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75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包括连接壳体A和连接壳体B,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储气箱,其中,连接壳体A固定在储气箱上,连接壳体B与连接壳体A转动连接;外壳体的内侧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顶板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上沿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放置架;连接壳体A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喷气嘴,储气箱的侧部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氮气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直通式的冷却方式,保证了冷却的均匀性,同时隔板的设置,可延长气体的通过时间,提升了冷却效果,其次,高压气流可驱动安装轴转动,无需设置驱动机构,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

技术介绍

[0002]低温氮气作冷源的冷却装置是应用智能技术开发领域,对自动化设备、冶金设备、机电设备进行快速冷却的设备,采用低温氮气作为冷源,能够快速起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多采用单向流动的方式进行排放冷气,该方法易使冷气过于集中,导致对工件的冷却不均匀,并且冷气通过时间较短,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包括连接壳体A和连接壳体B,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储气箱,其中,连接壳体A固定在储气箱上,连接壳体B与连接壳体A转动连接;外壳体的内侧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顶板与底板均固定在连接壳体A上,顶板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上沿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放置架;连接壳体A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喷气嘴,储气箱的侧部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氮气罐,氮气罐的输出端连接有多个进气管,多个进气管分别与多个喷气嘴连接;储气箱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外壳体的内侧连通,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0006]优选的,顶板和底板的中部均设置有滚珠轴承,两滚珠轴承均安装在安装轴上,安装轴的底端还安装有推力轴承。
[0007]优选的,连接壳体A和连接壳体B的顶端均固定有转动座,两个转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
[0008]优选的,储气箱的底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
[0009]优选的,放置架包括网框及设置在网框内侧的隔网,网框固定在隔板上。
[0010]优选的,连接壳体B的侧部边缘粘接有密封胶条A,连接壳体B的内壁上下端均粘接有密封胶条B。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启动直线驱动机构工作,驱动其伸缩轴延长,由此可驱动连接壳体B转动打开,随后将待冷却的多个工件依次放置在多个放置架上,待放置工作结束后驱动连接壳体B转动关闭,随后打开氮气罐的阀门,此时氮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喷气嘴内,最后通过喷气嘴均匀喷向高温工件,在进行喷气冷却过程中,高压气流推动隔板转动,使得安装轴发生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直通式的冷却方式,保证了冷却的均匀性,同时隔板的设置,可延长气体的通过时间,提升了冷却效果,其次,高压气流可驱动安装轴转动,无需设置驱动机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4]附图标记:101、连接壳体A;102、连接壳体B;2、储气箱;3、氮气罐;4、隔板;51、网框;52、隔网;6、安装轴;71、顶板;72、底板;8、滚珠轴承;9、推力轴承;10、万向轮;11、直线驱动机构;12、转动座;13、密封胶条A;14、密封胶条B;15、进气管;16、喷气嘴;18、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包括连接壳体A101和连接壳体B102,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储气箱2,其中,连接壳体A101固定在储气箱2上,连接壳体B102与连接壳体A101转动连接,连接壳体A101和连接壳体B102的顶端均固定有转动座12,两个转动座12之间转动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11;储气箱2的底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10;外壳体的内侧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板71和底板72,顶板71与底板72均固定在连接壳体A101上,顶板71与底板72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轴6,顶板71和底板72的中部均设置有滚珠轴承8,两滚珠轴承8均安装在安装轴6上,安装轴6的底端还安装有推力轴承9,安装轴6上沿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4,相邻两个隔板4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放置架,放置架包括网框51及设置在网框51内侧的隔网52,网框51固定在隔板4上;连接壳体B102的侧部边缘粘接有密封胶条A13,连接壳体B102的内壁上下端均粘接有密封胶条B14;连接壳体A101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喷气嘴16,储气箱2的侧部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氮气罐3,氮气罐3的输出端连接有多个进气管15,多个进气管15分别与多个喷气嘴16连接;储气箱2上连接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与外壳体的内侧连通,排气管18上安装有单向阀。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启动直线驱动机构11工作,驱动其伸缩轴延长,由此可驱动连接壳体B102转动打开,随后将待冷却的多个工件依次放置在多个放置架上,待放置工作结束后驱动连接壳体B102转动关闭,随后打开氮气罐3的阀门,此时氮气通过进气管15进入到喷气嘴16内,最后通过喷气嘴16均匀喷向高温工件,在进行喷气冷却过程中,高压气流推动隔板4转动,使得安装轴6发生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直通式的冷却方式,保证了冷却的均匀性,同时隔板4的设置,可延长气体的通过时间,提升了冷却效果,其次,高压气流可驱动安装轴转动,无需设置驱动机构,降低了成本。
[001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气循环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包括连接壳体A(101)和连接壳体B(102),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储气箱(2),其中,连接壳体A(101)固定在储气箱(2)上,连接壳体B(102)与连接壳体A(101)转动连接;外壳体的内侧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板(71)和底板(72),顶板(71)与底板(72)均固定在连接壳体A(101)上,顶板(71)与底板(72)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轴(6),安装轴(6)上沿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4),相邻两个隔板(4)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放置架;连接壳体A(101)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喷气嘴(16),储气箱(2)的侧部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氮气罐(3),氮气罐(3)的输出端连接有多个进气管(15),多个进气管(15)分别与多个喷气嘴(16)连接;储气箱(2)上连接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与外壳体的内侧连通,排气管(18)上安装有单向阀。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治钧林靖薇简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阿得邦理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