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635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涉及护理教学技术领域,教学系统包括移动端、服务器端,移动端基于Unity游戏引擎对护理教学中所用到的物体进行3D建模、渲染以还原护理场景;用户登录移动端后,移动端根据用户的身份,随机调取与其身份相匹配的游戏场景,供用户闯关,用户在闯关的过程中移动端会适时推送相应场景的考题,用户在移动端上做题的同时可在游戏场景中进行护理模拟操作,闯关完成后,系统生成该次闯关得分;每次闯关得分进行累积,计入个人总得分。用户即护理人员均可在本系统进行理论知识上的巩固,还能进行护理操作上的锻炼,经过不同的闯关,提升与用户身份相匹配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和技能水平。和技能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教学
,具体涉及到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护理行业是一个需终身学习的职业,护理教学是护理职前、职后教育的主要方法,可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然而现有的教学方法大多以传统的授课法为主,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虽然有翻转课堂、情景模拟等方法可供选择,但教学效果受到教师自身的把控能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制约。
[0003]玩游戏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一种消遣方式,可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经文献检索,目前虽有部分学者通过设计游戏软件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但仍存在缺陷,比如公开号为CN11462578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护理智能趣味操作考核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连接的移动终端;在服务器内设有登录模块、课件模块、学习模块、练习模块、考核模块、统计模块和问题模块;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登录模块进行实名制注册;在课件模块上传教学资料;在学习模块中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料进行学习;在练习模块中以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练习;将预先录制好的视频考核资料上传至考核模块供相应的带教老师考核即可,通过统计模块进行考核统计。
[0004]该考核系统的实质为针对老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二者分别经登录模块登录系统后进行不同的任务,针对老师来说,老师通过课件模块上传教学资料,以及通过考核模块对学生点评,教学资料被储存后,针对学生来说,学生通过学习模块自行选择教学资料,学习完毕之后,再通过练习模块以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练习,然后再通过考核模块自行选择导师,并且由学生将线下录制好的视频考核资料上传考核模块,由导师考核,最后由统计模块将其所有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结果数据,以图标的形式展示,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决策依据。
[0005]整个过程涉及到学习

练习

考核的过程,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被系统所出的练习关卡主导,由练习关卡随机调用试题库的试题作为闯关任务,并不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侧重点的练习,同样容易造成时间成本上的问题,而且,学生通过简单的答题方式练习护理知识,无法在答题的时候同步进行模拟操作,导致练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率较差;在考核过程中,学生的视频考核资料是由学生自行准备试验对象,条件有限,材料简陋,也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护理水平,学生也没法积累更多的实操经验,而且考核结果也是由导师主观上根据考核标准判定,在反映学生的护理水平的准确性上存在误差。
[0006]又如公开号为CN112687145A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沉浸式虚拟现实教学系统,包括登录模块,所述登录模块采用实名制登录,所述登录模块连接身份系统,进行成绩的录入,所述登录模块还连接服务器,所述登录模块连接关卡模块,所述关卡模块连接打分模块,所述打分模块用于给使用者的动作和判断进行打分,所述打分模块连接身份系统。
[0007]该专利的实质为针对护士和在线护理专家两个群体,通过专家工作中积累的问
题,设计成游戏关卡,护士通过在线游戏,筛选游戏排名,提前使手术室专科护士找到自己手术室内的专业方向,通过3D影像使各外科各病种手术解剖层次清晰,各种手术模拟实际手术操作完成,快速培养专科专长护士。通过虚拟人体设定对有实操性的操作,在虚拟人体上进行通过生物传导将数据反馈计算机,使护士肉眼可见操作正确或失败,及失败引发的结果。
[0008]上述专利虽然公开了以游戏关卡的方式教学护士,但也只是理论上的教学,用于护士熟悉工作流程及工作步骤,虽然也公开了以虚拟人体的方式便于护士操作,但也是局限在特定条件下,即只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提高实操能力的时候才会使用,综述来说,该专利功能虽多,却是相互独立的功能,针对不同能级和不同专科的护士效果不同,护士学好理论知识后再去虚拟实操,在时间差的影响下,达不到教学质量的实时性,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0009]而且上述专利还只针对职后护士,存在适用人群的局限性,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不管是在校的护生或者是在临床实习的护生,还是职后的能级护士或者专科护士,针对以上全体护理人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0011]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所述教学系统包括移动端、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连接所述移动端进行数据传递以及存储,所述移动端基于Unity游戏引擎对护理教学中所用到的物体进行3D建模、渲染以还原护理场景;
[0012]用户登录所述移动端后,所述移动端根据用户的身份,随机调取与其身份相匹配的游戏场景,供用户闯关,用户在闯关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端会适时推送相应场景的考题,用户在移动端上做题的同时可在游戏场景中进行护理模拟操作,闯关完成后,系统生成该次闯关得分;
[0013]每次闯关得分进行累积,计入个人总得分。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端根据用户的身份调取与其身份相匹配的游戏场景,供用户闯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随机出题的方式,能让用户有针对性发现自身的缺陷。移动端以游戏闯关的方式,在过程中进行答题,而且在答题的过程中配合直接进行护理模拟操作,二者同步进行,直至闯关完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做题的游戏关卡方式,本专利技术在闯关中的游戏场景与用户之间具有交互性,根据用户的答题和护理模拟操作,移动端会实时生成对应的游戏场景。系统根据用户的答题情况和护理模拟操作情况给用户反馈闯关得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线下提前准备好的视频考核资料,在答题过程中进行的护理模拟操作能真实、实时反映出学生的护理水平,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打分不单单是基于考题的正确率,而且结合护理模拟操作,相互影响,将用户的理论、实操水平共同反映在得分中,避免单一地判断用户的护理水平。
[001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端包括登录模块、身份识别模块、职前教育学习模块、职后教育光卡模块、打分模块,所述登录模块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中存储有用户的能级和专科信息,所述登录模块还连接所述职前
教育学习模块、职后教育光卡模块,所述职后教育光卡模块连接所述打分模块,所述打分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端;
[0016]进行所述职后教育光卡模块时,用户通过提示框进行游戏闯关,游戏闯关包括能级闯关和专科闯关。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端识别用户身份后,可通过职前教育学习模块先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相较于现有技术人为上传的教学资料,人为选择教学资料进行学习,便于用户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对自身不熟悉的方向学习以及巩固知识。还可通过职后教育光卡模块实现游戏闯关。移动端使用中产生的重要数据均同步到服务器端进行存储,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同时减轻移动端数据存储压力,数据统一存储也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挖掘,为系统后续优化方向提供支撑。
[0018]进一步的,闯关时考题的内容包括入院管理、病情观察与判断、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紧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护理教学系统,所述教学系统包括移动端(1)、服务器端(2),所述服务器端(2)连接所述移动端(1)进行数据传递以及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1)基于Unity游戏引擎对护理教学中所用到的物体进行3D建模、渲染以还原护理场景;用户登录所述移动端(1)后,所述移动端(1)根据用户的身份,随机调取与其身份相匹配的游戏场景,供用户闯关,用户在闯关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端(1)会适时推送相应场景的考题,用户在移动端(1)上做题的同时可在游戏场景中进行护理模拟操作,闯关完成后,系统生成该次闯关得分;每次闯关得分进行累积,计入个人总得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护理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1)包括登录模块(3)、身份识别模块(4)、职前教育学习模块(5)、职后教育光卡模块(6)、打分模块(7),所述登录模块(3)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4),所述身份识别模块(4)连接所述服务器端(2),所述服务器端(2)中存储有用户的能级和专科信息,所述登录模块(3)还连接所述职前教育学习模块(5)、职后教育光卡模块(6),所述职后教育光卡模块(6)连接所述打分模块(7),所述打分模块(7)连接所述服务器端(2);进行所述职后教育光卡模块(6)时,用户通过提示框进行游戏闯关,游戏闯关包括能级闯关和专科闯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护理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闯关时考题的内容包括入院管理、病情观察与判断、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紧急突发意外情况处置;所述护理模拟操作包括物品的选择、操作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护理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职后教育光卡模块(6)与所述服务器端(2)连接,闯关时每题的答题情况会记录到答题历史,并同步到所述服务器端(2),用户可随时回顾答题历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护理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杨亚平梁珠阳王婷苏少杭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