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5950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步骤包括:用超纯水和琼脂糖粉剂制备琼脂糖溶液;将琼脂糖溶液制备成设置有微孔的琼脂糖微孔胶;将预包埋微小组织置于多聚甲醛中混合;将琼脂糖微孔胶嵌入培养皿内;将含有预包埋微小组织的多聚甲醛加载至琼脂糖微孔胶上;静置使得预包埋微小组织沉降至微孔底部;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该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通过琼脂糖微孔胶分布的微孔来固定预包埋微小组织,使得类器官微小组织均匀分布固定于同一水平下再进行石蜡包裹,使得微小组织在切片时不易丢失漏切,能够在同一水平切面可切到多个类器官微小组织,也能更容易切到类器官的最大径面。能更容易切到类器官的最大径面。能更容易切到类器官的最大径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埋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类器官是再生医学、药理学、毒理学常用实验工具,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类器官组织体积往往较小,其包埋切片中往往容易出现丢失样本、切裂、无法切到完整的类器官或是无法切到类器官最大直径面等诸多问题。目前,很多较小的类器官(100

1000um)包埋中,往往采用以量取胜使用大量的类器官(>=20个)聚集在一起后使用塑料包裹后再进行包埋,但是也依然容易出现以上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可以使得类器官在一个水平面均匀地固定在微孔胶内再进行包埋,使得切片时不容易丢失类器官,更容易切到类器官的最大直径,也更容易在一个切面切到多个类器官,从而更好地全面评估大量类器官样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使得切片时不容易丢失类器官,更容易切到类器官的最大直径,也更容易在一个切面切到多个类器官,从而更好地全面评估大量类器官样本。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1,用超纯水和琼脂糖粉剂制备2%~5%溶度的琼脂糖溶液;
[0006]步骤2,将琼脂糖溶液制备成琼脂糖微孔胶,且在琼脂糖微孔胶的上侧面中部分布设置有各个微孔;
[0007]步骤3,将预包埋微小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中混合;
[0008]步骤4,将琼脂糖微孔胶嵌入培养皿内,且使得琼脂糖微孔胶上的各个微孔朝上;
[0009]步骤5,将含有预包埋微小组织的4%多聚甲醛加载至琼脂糖微孔胶的上侧面上,且保持上样量不溢出;
[0010]步骤6,在4℃下静置24~26小时,使得预包埋微小组织沉降至琼脂糖微孔胶上的微孔底部;
[0011]步骤7,在4℃下保存琼脂糖微孔胶5~7天,再对琼脂糖微孔胶进行石蜡包埋;
[0012]步骤8,对石蜡包埋的琼脂糖微孔胶进行切片,并对切片进行染色。
[0013]进一步的,步骤1中,制备的琼脂糖溶液的溶度为2%,且在制备时先对琼脂糖粉末进行加热形成匀质的液态,再将液态的琼脂糖溶于超纯水中。
[0014]进一步的,步骤2中,制备琼脂糖微孔胶的具体步骤为:
[0015]将琼脂糖溶液通过移液枪滴加至模具中部的成型凹槽内,在成型凹槽内设置有长方形凸台,用于在琼脂糖微孔胶上形成用于加载溶液的长方形凹槽,在长方形凸台上设置有小圆柱阵列,用于在长方形凹槽内形成用于加载预包埋组织的微孔,且微孔直径为1.8~2.2mm;
[0016]在琼脂糖溶液凝固形成琼脂糖微孔胶后,从模具中部的成型凹槽中取出琼脂糖微孔胶,并放置于PBS中4℃保存。
[0017]进一步的,步骤2中,在方形凸台上设置有5行7列的小圆柱阵列,用于在琼脂糖微孔胶上形成35个用于加载预包埋组织的微孔。
[0018]进一步的,步骤3中,将预包埋微小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中时:
[0019]根据琼脂糖微孔胶上长方形凹槽的容积大小设置预包埋微小组织与4%多聚甲醛的混合总体积,且预包埋微小组织的任意切面上两点最长距离在100um

1mm范围内。
[0020]进一步的,步骤4中,培养皿选择与琼脂糖微孔胶体积相适应的24孔培养皿。
[0021]进一步的,步骤5中,加载的含有预包埋微小组织的4%多聚甲醛为60ul,且预包埋微小组织的浓度为35个组织/60ul。
[0022]进一步的,步骤6中,在静置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肉眼或显微镜对预包埋微小组织是否沉淀进入圆形微孔内进行观察,确保预包埋微小组织完全沉淀于圆形微孔内。
[0023]进一步的,步骤7中,在保存琼脂糖微孔胶前,用移液枪在培养皿内缓慢加入1ml的4%多聚甲醛,且移液枪的枪头偏离琼脂糖微孔胶并贴近培养皿的内底部。
[0024]进一步的,步骤8中,对石蜡包埋的琼脂糖微孔胶进行切片时,切片的厚度设置为3um;对切片的染色包括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
[002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琼脂糖微孔胶分布的微孔来固定预包埋微小组织,从而可使得类器官微小组织均匀分布固定于同一水平下再进行石蜡包裹,使得微小组织在切片时不易丢失漏切,能够在同一水平切面可切到多个类器官微小组织,也能更容易切到类器官的最大径面,使切面更完整,同时低浓度的琼脂糖胶(2%琼脂糖)不会影响染色背景。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琼脂糖微孔胶的模具结构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琼脂糖微孔胶实物视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琼脂糖微孔胶嵌入培养皿内视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琼脂糖微孔胶包埋后的蜡块视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琼脂糖微孔胶包埋后的3um厚度切片视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琼脂糖微孔胶包埋方法对睾丸类器官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步骤1,用超纯水和琼脂糖粉剂制备2%~5%琼脂糖溶液,优先为2%琼脂糖溶液,
可将1.5g的琼脂糖粉剂溶解于100ml超纯水中进行制备;按照所需包埋样本所需数量,可适当调整制备琼脂糖溶液体积,每块胶约需400ul琼脂糖溶液,亦可适当调整琼脂糖微孔胶琼脂浓度但不宜超过5%;琼脂糖粉末不能在常温下完全速溶于超纯水,因此在制备时先对琼脂糖粉末进行加热形成匀质的液态,再将液态的琼脂糖溶于超纯水中,形成匀质的液态,加热时使用高压釜或者微波炉等加热溶解为宜;琼脂糖溶液凝固后可再次加热溶解,故一次可制备大量凝胶,可放置于PBS中4℃保存1月备用。
[0037]步骤2,将琼脂糖溶液制备成琼脂糖微孔胶,且在琼脂糖微孔胶的上侧面中部分布设置有各个微孔;在制备琼脂糖微孔胶时,将琼脂糖溶液通过1ml移液枪滴加至模具中部的成型凹槽内,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在成型凹槽内设置有长方形凸台,用于在琼脂糖微孔胶上形成用于加载溶液的长方形凹槽,在长方形凸台上设置有小圆柱阵列,用于在长方形凹槽内形成用于加载预包埋组织的微孔,具体的,在方形凸台上设置有5行7列的小圆柱阵列,用于在琼脂糖微孔胶上形成35个用于加载预包埋组织的微孔,微孔直径为1.8~2.2mm,优选为2mm;在琼脂糖溶液凝固形成琼脂糖微孔胶后,从模具中部的成型凹槽中取出琼脂糖微孔胶,并放置于PBS中4℃保存,制备成的琼脂糖微孔胶如图3所示。
[0038]步骤3,将预包埋微小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用超纯水和琼脂糖粉剂制备2%~5%溶度的琼脂糖溶液;步骤2,将琼脂糖溶液制备成琼脂糖微孔胶,且在琼脂糖微孔胶的上侧面中部分布设置有各个微孔;步骤3,将预包埋微小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中混合;步骤4,将琼脂糖微孔胶嵌入培养皿内,且使得琼脂糖微孔胶上的各个微孔朝上;步骤5,将含有预包埋微小组织的4%多聚甲醛加载至琼脂糖微孔胶的上侧面上,且保持上样量不溢出;步骤6,在4℃下静置24~26小时,使得预包埋微小组织沉降至琼脂糖微孔胶上的微孔底部;步骤7,在4℃下保存琼脂糖微孔胶5~7天,再对琼脂糖微孔胶进行石蜡包埋;步骤8,对石蜡包埋的琼脂糖微孔胶进行切片,并对切片进行染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的琼脂糖溶液的溶度为2%,且在制备时先对琼脂糖粉末进行加热形成匀质的液态,再将液态的琼脂糖溶于超纯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制备琼脂糖微孔胶的具体步骤为:将琼脂糖溶液通过移液枪滴加至模具中部的成型凹槽内,在成型凹槽内设置有长方形凸台,用于在琼脂糖微孔胶上形成用于加载溶液的长方形凹槽,在长方形凸台上设置有小圆柱阵列,用于在长方形凹槽内形成用于加载预包埋组织的微孔,且微孔直径为1.8~2.2mm;在琼脂糖溶液凝固形成琼脂糖微孔胶后,从模具中部的成型凹槽中取出琼脂糖微孔胶,并放置于PBS中4℃保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类器官等微小组织的包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兵沈嘉铭戈榭马汝钧靖俊马金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