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法及金属-酚螯合物在制备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70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GBR)膜、制法及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法及金属

酚螯合物在制备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法及金属

酚螯合物在制备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因外伤、牙周炎、根尖周病变等造成的牙槽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一个问题,牙槽骨缺损可造成牙齿的松动或为后期牙齿种植带来困难,因此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就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采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需要开创第二术区,对机体其他组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异体骨移植难免会有免疫排斥发生的风险,所以,最佳的方法是借助机体自身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促进缺损区域的骨再生。但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迁移速度比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速度快,会先迁移到骨缺损区域生成纤维组织占据成骨空间,即使后期有前成骨细胞迁入骨缺损区域,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成骨效果。
[0003]因此,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屏障阻止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向缺损区域的迁入,保证前成骨细胞迁入缺损区域。引导骨再生术的提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引导骨再生术是指将引导骨再生膜置于骨缺损区与软组织之间,阻止干扰骨形成且迁移速度较快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前成骨细胞可以进入缺损区并在无干扰下进行骨的再生。引导骨再生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屏障膜,阻止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进入骨缺损区,但是,基于引导骨再生所需的条件,良好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最好能够同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屏障作用、可降解性、骨再生功能。
[0004]现有的引导骨再生膜主要有不可降解的聚四氟乙烯膜、钛膜、可吸收的胶原膜等。聚四氟乙烯膜因其不可降解需要二次手术将其取出,而且没有良好的促进成骨的功能;钛膜仅仅具有屏障作用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对于促成骨并没有效果,而且也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胶原膜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引导骨再生膜,但胶原膜仅具备屏障功能,其力学性能较差、降解时间过快、成骨性能较差,容易造成屏障膜塌陷和缺损区域早期暴露。人工合成聚酯基的膜力学强度高,降解可控,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降解产物可能引起的慢性炎症,这样的免疫微环境有可能造成破骨吸收,影响成骨结果。
[0005]因此,如何克服合成聚酯基屏障膜的不良免疫反应问题,使其具备优异力学性能、可控的降解性能、屏蔽功能的同时,还可通过调节利于成骨的免疫微环境促进骨再生,成为了目前临床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存在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GBR)膜、制法及金属

酚螯合物在制备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GBR膜通过静电纺丝成膜,静电纺丝液是由聚己内酯溶液负载含锶元素的MPNs粒子。当GBR膜作用于骨缺损区域表面时,
GBR膜降解释放金属离子和植物多酚,作用于骨缺损区域的锶离子和植物多酚能够有效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细胞及成骨细胞,释放促进成骨的细胞因子,达到调控骨免疫系统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以聚己内酯为基质的静电纺丝技术赋予引导骨再生膜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控的降解性能,解决了目前临床所用胶原膜机械性能差、降解时间过快而造成的引导骨再生膜塌陷、缺损区域早期暴露的问题。
[0007]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组成材料包括:金属

酚螯合物和聚己内酯;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
[0009]其中,所述金属

酚螯合物由锶离子、钙离子、锌离子或镁离子与植物多酚的酚羟基发生螯合反应得到。
[0010]可选地,植物多酚为单宁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1]可选地,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中,所述金属

酚螯合物与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1:35

40。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离子化合物与植物多酚发生螯合反应生成的金属

酚螯合物(MPNs粒子)与适量三氟乙醇溶液进行重悬,得到混悬液;
[0014]S2、将聚己内酯加入适量三氟乙醇溶液中,磁力搅拌使其溶解,得到溶液Ⅰ;
[0015]S3、将所述混悬液与所述溶液Ⅰ混合均匀,得到静电纺丝液;
[0016]S4、将所述电纺液装入静电纺丝机中,调节电纺参数至合适后,制备得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
[0017]其中,所述离子化合物为锶离子化合物、镁离子化合物、锌离子化合物和钙离子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0018]所述植物多酚为单宁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9]可选地,所述所述静电纺丝液中,所述金属

酚螯合物(MPNs粒子)与所述三氟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0.15

0.2g:70

80ml,所述聚己内酯与所述三氟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6

7g:70

80ml;
[0020]可选地,所述静电纺丝液中,所述MPNs粒子与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1:35

40。
[0021]可选地,所述静电纺丝液中,所述,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分数为8%

10%。
[0022]可选地,调节所述电纺参数包括:电压为25

30kV,注射器针尖据接收装置距离为15

20cm,接收装置转速为500

600转/分。
[0023]可选地,所述离子化合物与植物多酚发生螯合反应生成的金属

酚螯合物(MPNs粒子)的步骤包括:
[0024]S11、将离子化合物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质量浓度为4

6%w/v的溶液Ⅱ;
[0025]S12、将植物多酚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质量浓度为1

3%w/v的溶液Ⅲ;
[0026]S13、将所述溶液Ⅱ和所述溶液Ⅲ充分混合后,滴加PH=13的NaOH溶液,有沉淀析出,离心后得到金属

酚螯合物(MPNs粒子)。
[002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

酚螯合物在制备GBR膜中的应用,所述金属

酚螯合物由锶离子、钙离子、锌离子或镁离子与植物多酚的酚羟基发生螯合反应得到;
[0028]所述植物多酚为单宁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法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组成材料包括:金属

酚螯合物和聚己内酯;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其中,所述金属

酚螯合物由锶离子、钙离子、锌离子或镁离子与植物多酚的酚羟基发生螯合反应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酚为单宁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中,所述金属

酚螯合物与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1:35

40。4.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离子化合物与植物多酚发生螯合反应生成的金属

酚螯合物与适量三氟乙醇溶液进行重悬,得到混悬液;S2、将聚己内酯加入适量三氟乙醇溶液中,磁力搅拌使其溶解,得到溶液Ⅰ;S3、将所述混悬液与所述溶液Ⅰ混合均匀,得到静电纺丝液;S4、将所述电纺液装入静电纺丝机中,调节电纺参数至合适后,制备得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其中,所述离子化合物为锶离子化合物、镁离子化合物、锌离子化合物和钙离子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植物多酚为单宁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液中,所述金属

酚螯合物与所述三氟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0.15

0.2g:7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任露露霍芳军汤颖峰张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世联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