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泡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泡棉由于独特的减震、吸能、密封性能在居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聚氨酯泡棉之一的卷材,厚度一般在0.1
‑
3.0mm,便捷加工、易于成型、加工效率极高,可以配合散热材料、导热材料、隔热材料、增厚材料等共同使用,在传统电子产品上大范围使用,类似于手机边框、屏幕保护、喇叭防尘、听筒防震这些部位,均有使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作为电池模组垫片、电池承载箱边框密封减震、电池下部减震固定均有使用。
[0003]常规的聚氨酯泡棉不具备吸附性,更不具备粘结性,是通过上下表面贴附双面胶或进行涂胶实现的与其他器件的贴合及粘结,此种方式虽然实现了使用功能,但胶带或涂胶一般情况对泡棉的功能释放会产生影响,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胶带本身是在pet基材上涂覆聚丙烯酸胶黏剂,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胶层与pet层、胶层与聚氨酯层之间的脱离问题;而上下表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包括中间的承载层和复合在所述承载层上表面的多层聚氨酯涂层A和复合在所述承载层下表面的多层聚氨酯涂层B;从接触所述承载层表面至两端,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A依次包括多层聚氨酯涂层A1、多层聚氨酯涂层A2、多层聚氨酯涂层A3……
多层聚氨酯涂层A
n
;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B依次包括多层聚氨酯涂层B1、多层聚氨酯涂层B2、多层聚氨酯涂层B3……
多层聚氨酯涂层B
n
;其中,n≥5;从多层聚氨酯涂层A1至多层聚氨酯涂层A
n
的25%压缩反弹力依次降低,从多层聚氨酯涂层B1至多层聚氨酯涂层B
n
的25%压缩反弹力依次降低;所述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的25%压缩反弹力为20~50K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A1的25%压缩反弹力为70~80Kpa,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B1的25%压缩反弹力为70~80K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A2的25%压缩反弹力为60~70Kpa;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B2的25%压缩反弹力为60~70Kpa;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A3的25%压缩反弹力为40~60Kpa;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B3的25%压缩反弹力为40~60K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氨酯涂层A和多层聚氨酯涂层B从接触所述承载层表面的第一层开始,每一层的异氰酸酯指数在1.3~0.8之间依次降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吸附可重工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虎亮,魏琼,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祥源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