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9652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利用麦粒为主原料,辅以麸皮及废啤酒花,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平板活化菌种再恒温培养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配方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农业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对食用菌的不断开发,食用菌需求量也是迅猛增加。固体培养法是一种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方法,但对环境的破坏是十分恶劣的,造成大量的滥砍滥伐,因此寻找环保的生产途径显得刻不容缓。在这种局面下,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应势而生,其可以通过简易的发酵罐发酵就可以获得食用菌子实体营养价值相当的菌丝体组分,且具有周期短、不受季候限制、有利于规模化培养、接种便利、等优点。目前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应用于栽培环节中的原种替代,也用于食用菌优良代谢产物(如多糖、多酚)的生产,通过液体发酵菌丝体来研究出相关的饮品、调味剂、饲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其应用场景还在不断的开发中,潜力巨大。
[0003]食用菌液体培养用菌种目前有两类:一类是母种,母种是食用菌的一级种源,可用于食用菌菌种保存及菌种繁殖。母种培养基通常采用PDA培养基,但采用PDA培养基进行食用菌的菌种繁殖时不仅培养时间长,菌种长势也差,菌种又容易退化。另一类是二级液体菌种,即一级母种

二级液体菌种

液体培养,液体菌种存在对生产环境要求高,存在贮藏运输困难、抗逆能力弱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既解决了母种长势差的问题,又能避免二级液体菌种贮藏运输困难、抗逆能力弱的缺点,且成本低廉,接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食用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所用的菌种,提供了一种固体菌种配方及制备方法,所述固体菌种配方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固体物料60

70%,其余为水;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固体物料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麦粒75

85%、麸皮10

15%、废啤酒花5

15%、石膏1

2%。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食用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所用固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0007]1、选择成熟的优质麦粒,要求籽粒饱满圆润,无破粒,无虫蛀,无霉变,无发芽;
[0008]2、按比例加入麦粒、麸皮、预先粉碎处理的废啤酒花、石膏,搅拌均匀,pH自然;
[0009]3、按每瓶50

100g的固体物料添加至250mL的三角瓶中,添加30

65g的水,密封扎紧;
[0010]4、把装好物料的三角瓶放入高压蒸汽锅121℃灭菌2

2.5h;
[0011]5、灭菌后的三角瓶转移至超净工作台冷却,取活化好的平板菌种,打孔器打孔后取1

2片菌种接入三角瓶;
[0012]6、20

28℃恒温培养10

15d,取出后即可作为食用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所用的菌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中白灵菇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外观。
[0014]图2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接种白灵菇液体培养后的菌丝球。
[0015]有益效果
[0016]1.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0017](1)麦粒不需要浸泡、蒸煮等程序,保证了其不物理结构不黏糯,可以通过镊子逐个夹起。
[0018](2)斜面或平板母种,需要接种铲挑取,在接种途中容易掉落增加染菌机率;液体菌种需要通过移液管或移液枪吸取,菌丝球因大于管口而容易发生堵塞,导致接种量不均匀;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无菌镊子夹取即可,容易熟练操作。
[0019]2.本专利技术的固体菌种可以按麦粒个数接种摇瓶,接种瓶数可以大大提升;且培养基配方中使用了一部分废啤酒花,成本低廉且环保,适合工业化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以制备白灵菇菌种为例)
[0022]实施例 白灵菇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制备方法。
[0023](1)按麦粒75%、麸皮10%、废啤酒花13%、石膏2%配制总量为100g的固体物料,添加水50mL,pH自然,加入250mL的三角瓶中。
[0024](2)透气胶塞密封后放入高压蒸汽锅121℃灭菌2

2.5h;
[0025](3)灭好菌的三角瓶转移至超净工作台冷却后,取活化好的平板菌种,打孔器打孔后取2片菌种接入三角瓶;
[0026](4)25℃恒温培养10

15d即得白灵菇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见附图1)。
[0027]应用实例
[0028]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菌株编号ACCC50869,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0029]平板培养基:称取马铃薯200g,加入1L水,煮沸20min,冷却过滤后补水至1L,加入葡萄糖20g,琼脂20g,pH自然,121℃灭菌20min。
[0030]液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1.5g,MgSO40.5g,水1L,pH 7.0;250mL摇瓶装液量为100mL,121℃灭菌20min。
[0031]接种方式:1、在超净台中取活化好的平板菌种,打孔器打孔后取2片菌种接入液体三角摇瓶中;2、用无菌镊子取实施例中固体菌种(1粒麦粒即可)至液体三角摇瓶中;
[0032]液体培养条件:25℃恒温培养,摇床转速150rpm。
[0033]对比2种接种方式结果见下表
[0034]菌种培养周期(d)菌丝干重(g/L)菌球数(个/10mL)平板母种81.297实施例固体菌种62.3185
[0035]从上表可以看出,相比较于平板母种,实施例中固体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后,能快速分裂生长,且获得的菌丝体干重大,菌球数量多(见附图2),应用于工业生产具有较大的优势。且在接种过程中,仅需镊取一粒麦粒即可,技术难度不高,有利于标准化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菌种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固体物料60

70%,其余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麦粒75

85%、麸皮10

15%、废啤酒花5

15%、石膏1

2%。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液体培养用固体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成熟的优质麦粒,要求籽粒饱满圆润,无破粒,无虫蛀,无霉变,无发芽;b.按比例加入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刘静雯戴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蓟县中亿建良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