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642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法,利用碳酸氢钠溶液将功能层(混有纳米氧化锌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与吸液层(海藻酸钙无纺布)进行复合制得防粘连医用敷料;功能层中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材质为疏水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平均孔径为4~8μm;功能层中纳米氧化锌为球形纳米颗粒,含量为1~5wt%;制得的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功能层与吸液层之间通过海藻酸钠凝胶的粘结作用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防粘连医用敷料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工艺简易、成本适宜,特别地,其结构设计巧妙,对于不同量渗出液伤口均具有良好的防粘连效果,克服了常规敷料容易粘连伤口,引起二次伤害的弊端。引起二次伤害的弊端。引起二次伤害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敷料
,涉及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毛细管的扩张会导致伤口渗出液的产生,其成分与血浆类似,含有蛋白质、炎性细胞、生长因子、坏死组织,以及细菌等生物质。当传统敷料,如棉纱布、常规无纺布等高表面能材料直接接触伤口时,渗出液中的蛋白质、细菌会和敷料表面之间产生氢键或静电力作用而贴合,随着伤口的愈合,渗出物中的水分蒸发后变干,敷料就会和伤口产生粘连。与此同时,新生肉芽组织也会通过细胞粘附长入敷料。当从伤口处剥离敷料时,就会破坏新生的肉芽组织,导致愈合过程的延迟,给患者增加痛苦。因此,开发防粘连医用敷料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开发防粘连敷料主要有两种策略,策略一是利用材料的超亲水性,采用可吸收、可溶解材料或相变材料,使敷料在使用完毕后无需移除可直接洗去。如使用透明质酸(H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胶原、聚乳酸(PLA)等。CN109925532A中公开了一种将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混合物涂覆在羧甲基化棉织物表面而制备得到防粘连敷料;CN107261198B中公开了一种以类人胶原蛋白(LHC)和壳聚糖(CS)为原料的凝胶型防粘连敷料。但这种策略的缺陷在于材料吸水后机械性能大幅下降,保型性和抗张性差;有些材料还会存在小分子扩散毒性、单体交联剂残留、易氧化等潜在风险。策略二是利用材料的超疏水性,超疏水材料的表面能低,不易粘附其他物质,但仅凭单一医用超疏水基材很难达到理想的防粘连效果,故经常对基材进行表面改性,进一步增大基材的超疏水性、静电空间排斥、水合作用和拓扑结构等,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粘连功能。如使用聚乙二醇(PEG)、两性离子聚合物等。CN112007200A中公开了一种利用PEG表面改性的防粘连膜;CN109646704A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硅乳液涂层绷带制备的防粘连医用绷带。但这些产品的防粘连效果仍有提升空间,且存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0004]因此需要开发更为理想的防粘连医用敷料,使其在安全可靠、性能稳定、良好机械性能、工艺简易、成本适宜的前提下,仍具有较好的防粘连效果,便于后续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法,利用碳酸氢钠溶液将功能层与吸液层进行复合制得防粘连医用敷料;
[0008]功能层为混有纳米氧化锌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吸液层为海藻酸钙无纺布;
[0009]功能层中纳米氧化锌为球形纳米颗粒,含量为1~5wt%;球形纳米颗粒由于其比表面积更大,故在ZnO表面形成的水化层的相对面积更大,所以球形ZnO颗粒在较小添加量
的情况下即可达到现有技术中棒状ZnO颗粒的抗蛋白吸附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功能层中纳米ZnO颗粒的添加量,保证了医用敷料的安全性;
[0010]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材质为疏水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平均孔径为4~8μm,采用平均孔径为4~8μm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能够与无纺布层之间形成最优的润湿性梯度,从而具有优异的定向导液能力。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30nm。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800~1200nm。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5](1)将疏水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得到质量分数为5~30%的纺丝液,向纺丝液中加入纳米氧化锌,超声处理后进行静电纺丝,后将所得纳米纤维膜真空烘干8h以去除残留溶剂,制得混有纳米氧化锌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
[0016](2)用空气喷枪将质量分数为0.2~1.0M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喷洒在海藻酸钙无纺布的一面,一段时间后将步骤(1)制得的混有纳米氧化锌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覆盖在海藻酸钙无纺布的该面,于恒温恒湿环境中用50N的重物压置12h,制得防粘连医用敷料。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疏水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PVDF),溶剂为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纺丝电压15~25kV,推注速度0.5~1.5mL/h,接收距离10~20cm,纺丝时间6~14min。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海藻酸钙无纺布上碳酸氢钠水溶液喷洒密度为15~30g/m2。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一段时间为3~10min。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防粘连医用敷料,由接触皮肤的功能层和外侧的吸液层复合而成,功能层与吸液层之间通过离子交换法形成的海藻酸钠凝胶的粘结作用而复合。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3]如上所述的防粘连医用敷料,功能层的水接触角为145~150
°
,BSA蛋白吸附量为7.0~7.5ng/cm2,明胶蛋白凝块剥离强力为0.20~0.25N,6h功能层成纤维细胞粘附量为硅片材料成纤维细胞粘附量的2.0~3.0%;
[0024]功能层与吸液层剥离强力测试中测得的界面复合强度始终大于2N/m;
[0025]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单向导湿指数R为900~1100。
[0026]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
[0027]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医用敷料,利用功能层的疏水性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和纳米ZnO颗粒的协同作用,与吸液层可吸收伤口渗出液的功能相结合,联合达到良好的防粘连效果。低表面能的疏水性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生物质粘附功能;氧化锌分子表面会和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发生水合作用,形成一层水化层,阻碍蛋白质的吸附,降低细胞粘附,达到防粘连的效果;且由于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添加,部分氧化锌纳米颗粒附着于纳米纤维表面,使纳米纤维表面形成很多微小凸起,微观结构更加粗
糙,与荷叶表面类似,进一步提高了纤维膜的超疏水性能,协同增强了功能层的防粘连效果。溶有生物质的伤口渗出液依靠敷料的定向导液性能透过纳米纤维膜,被吸液性能优异的海藻酸钙无纺布吸收,及时清理出伤口表面,也降低了伤口处粘连的风险。
[0028]现有防粘附技术中使用的纳米ZnO颗粒为截面直径10~30nm、长100nm的棒状,添加量为20~30wt%。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层中混有的纳米ZnO为粒径为10~30nm的球形纳米ZnO颗粒,球形纳米颗粒由于其比表面积更大,故在ZnO表面形成的水化层的相对面积更大,所以球形ZnO颗粒在较小添加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交换法,利用碳酸氢钠溶液将功能层与吸液层进行复合制得防粘连医用敷料;功能层为混有纳米氧化锌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吸液层为海藻酸钙无纺布;功能层中纳米氧化锌为球形纳米颗粒,含量为1~5wt%;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材质为疏水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平均孔径为4~8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3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800~12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疏水生物惰性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得到质量分数为5~30%的纺丝液,向纺丝液中加入纳米氧化锌,超声处理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混有纳米氧化锌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2)用空气喷枪将质量分数为0.2~1.0M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喷洒在海藻酸钙无纺布的一面,一段时间后将步骤(1)制得的混有纳米氧化锌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覆盖在海藻酸钙无纺布的该面,制得防粘连医用敷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晶赵居阳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