发生器,是没有纯度检测和不纯排放的装置和设定的,不纯的氮气,或者含有大量氧气的气体进入到后端的产线或者设备内,会导致食品的变质,实验数据的不准确或者污染精密的分析仪器甚至会造成爆炸火灾等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纯的氮气,或者含有大量氧气的气体进入到后端的产线或者设备内,会导致食品的变质,实验数据的不准确或者污染精密的分析仪器甚至会造成爆炸火灾等情况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包括氮气发生箱,氮气发生箱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且密封门的数量为两个,氮气发生箱底端的四个拐角设置有万向轮,氮气发生箱的正面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氮气发生箱的内部右下侧仓室内部设置有检测排气机构,氮气发生箱的左上侧仓室设置有制氮筒,制氮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检测排气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一侧与氮气发生箱的一侧连接,电动推杆的一侧插入安装在储存筒的内部,储存筒的一侧连接有接气管,接气管的一端分别贯通连接有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第一导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二导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三导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导管一侧的末端设置有纯度检测箱。
[0007]优选的,制氮筒的内部设置有分子筛,其原料为高温热处理的椰子壳膜。
[0008]优选的,制氮筒的一侧设置有氮气检测传感器。
[0009]优选的,连接管的一侧螺纹安装有顶盖,顶盖的底端卡合安装有过滤箱,过滤箱的
底端卡合安装有底盖,底盖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
[0010]优选的,过滤芯为波纹折叠状。
[0011]优选的,储存筒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活塞板,密封活塞板的一侧与电动推杆的一侧连接。
[0012]优选的,储存筒的顶端设置有接入管,接入管的一侧与制氮筒的底端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有检测排气机构,氮气纯度不合格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气体从第二导管出口排出,确保不纯气体不会从第三导管输出,通过纯度检测箱来检测气体的实时纯度来决定气体是否合格,如果纯度达标就输出给仪器或者产线来使用,如果不合格就将气体从旁路排掉。
[0015]2、通过设置有顶盖、过滤箱和底盖,气体进入连接管前通过过滤箱内部的过滤芯进行过滤吸收,将气体中一些杂质过滤下来,减轻制氮筒的生产负担,过滤芯为波纹折叠状,过滤芯能够充分的和气体发生接触,使得空气被充分的过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氮气发生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排气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10、氮气发生箱;120、控制面板;130、制氮筒;140、压力传感器;150、万向轮;160、密封门;170、连接管;171、顶盖;172、过滤箱;173、底盖;174、过滤芯;200、检测排气机构;210、纯度检测箱;211、第二导管; 212、第三导管;213、第一电磁阀;214、第二电磁阀;215、接气管;216、第一导管;217、第三电磁阀;218、储存筒;219、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包括氮气发生箱110,氮气发生箱110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160,且密封门160的数量为两个,氮气发生箱110底端的四个拐角设置有万向轮150,氮气发生箱 110的正面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120,氮气发生箱110的内部右下侧仓室内部设置有检测排气机构200,氮气发生箱110的左上侧仓室设置有制氮筒130,制氮筒13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70,连接管170的顶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0;检测排气机构200包括电动推杆219,电动推杆219的一侧与氮气发生箱110的一侧连接,电动推杆219的一侧插入安装在储存筒218的内部,储存筒218的一侧连接有接气管215,接气管215的一端分别贯通连接有第一导管216、第二导管211和第三导管212,第一导管2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17,第二导管 2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14,第三导管2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13,第一导管216一侧的末端设置有纯度检测箱210;当氮气发生箱110运转时,制造的氮气从左向右流动,第三电磁阀217打开,气体向上通过纯度检测箱210,检测氮气的纯度,如果氮气的纯度合格,第二电磁阀214关闭,第一电磁阀213 打开,氮气从氮气出口输出给仪器或者产线使用;如果氮气纯度不合格第一电磁阀213关闭,第二
电磁阀214打开,气体从第二导管211出口排出,确保不纯气体不会从第三导管212输出,通过纯度检测箱210来检测气体的实时纯度来决定气体是否合格,如果纯度达标就输出给仪器或者产线来使用,如果不合格就将气体从旁路排掉。
[0023]进一步的,储存筒218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活塞板,密封活塞板的一侧与电动推杆219的一侧连接,电动推杆219推动密封活塞板将气体从接气管215排出,使得储存的气体能够一次性排空。
[0024]进一步的,储存筒218的顶端设置有接入管,接入管的一侧与制氮筒130 的底端连接,制氮筒130能够接入制氮筒130制出的氮气。
[0025]实施例二
[002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相较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制氮筒130的内部设置有分子筛,其原料为高温热处理的椰子壳膜,椰子壳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氮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发生箱(110),氮气发生箱(110)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160),且密封门(160)的数量为两个,氮气发生箱(110)底端的四个拐角设置有万向轮(150),氮气发生箱(110)的正面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120),氮气发生箱(110)的内部右下侧仓室内部设置有检测排气机构(200),氮气发生箱(110)的左上侧仓室设置有制氮筒(130),制氮筒(13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70),连接管(170)的顶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0);检测排气机构(200)包括电动推杆(219),电动推杆(219)的一侧与氮气发生箱(110)的一侧连接,电动推杆(219)的一侧插入安装在储存筒(218)的内部,储存筒(218)的一侧连接有接气管(215),接气管(215)的一端分别贯通连接有第一导管(216)、第二导管(211)和第三导管(212),第一导管(2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17),第二导管(2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14),第三导管(2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靖薇
申请(专利权)人:阿得邦理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